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運動

佐佐木麟太郎專訪:想像之外艱難的大學生活 對選擇苦難之路「感到自豪」

Sportsnavi

更新於 10月07日02:15 • 發布於 10月07日03:00 • 丹羽政善
攝影:共同通信

大學課業比想像中還要艱辛

上季結束後,Walker Buehler 轉隊至紅襪(現效力費城人)。在去年的世界大賽中,他可以說是道奇的「胴上げ投手」,以日本的說法就是封王戰的關鍵投手。

他出身自美國名門棒球學府——范德比(Vanderbilt)大學。該校棒球部配備了與大聯盟等級相當的高科技設備,例如 Kinatrax、動作捕捉系統、Trackman、HitTrax、以及力板(Force Plate)。這些設施的完善程度甚至超越許多小聯盟球隊。因此,若選擇先上大學再挑戰職業球隊,球員能更早接觸到現今大聯盟主流的科學化訓練方式。

當被問到此事時,Buehler 點頭同意,卻也苦笑著說:

「不過,上大學就得去上課啊。」

除了上課,還有作業、還有考試。就算是美國球員,要兼顧課業與棒球,也並非易事。

當佐佐木麟太郎決定赴美留學打球時,他當然預期「會很辛苦」。如果他當時把那種辛苦程度假設為「10」,那麼實際經歷後,他會怎麼形容呢?

他想了想後回答:

「100。」

是想像的十倍。

「我原本以為自己已經有心理準備了,但還是遠遠不夠。」

究竟哪裡最困難?

「因為我還沒有能流暢使用英語的程度,寫作、閱讀都要花很多時間。」佐佐木說,「首先要理解英文,才能開始學習內容。比別人多花兩倍、三倍時間是常有的事。老實說,有時真的完全沒時間睡覺。」

這讓人想起八村壘(籃球運動員,現效力洛杉磯湖人)在受訪時提過的經驗。他就讀的岡薩加(Gonzaga)大學同樣是名校,2019 年被巫師隊在選秀中挑中。他曾回憶大學一年級時的艱辛:

「要理解課堂內容,前提是先要懂英文,但我一開始完全聽不懂。」

他甚至對美國媒體說過:「如果早知道這麼辛苦,我可能就不會來了。」當時記者再次確認這句話的真意,他苦笑著回答:

「那是真心話(笑)。真的太辛苦了,特別是第一年。」

想盡辦法擠出學習時間

就算母語是英文,像 Buehler 那樣,也承認要兼顧棒球與學業仍不輕鬆。與佐佐木出身同校的 Tommy Edman(現效力洛杉磯道奇)回憶道:「球季期間我會減少修課數量,因為能用來讀書的時間真的太有限了。」

大學每學期可自行選課,但球季期間可以減少學分。不過畢業學分仍有規定,其他學期就得補上。佐佐木上季也採取同樣做法,在球季中減少課程數量。不過 Edman 仍感嘆:「即便如此,現在的學生球員還是比以前辛苦。」

為什麼?

「因為今年起史丹佛(Stanford)大學加入了 ACC(大西洋岸聯盟),必須橫跨整個大陸去客場比賽。」

原本史丹佛隸屬以美國西岸大學為主的 Pac-12 聯盟,當時客場移動最長大約兩小時。但自 2020 年起美國大學體系重整聯盟架構,史丹佛改加入主要由東岸學校組成的 ACC。結果,球隊平均每兩週就得長途移動,單程飛行約 5~6 小時。為了不讓課業落後,佐佐木連在飛機上都得利用時間念書。

「其實我超想在飛機上睡覺(笑)。比賽很累,想專心在棒球上,但那 6 個小時幾乎是唯一能讀書的時間。」

球季最後一系列三連戰(5月16~17日)在北卡羅來納州進行,三天後當地就開打 ACC 錦標賽。若奪冠就能晉級大學世界大賽。然而那段期間,正好碰上期末考與報告截止日。

「其他球員也都在努力念書呢。」

順帶一提,位於舊金山郊外的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 Berkeley)是史丹佛的宿敵。不只棒球、籃球、美式足球等對抗賽是地方盛事,在學術上兩校也競爭激烈。由於課業往往優先於比賽,佐佐木笑說:「我們學校和 Berkeley 常被笑說是『School doesn’t care about baseball(學校對棒球沒興趣)』。」

無處可逃,只能向前

筆者曾問過八村壘:「沒有想過想逃走的時候嗎?」Gonzaga 所在的華盛頓州 Spokane 是個偏遠小鎮,沒什麼娛樂。

他回答:「正因為沒有逃避的地方。」留學是受到眾人期待與支持的結果,他不想辜負這份信任。這份使命感支撐著他。雖然剛到美國時還沒下定決心,但漸漸地,他的想法變了。

「到了美國之後,我深刻體會到,果然籃球才是我的一切。我的人生就該獻給籃球。」

對他來說,籃球成了唯一的出口。

「既然走到這裡,就要把人生賭上去了。」

下定決心迎接新學期

同樣背負眾人目光的佐佐木,也沒有退路,他很清楚。

「未來我會怎麼樣,可能會影響其他日本球員選擇赴美念大學、打球的意願。或許會變多,也可能會變少。我想大家都在看我這條路會怎麼走。」

因此,他更加堅定要兼顧課業與棒球,成為後輩的榜樣。

「所以對我來說,這不只是責任,更是一種『必須做到』的自尊心。」

從日本高中畢業後赴美念大學打棒球並非首例,但他所受的注目前所未有。藉由自身經驗的分享,佐佐木希望讓這條道路成為更多人——甚至其他運動選手——的選項。

當然,這也是他為自己未來所做的決定。

「我知道這是一條艱難的路,但我以此為榮。我追求的不是一時的喜悅,而是一生的成就。從長遠來看,這絕對是正確的選擇。正因如此,這成了我現在的動力。」

給後輩的一句話

如果有國中或高中球員向他請教建議,他會怎麼說?佐佐木思考了一下,先謙虛地說:「我還沒資格教別人什麼,不過……」接著認真地補上一句:

「希望大家不要害怕挑戰。」

他表示,不要被先入為主的觀念限制自己。「(大谷)翔平前輩也說過,一旦對挑戰產生恐懼,人就會朝逃避的方向走。」

佐佐木自己在計畫或準備階段,反而常用悲觀角度思考。看似矛盾,但他習慣先想最壞的情況,最後再告訴自己「沒問題,總會有辦法」。一旦切換好心態,不論英語溝通、比賽表現或其它事,他都不再害怕失敗。

「我還沒到達任何終點,沒有資格說太多。但我相信,只要專注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持續朝著信念與目標努力,最終一定能抵達終點。我想,能傳達的就是這個。」

新學期將至。佐佐木笑著說:「現在是暑假,終於能專心練習提升自己,但一開學又要重新面對挑戰了。」
「得再次下定決心了。」

為了減輕明年 2 月球季開始後的負擔,他打算在秋季學期多修一些課。

「總之,秋天這段時間要全力在課業上。」

佐佐木麟太郎的挑戰——堅持信念、踏實前進,迎接通往目標的第二年。

(企劃構成:Three Light)

佐佐木麟太郎專訪前篇

立即加入《Sportsnavi》LINE官方帳號,給你最新棒球話題

查看原始文章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轉發 (0)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