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競走》真人版?徒步環遊世界的 Karl Bushby,27 年後終於要回家了!
恐怖大師史蒂芬金的《大競走》9/12 上映,電影標語「繼續走,或者死」短短幾個字就令人害怕極了,不過,這個世界上真的有個人沒有極限,沒有任何事可以阻止他繼續走,他就是徒步環遊世界 27 年的前英國傘兵 —— Karl Bushby。
在近 30 年的徒步旅行後,Karl Bushby 正準備返鄉,預計將於 2026 上半年回到家鄉,而他也將成為第一個用雙腳完成環球旅行的人。在聽到 Karl Bushby 的名字前,你大概不曾想過有人能做到這件事,但在認識他以後,你絕對就再也忘不掉他的名字,因為這位前英國傘兵花了 27 年走遍世界,可說是大師級的徒步旅人,他甚至寫了一本書《Giant Steps:The Remarkable Story of the Goliath Expedition From Punta Arenas to Russia》,國家地理頻道更將他的壯舉拍成紀錄片。而這一切,都發生在疫情之前,那個差點把他瘋狂夢想擊碎的全球疫情。
一切始於 1998 年 11 月 1 日的智利旁塔阿雷納斯(Punta Arenas),出於某個理由(他至今仍未完全解釋),Bushby 決定從那裡展開這場旅程,根據他的計算,這趟旅程將橫跨 58,000 公里,最終回到他的故鄉英國約克郡的赫爾。嚴格來說,這不算是典型的環遊旅行,而是一場不靠任何交通工具的徒步旅行(嘿,這傢伙還真沒有作弊),他認為這能讓他站上某種特殊人類的頂點:就像菲利斯福格(Phileas Fogg)這類人,繼承那渴望用雙腿丈量世界的精神。
《金氏世界紀錄》提到喬治馬修席林(George Matthew Schilling)是史上第一位「環球步行旅人」,因為他往返拉脫維雅的里加(途經俄羅斯帝國、亞洲、北美與歐洲),符合該機構的基本要求:至少 18,000 英里(約 28,968 公里)與四大洲。自從席林完成他的壯舉以來(他以一台輕便馬車橫跨聖費南多,花了四年),約有 15 人加入徒步環球俱樂部,但沒有人像 Karl Bushby 這麼有野心 —— 他不僅超越了最低要求,還承諾要連續橫跨全球五大洲,完全不顧可能花費的時間,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起初,這位當代勇者認為自己大約八年就能回到赫爾,並與鄰居一起慶祝這場壯舉,但他很快發現:當你真的要和大自然搏鬥時,一切就沒那麼簡單。他所謂的「哥利亞遠征(Goliath Expedition)」第一站雖然順利完成,但他很快意識到,光是美洲大陸本身,就比地圖上看起來要大得多,尤其是當你必須以「潛入敵後」的狀態,才能穿越危險重重的哥倫比亞時,就得讓他忙到了 2006 年初,這顯然是一場長途競賽,而且還只是開場。
2006 年春天,Bushby 與法國冒險家 Dimitri Kieffer(他一路上零星遇到的旅伴之一)第一次碰上了這場「哥利亞遠征」的「大衛(《舊約聖經》中擊倒巨人歌利亞的牧羊人)」,宛如蝦米對抗大鯨魚的情景,雖然我們也不確定這個隱喻是否適用於俄羅斯。總之,俄羅斯當局對於兩位旅人試圖從未管制邊境進入並不買帳,於是掀起一場官僚之戰,讓這場遠征看不見盡頭。即使在最理想的情況下,俄羅斯也只會簽發 90 天簽證,迫使 Bushby 必須暫停、離境、申請新簽證,等待批准,再回到原地繼續步行,這如卡夫卡式的過程浪費了大量時間與資源。
2008 年的金融危機讓他失去了幾個贊助商,而苔原嚴苛氣候也對他毫無助益。因此,Bushby 只能在冬末春初前行(太早會被凍死),因為在夏秋之際,融冰會把目光所及的一切變成無邊無際的河流與沼澤,想徒步的話實際上不可能,這位現代版的《阿甘正傳》只能踏著冰層前進,而他真的做到了,直到 2017 年(自從踏上俄羅斯領土已過了十多年),他才終於跨進蒙古。COVID-19 疫情爆發時,他剛從土庫曼前往伊朗,卻被迫困在那裡數月,畢竟,那段時間對所有人都同樣殘酷無情。
2024 年可能成為他人生旅程中最振奮的一年,因為這位超級徒步者別無選擇,只能游泳穿越大海。在幾位奧運選手的協助下,Karl Bushby 花了一整個月游完約 288 公里的鹽水,相當於游了 132 個小時,過程中僅用一艘船做為休息與睡眠之用。從那之後,你會清楚意識到,他這段壯舉只剩最後一步:回家,特別是在他跨過博斯普魯斯、踏進土耳其之後。
我們談論的是一個能夠徒步穿越白令海峽的「巨人」—— 那條在盤古大陸年代,被視為通往美洲的觀光捷徑,如今卻成了他的腳下征途,你無法阻止這傢伙,他是個會不顧一切完成目標的人。西伯利亞的冬天沒能阻止他,普丁、新冠病毒沒能阻止他,特殊的地緣政治、各種金融危機也沒能阻止他,一切的一切都無法阻止他:明年 Karl 將抵赫爾,脫下靴子,小睡片刻 —— 而這是他應得的。
本文改自:《GQ》西班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