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俄烏戰爭 3 週年:烏克蘭的下一步,該從何而去?

換日線

更新於 03月14日07:29 • 發布於 02月26日11:23 • 王善/阿善 Café 的世界分館
俄烏戰爭 3 週年:烏克蘭的下一步,該從何而去?

上圖為烏克蘭前外交部長庫列巴在 Sciences Po 進行演講。Photo Credit:王善 攝影

自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時間剛滿 3 年。這 3 年以來,歐盟與美國持續扮演著支持烏克蘭的重要夥伴,抵禦俄羅斯的軍事侵略。

不過,那是過去。川普(Donald Trump)上台後,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美國華府在本(2)月拋出外交震撼彈,不但要與俄羅斯修補關係,更在 2 月 18 日於沙烏地阿拉伯舉行美俄會談,由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及俄國外交部長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商討俄烏戰爭情勢,談判過程沒有任何歐盟及烏克蘭代表參與。

更令人跌破眼鏡的是,會談過後,川普在談話中直指烏克蘭是「發動戰爭的一方」;還指稱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的支持率只剩下「4%」,不具民意基礎,應該重新選舉(我必須澄清,上述兩者皆為錯誤資訊)。

川普政府近期的外交動作,一方面打破了原先孤立俄羅斯的國際局勢,也破壞了與歐洲盟友的信任關係,引發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的緊急反應,3 天內兩度與包括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在內的歐洲盟友對談,共同商討對策。

在這個政局變動的時刻,我正好於巴黎政治學院(Sciences Po)進行交換,校方近日恰好舉辦了一場大型研討會,邀請去(2024)年甫卸任烏克蘭外交部長職務、目前於 Sciences Po 任教的庫列巴(Dmytro Kuleba),分享這 3 年烏克蘭如何處理戰爭期的外交事務。他也就目前緊張的情勢,分享自己身為烏克蘭外交人員,如何看待與美國、歐盟關係的拿捏。

由於機會難得,特以本文整理出研討會的重點,與讀者朋友們分享。

Sciences Po 舉辦大型研討會,師生與講者激盪社會重大議題。圖/王善 攝影

一場演講,濃縮庫列巴如何爭取盟友支持

若對於庫列巴過往的外交事蹟有所耳聞,就會知道他是一位極為善於演講的外交部長,為烏克蘭爭取了許多歐洲盟友的協助。而在 Sciences Po 校園的這場演講,宛若是他過去外交舞台的濃縮,他用堅定而溫柔的演講技巧,呼籲台下的歐洲學生──甚或是下一個世代的政治工作者──堅守對烏克蘭的支持。

庫列巴以年少時在莫斯科求學的經歷開頭,提到有一位老師曾告訴他的家長,他在學校的表現有這麼一個「問題」──他在學校裡有時候會說「烏克蘭語」。庫列巴藉此立論,強調俄羅斯發動俄烏戰爭的根本動機,其實就是因為「烏克蘭人是烏克蘭人」,是基於「仇恨」的政治意識形態而開展的政治行動。

庫列巴也就地緣政治的角度,再度提醒台下的歐洲人:對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而言,這是一場要摧毀西方的戰爭,因此歐盟犯下最大的錯誤,就是曾相信這場「全面侵略」不會發生;他也強調,歐洲各國每多遲疑一日,代價就是更多烏克蘭人的鮮血。

更有趣的是,庫列巴以烏克蘭的情勢,重申了軍事預算編列的重要性;這段對話看在台灣讀者眼中,應該格外有共鳴。庫列巴指出,很多歐洲人認為軍事以外的投資較為重要,但其實「保衛自己生活方式」的最好策略,即是把自己裝備好。

庫列巴感性地呼籲,他自己也是歐洲的一分子;而歐洲應該要團結起來,一起拯救歐洲。

上述幾個論點,看起來與庫列巴 3 年來說服歐洲的論述邏輯一致,但在川普外交政策震盪的當下,身為資深外交官的庫列巴,又會怎麼看呢?

面對川普的「子彈」發言,不要輕易倒下

美國副總統范斯(J.D. Vance)在 2 月 14 日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上指出,他主要擔心的是「來自歐洲內部」的威脅,而非中國、俄羅斯等歐洲以外的勢力;范斯還指責歐盟領導人在非法移民、言論自由等問題上的處理──這樣的措辭,嚴重挑戰了美國與歐洲的盟友關係。

針對范斯的說法,再加上盧比歐直接與俄國談話的行徑,庫列巴認為反而會觸發歐洲各國繼續提供烏克蘭更多支持,逼歐洲展現出領導的魄力(以目前英、法兩國領導人,將主動訪美協商的動作來看,庫列巴的觀察確實正確;馬克宏也已經在 24 日順利見到川普,兩人進行會談)。

美國國務卿盧比歐。圖/Maxim Elramsisy@Shutterstock

話鋒一轉,庫列巴則批評了美國跳過歐洲及烏克蘭,直接與俄國會談的動作。他認為,俄羅斯一直以來的期待,就是直接跟川普政府「解決」烏俄問題,無須歐洲或烏克蘭參與,以商人對談的方式快速處理──就此來看,川普不正便宜了普丁嗎?

「子彈發射之前,即便是射擊之後,都不要輕易倒下,」當被學生問到美國近期的各種具攻擊性、像「子彈」的外交發言,庫列巴溫和地回應,「每一天都會有某些人,說了某些話。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靜思考。

庫列巴舉例,川普在 12 日與普丁通話後表態,願意接受俄羅斯「反對烏克蘭加入北約」的談判前提,但這件事其實只是被明說了出來,即便是過去的拜登政府,也同樣不會同意烏克蘭加入北約的,川普只是在重複過去的政策。不過,庫列巴質疑的是,川普將這立場「曝光給公眾輿論」,似乎就是個錯誤了,「不過川普從不會『犯錯』的,」他嘲諷地說,台下也傳來一陣笑聲。

烏克蘭的下一步,該從何而去?

前文提及川普質疑澤倫斯基的民意基礎,要求重新選舉;這個說法,其實也是俄羅斯在過去這段時間,一再重複的論述。在這場 Sciences Po 演講的問答階段,有一名學生向庫列巴提出相關問題,庫列巴則回以兩個思考方向,說明為何在戰爭期,舉辦選舉有一定的困難性。

第一,選舉本身就是放大社會的分歧,但這樣的分裂對於要團結一心的軍隊而言,其實是不健康的;此外,俄羅斯過往常介入外國選舉,若烏克蘭貿然舉行大選,也可能讓外部勢力趁虛而入。

第二,就實際操作層面而言,在戰爭衝突區投票幾乎不太可行,且目前有許多烏克蘭人暫時逃到海外,也很難讓他們都進行投票。綜觀來看,對一個在戰爭中的國家來說,要改選總統太過不切實際。

至於烏克蘭的下一步,以及歐洲的未來,庫列巴提出了他的願景。他強調,如果美國現階段放棄了歐洲,那就再也無法阻止俄羅斯了,因此,歐洲應該要持續釋放友好的訊號,因為局面已經變成了歐洲與俄國之間「誰先接受川普」的競賽。

庫列巴說,川普表達了他不想防禦歐洲的態度,但歐洲目前仍無法在沒有美國的力量下,以自身力量維持穩定和平,「但會的,在未來會實現的。」

這場演講的最高潮,是一位來自俄羅斯、支持停戰的學生,向庫列巴提問:在什麼樣的前提之下,烏克蘭才會同意與俄羅斯恢復正常外交關係?

庫列巴嚴肅地回答:「一句道歉,」這句話擲地有聲,整個演講廳響起了掌聲,「不管俄羅斯的總統是誰、叫什麼名字,來到烏克蘭,下跪道歉。」

庫列巴語畢,也溫柔地安慰提問的俄羅斯同學:「我知道你的感受,請保持堅強。」

探詢烏克蘭如何在遭到俄國入侵後,能快速取得歐洲領袖支持、共同制裁俄羅斯,庫列巴身為背後的推手之一,溫暖而堅定的外交官風範,在親眼見識過後,不禁令我肅然起敬。

【延伸閱讀】

●一名烏克蘭青年的告白:俄羅斯最厭惡烏克蘭的,就是我們自由的靈魂
●烏俄戰爭三週年,終點仍遙遙無期?他親訪基輔,見證戰火下的日常與掙扎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換日線 LINE 好友,每日接收全球議題包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際相關文章

01

【敏迪獨家專欄】中日近年來最大外交衝突,雙方吵什麼,中國祭出哪些報復措施?

敏迪選讀Mindi World News
02

尪超熟睡叫不醒!母心碎目睹5月大女兒卡床縫窒息身亡 

鏡報
03

「東南亞第一深情大嫂」掏槍助6囚犯逃獄! 「長太美」慘遭記者公然性騷

鏡報
04

3萬分之1奇蹟!京都罕見白烏鴉曝光 百萬人朝聖

鏡週刊
05

中國男釣到「國寶」嚇壞! 連打3通電話給警察報備下場曝光

鏡報
06

大叔公車上看謎片被隔壁女生發現 下一秒動作超變態!

鏡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1

留言功能已停止提供服務。試試全新的「引用」功能來留下你的想法。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