底漆和面漆不能混合塗刷?一分鐘搞懂差別
你是否認為在為牆面油漆時,只要選一種漆料從頭塗到尾就搞定?其實油漆還有分為底漆和面漆,用途也大有不同,快往下看看兩者的差異!
一、底漆是什麼
底漆的成分是人工樹脂混合溶劑及添加劑,主要功能是為牆面打底,比方說裂縫、凹凸不平都可以先靠底漆來修飾,除了讓表面更平整,也能保護板材、提升面漆的附著力,使經過油漆後的牆面更漂亮。一般來說,底漆可在油漆行或是一般家居裝潢類的電商也可購得,選擇時須看清楚桶身上註明的底漆用途,像是防水型、防鏽型,通用型等。由於底漆的價格大部分也比面漆低廉,使用底漆打底又可有效降低面漆的使用量,整體上施工更省錢。
二、面漆是什麼
面漆顧名思義就是上在牆面表層的最終塗層,像是平常我們能到賣場去挑選回家DIY的水泥漆、乳膠漆、塗料都是屬於面漆的範疇,因為有著各種顏色及質地可以選擇,可達到牆面裝飾效果及兼具保護作用。
●常見油漆塗料比較表
種類
優點
缺點
水泥漆
價格便宜、施工快速、表現自然原始水泥感、適合工業風/戶外牆
無防潮除臭等功能、易龜裂、遮蓋力與附著力普通
乳膠漆
價格實惠、色彩豐富、施工容易、快乾、易保養、適用性廣
缺乏調濕、吸附功能、表面質感一般、部分含VOC(低於規範仍需注意)
珪藻土塗料
天然環保、調濕除臭、防霉防火、質感柔和
不耐水、易沾染、需定期保養
灰泥塗料
可作質感效果(光滑/雲彩)、耐久、防霉、藝術感強
施工費高、對師傅技術要求高
石灰塗料
防菌防黴、調濕、仿古質感強、透氣性好
強鹼性需注意安全、上色均勻度難掌握
礦物塗料
無毒耐久、附著力強、透氣不脫落、抗UV
價格昂貴、需專業施工、乾燥時間長
三、底漆和面漆施工步驟
1.底漆和面漆的用法
面漆和底漆基本上就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油漆,不僅不建議混合塗刷也不能相互取代,因成份不同,假如不小心混在一起那一定會影響最終呈現的效果,如果很在意完工後的效果作廢,為避免這樣情況發生,在購買前一定要看清楚漆桶上的標示!
2.油漆塗刷施工步驟
油漆可不像作畫,有塗料、有牆面就可以進行,事實上油漆進行前還需要許多工法將牆面整平,有了好的基底才能有好的油漆塗裝效果,也才能避免日後龜裂、掉色的情況。
STEP1. 粗磨與清潔:清除舊漆、清潔整理要上油漆的地方,這個過程也可好好觀察牆面是否有滲水的問題。
STEP2. 補土批土:牆面若有裂縫、凹洞、不平整,就需要重新批土,批土次數通常二至三次。
STEP3. 打磨:用砂紙或砂紙機進行表面打磨,有點像是拋光的動作,油漆塗裝效果才會更佳。
STEP4. 底漆:就像底妝一樣,為上漆前的打底手續,也是預防反潮、讓色澤更均勻的工法,建議使用高透氣的底漆專用漆,才能避免日後壓力不均產生龜裂情況
STEP5. 面漆:牆壁表面的塗料選項,也會最直接呈現出空間效果,視選擇的漆類不同而有不同的塗佈次數,基本需要兩道以上色彩才會飽和,厚薄也更均勻。
通常在刮除舊牆面、補土磨平後才開始上底漆,通常以一層底漆+兩層面漆為基本,如果牆面狀況不好則要視情況多塗刷幾層,底漆刷完大概約4小時後全乾才能上第一層面漆,過約3小時後才能上第二層面漆,因此如果需要多刷幾層或者冬天施工(乾燥速度慢),工期也會相對拉長。
3.油漆工程監工驗收重點
不論請師傅進行油漆,或自己在家DIY,粉刷過程固然辛苦,但如果沒有完善驗收,日後發現瑕疵想再補救非但不容易,當下美好的色調也恐怕難以長久維持,再累再麻煩,都要提升驗收標準,把工程畫下完美句點。驗收與監工重點如下:
【預先檢查】
預先檢查油漆前檢查木作、天花角材是否平整,釘子是否都有釘牢平貼,天花板與板材之間的縫隙是否做好填充材的處理,才能避免油漆完出現裂縫。
【批土監工】
兩次以上的批土要確實作好「批」與「磨」的動作,施工時可用燈光加強照明檢查,確認表層的均勻平整,否則油漆太厚易造成日後龜裂剝落,而太薄又可能不夠平整出現刷痕。
【色差檢查】
雖然市面上油漆塗料色彩繁多,有些屋主或設計師還是會選擇調和混色,兩種以上塗料調和容易有色差、顏色不同的情況,一定要在施作時抓準比例,油性底漆也要充分攪拌再上色。
【一公尺目測】
油漆是近距離塗佈的工序,別忘了每完工一階段,就要站在約1公尺的距離檢查,看牆塗佈是否平整、呈色是否均勻,側看是否有空鼓起泡,再看看有沒有開裂現象。
【收邊檢查】
油漆塗佈後的牆面與所有樑、柱、門、窗側邊的陰陽角是否平直方正,邊縫補土是否確實,以免日後發生縮凹的情況。
四、注意事項
看了底漆和面漆介紹,你即可知道兩者必須是相輔相成,才能打造表面及品質皆優秀的牆面,不過難道真要每面牆都這麼講究地使用底漆嗎?其實也有例外!比方說新成屋的水泥牆面因為狀況還非常好,也少有裂痕壁癌等問題,以面漆打底,再多覆蓋一層面漆也能達到不錯的效果。但若是為了功能性,則有上底漆的必要,比如說金屬、木牆一定要上防水防鏽的底漆,才能維持牆的美觀及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