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培養孩子專注力!三寶媽時間管理術「先難後易」效果驚人

TVBS

更新於 2小時前 • 發布於 2小時前 • 藍于洺 李建緯
三寶媽陪伴孩子學習(圖/TVBS)

在孩子的求學初期,培養專注力與自律能力成為許多父母面臨的重要課題。三寶媽Tina面對6歲、8歲和10歲三個孩子的學習挑戰,發展出一套有效的時間管理方法。專家指出,幼童拖延行為常見原因包括時間觀念模糊、缺乏動機、情緒調節能力不足、環境干擾等因素。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蕭東原和親子專家吳娟瑜也分享了提升孩童自驅力的實用策略,從建立規律作息、善用視覺提醒工具到親子共同陪伴,幫助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逐步建立自主學習的能力。

家長學習建立固定環境讓孩子提升自驅力(圖/TVBS)

身為三寶媽的Tina,面對6歲、8歲和10歲三個正值求學初期的孩子,讓他們能夠靜下心來保持專注力,成了她重要的功課。Tina分享,她會為孩子安排固定的時間表,明確告知回家後的活動順序,例如先吃飯、吃完飯主動去洗澡、洗完澡自己拿功課出來寫。Tina強調,這些規劃必須在事情發生前就先告訴孩子,讓他們有心理準備,也可以鼓勵孩子自己安排時間,主動規劃放學後的計畫。

Tina希望孩子能夠自律,但她了解在學習初期培養自驅力的重要性。尤其當孩子從幼兒階段習慣在玩樂中學習後,要能夠坐在桌前開始寫作業,甚至自己管理時間,對孩子來說並不容易。Tina的方法是建議孩子先完成最難、最需要專注力的功課,然後再慢慢處理簡單的部分,這樣心力會比較集中,不容易分心。她也強調要在固定的環境中建立習慣,創造一個不容易受到干擾的學習空間,讓孩子更容易進入學習狀態。

親子專家表示,幼童習慣拖延的原因有很多,包含時間觀念模糊、缺乏動機或興趣、情緒調節能力不足、環境干擾、能力不足、完美主義以及害怕失敗,這些都是影響幼童在學習上拖拖拉拉的重要關鍵。

三寶媽為孩子安排固定的時間表。(圖/TVBS)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蕭東原建議,父母可以跟孩子約法三章,如果孩子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作業,就給予適當獎勵;若超過規定時間,則酌減獎勵或扣減平常的福利,如看動漫的時間或使用手機、平板的時間。蕭東原指出,除了幾項原因外,父母在當中的角色也很關鍵。在親子關係上,過多的命令和催促容易導致幼童產生反抗心理而故意拖延,即使在威嚇下的規範也會養成被動式學習,對培養孩子的自驅力並非正面影響。

蕭東原強調陪伴的重要性,他表示孩子在做作業時,父母可以拿一本小說或雜誌陪在孩子旁邊,陪他做功課。他特別提醒,千萬不要在孩子做功課的時候滑手機或看電視,這樣的效果會非常不好。

專家給出提升孩童自驅力的幾點建議:第一可以善用便利貼,提醒孩子該做的事情;第二是列出作業清單時間,預設計畫表;第三則是耐心溝通、適時鼓勵,用鼓勵代替命令。專家表示,溝通非常消耗耐心,考驗父母雙方相互合作的能力。

讓孩子學會自我規劃時間(圖/TVBS)

親子專家吳娟瑜建議,可以讓孩子把課文做一些自己理解的方式編寫,甚至用表演的方式來記住、來記誦,讓孩子自己越來越懂得學習的重點在哪裡。從小讓孩子建立自驅力的能力很重要,這樣長大以後做事才能夠事半功倍。

在孩子成長初期,自發學習確實不易,讓天下父母都感到挑戰。雖然孩子建立自驅力的成長之路仍然漫長,但透過正確的引導和陪伴,家長們可以幫助孩子逐步培養這項重要能力。

立即加入《TVBS娛樂頭條》LINE官方帳號,給你滿出來的八卦和娛樂大小事!

延伸閱讀:

小公視口袋影展場場爆滿!吸5000人朝聖 水果奶奶、幻藍小熊將合體

人氣天后亮相口袋影展! 小朋友嗨翻狂跳經典歌〈病毒掰掰〉

查看原始文章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轉發 (0)
Loading...

生活話題:資源回收撇步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孝感動天!資優生中風全癱單親媽淚求神佑子 他奇蹟康復將返國立大學

三立新聞網
02

住發處出奇招!桃園社宅「欠租就鎖門禁卡」 成功追回近300萬房租

CTWANT
03

台灣39間學校有「共產黨組織」!寒暑假召開大會 總書記發聲了

三立新聞網
04

彰化青蔥狂飆天價! 農民自嗨「原本開納智捷,要換保時捷」

自由電子報
05

台南米其林入選餐廳 「14片櫛瓜賣880元」牛五蔵上榜!再掀網熱議

壹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