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莫普天津會晤:金磚國家被特朗普越打越旺?
(德國之聲中文網)特朗普被認為通過對金磚國家——一個由世界上增長最快的新興經濟體組成的松散聯盟——實施比其他國家更高的關稅,無意中促使這些國家更加緊密地聯合在一起。
中國,作為金磚國家中最大的成員國,若無法與特朗普達成協議,仍面臨145%的關稅威脅;而巴西和印度則被施加了50%的關稅——印度的一半懲罰性關稅源於其購買俄羅斯的打折石油。南非被征收30%的關稅,甚至像埃及這樣的新成員國也可能面臨關稅上調。
特朗普在其第二任期的頭七個月多次警告,將對任何采取他所謂“反美政策”的國家實施額外的懲罰性措施——這顯然針對金磚國家對美國全球主導地位日益增長的挑戰。
特朗普為金磚國家提供了“共同激勵”
前印度貿易官員阿賈伊·斯裡瓦斯塔瓦(Ajay Srivastava)認為,金磚國家對特朗普的額外懲罰措施感到“幾乎沒有畏懼”。他告訴德國之聲,這些關稅“為金磚國家提供了減少對美國依賴的共同激勵,盡管各國議程有所不同。”
這些額外關稅在金磚國家之間制造了共同的不滿情緒,這些國家現在正通過雙邊貿易協議擴大使用本國貨幣交易,以減少對美元的依賴。金磚國家央行也加大了黃金購買力度,這是推動去美元化的又一信號。
盡管特朗普宣稱“金磚國家已死”,但美國智庫外交關系協會外交政策分析師馬克斯·布特(Max Boot)認為,他作為美國總統犯下了“戰略失誤”:將一個目標各異的松散國家聯盟變成了一個更加統一的集團。
在《華盛頓郵報》最近的一篇評論文章中,布特表示,特朗普“將美國的朋友與敵人反常地聯合起來,正在削弱美國的實力”——指的是巴西、南非和印度與中國及俄羅斯的更緊密結盟。
習近平、莫迪、普京將在中國會晤
金磚國家之間日益緊密的團結將在周日(8月31日)於中國北方城市天津開幕的上海合作組織峰會上迎來高光時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接待印度總理莫迪、俄羅斯總統普京,以及來自全球南方約20個其他國家的領導人。這將是莫迪七年來首次踏足中國。
在峰會前,克裡姆林宮一直在推動中國、俄羅斯和印度舉行六年來的首次三邊會談,此舉旨在加強金磚國家聯盟的核心。
莫斯科認為,重啟三個最大金磚國家之間的高級別對話有助於緩解長期存在的緊張關系,特別是印度和中國之間的局勢,並展現一個更具凝聚力的對抗西方的力量。
印度重新調整對華策略
特朗普的高額關稅促使新德裡加強與中國的經濟聯系,恢復直航、放寬簽證限制並增加貿易討論。兩國還就解決邊境控制線上的長期爭端進行了談判。
上周,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訪問印度期間,北京同意向這個南亞國家增加稀土礦物的供應。中國控制著全球超過85%的稀土加工,而印度急需這些礦物用於清潔能源、電動車和國防技術。
盡管兩國相互支持主辦2026年和2027年金磚國家峰會,但由於新德裡對北京在亞洲野心的懷疑,改善中印關系的前景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
位於倫敦的智庫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新興市場經濟學家希蘭·沙阿(Shilan Shah)指出,中國與印度的主要對手巴基斯坦的密切關系,以及中國在青藏高原建設的水電站引起了新德裡的不安。此外,他在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大量廉價中國進口商品”正在“削弱印度加強國內產業的努力”。
印度對中國的猜疑及其與華盛頓的長期關系可能阻礙金磚國家項目的推進。印度仍高度依賴美國市場和技術,2024年對美出口總額達775億美元,遠高於對俄羅斯和中國的出口。
其他金磚國家加強與中國的聯系
本月早些時候,習近平與巴西總統盧拉通話,尋求加強兩國的雙邊貿易。中國是巴西最大的貿易伙伴,佔其出口的26%,是美國的兩倍。
普京和習近平在今年5月俄羅斯勝利日閱兵期間的高調亮相,凸顯了莫斯科與北京之間日益深化的戰略一致性。據克裡姆林宮稱,俄中雙邊貿易的90%以上現在以人民幣和盧布結算。
與此同時,南非堅定不移地履行其金磚國家承諾,表明其不顧特朗普的壓力,將繼續走自己的道路。
南非全球對話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薩努莎·奈杜(Sanusha Naidu)告訴德國之聲:“我認為南非不願撤銷其在金磚國家框架下的任何承諾,特別是在全球治理改革、技術、農業、學術交流和企業間交流方面。”
金磚國家內部的貿易壁壘
金磚國家從最初的四個成員國擴展到十個——此外沙特阿拉伯是否加入尚待決定——由於各國利益分化,金磚國家現在越來越碎片化,這可能進一步限制其雄心。聯盟整體上的形象也變得更加專制。
前印度貿易官員斯裡瓦斯塔瓦(Ajay Srivastava),現為新德裡全球貿易研究倡議的創始人,表示,金磚國家“與其說是完美統一,不如說是在貿易、金融和供應鏈方面的務實合作。”
盡管金磚國家之間的貿易增長速度快於金磚國家與G7國家的貿易,但其中大部分是石油天然氣貿易。根據波士頓咨詢集團的研究,金磚國家內部貿易面臨比全球北方國家之間更多的貿易壁壘。
該咨詢公司指出,金磚國家貿易合作的未來跡象包括取消反傾銷和其他貿易限制、推動金磚國家範圍內的自由貿易協定、一致支持世界貿易組織改革以及金磚國家之間的更多外國投資。
金磚國家內部貿易將進一步增長
雖然這些目標可能不會立即實現,但國際研究中心研究主任兼首席研究員米哈伊拉·帕帕(Mihaela Papa)預計,金磚國家內部貿易將變得更加緊迫。
她告訴德國之聲:“我們可以期待更多政治支持,用於新的貿易倡議、‘購買金磚國家產品’運動以及金磚國家糧食交易所和本地貨幣結算機制的擴展等項目。”
俄羅斯支持的挑戰美元地位的單一金磚國家貨幣提案目前仍被擱置,這表明未來可能不是由競爭的金融體系塑造,而是由重疊網絡的拼湊格局主導。
斯裡瓦斯塔瓦預測,美元將在未來多年保持“主導地位,但以人民幣、盧比和盧布為單位的平行結算系統將會增長。這不會推翻美元,”他說,“但會穩步削弱其壟斷地位。”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