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潮流時尚

你能想像每天從容喝咖啡再去上班的美好嗎?韓國2026年推「10點上班制」,育兒家長減工時不減薪

PopLady Magazine

更新於 09月19日06:18 • 發布於 09月18日13:00 • PopLady Magazine

韓國政府正式宣布,2026 年起全國實施「育兒期 10 點上班制」,有學齡前孩子的父母可以晚一小時進辦公室,薪水不減。這項政策一出,立刻引起軒然大波。聽起來很美好,但真的可行嗎?當部分員工享有「特殊待遇」時,會不會引發職場新的不公平?企業該如何重新安排工作流程?更重要的是,這種制度性的彈性安排,能否真正改變韓國 0.72 的超低生育率?

韓式育兒改革 當生活不再被鬧鐘綁架

你能想像每天從容喝咖啡再去上班的美好嗎?韓國2026年推「10點上班制」,育兒家長減工時不減薪

Photo from IG@yejinhand

每天早上七點半的鬧鐘聲,是現代父母最痛恨的敵人。韓國政府顯然聽見了這些無聲的吶喊,決定在 2026 年全面實施「育兒期10點上班制」,讓有學齡前孩子的父母可以晚兩小時進辦公室,薪水照領不打折。新規定適用於所有有學齡前孩子的在職父母,政府同時提供企業調整期補助,協助雇主重新安排人力配置。

值得注意的是,這項政策的背景,就是韓國多年來面臨的嚴峻生育率問題。2023 年,韓國的總和生育率(TFR)跌至 0.72,創下歷史新低,是 OECD 國家中最低之一。 在 2024 年,數據顯示生育率稍微回升至 0.75,同時因疫情延後而湧現的結婚潮,使結婚人數增加,也成為政府與媒體關注的轉機因素。

但即使有回升,也仍遠低於維持人口穩定所需的水平(約 2.1)。房價高昂、育兒與教育成本壓力、職場文化與性別角色期望等長期問題,依然是阻礙年輕人結婚生子的主因。同時,這背後反映出年輕世代價值觀的轉變:他們不再願意複製上一代的犧牲模式,要的是既能養家,又能陪伴孩子成長的工作方式。

政策的萌芽與背景

早在 2022 年,光州市就開始試辦「小學生家長上午 10 點上班制」,最初只針對第一年級的家長,時間限兩個月

Photo from IG@yejinhand

早在 2022 年,光州市就開始試辦「小學生家長上午 10 點上班制」,最初只針對第一年級的家長,時間限兩個月。家長回饋是:終於可以不用急匆匆,在孩子出門前好好準備;孩子的早餐不必狼吞虎嚥,也能放心接送。此外,企業也觀察到員工滿意度提升、不少人覺得壓力有被攤薄。這樣的正反饋讓政府看見:或許這不是單單一個地方福利,而是一種能撐起職場與家庭平衡的新文化。

重新發現早晨的美好

隨著光州市這波試驗逐漸擴大適用範圍,從只限小學生家長到涵蓋整段小學學生,再到育有幼兒也能參加

Photo from IG@yejinhand

隨著光州市這波試驗逐漸擴大適用範圍,從只限小學生家長到涵蓋整段小學學生,再到育有幼兒也能參加,試點制度從短期到一年都有討論。政策已於 2025 年 8 月 29 日正式納入 2026 年度政府預算案,確定要推向全國。作為全國性的政策推行。這表示這已經不只是一個地方好點子,而是要變成每個有孩子上學或照顧幼兒的勞動者都能撐得住的制度。

但最重要的改變,其實發生在心理層面。當你不再與時間賽跑,當你可以從容面對每一個早晨,整個人的狀態都會不同。

Photo from IG@geewonii

但最重要的改變,其實發生在心理層面。當你不再與時間賽跑,當你可以從容面對每一個早晨,整個人的狀態都會不同。心理學研究證實,壓力荷爾蒙皮質醇在晨間特別活躍,如果能有較為平和的開始,一整天的工作效率反而會提升。

新制度的核心內容與條件

那麼到底誰能受惠?制度主打「育兒期家長」,也就是育有幼兒或小學生(學齡前/小學至六年級)的父母

Photo from IG@yejinhand

那麼到底誰能受惠?制度主打「育兒期家長」,也就是育有幼兒或小學生(學齡前/小學至六年級)的父母。 他們每天可以把上班時間從早上 9 點延後到 10 點,也就是工時縮短一小時每天可以減少 一小時工時(早上上班時間延後或下班時間提前),但薪水不打折。最重要的是,中小企業(300 人或以下)員工是政策優先照顧的對象,政府也會補助企業因為工時縮短可能造成的成本或人力空缺。 補助的期限也被拉長:從原來地方試點只有幾個月,到政策提案中最長可給予一年支援。但,是不是所有公司、所有行業都能順順利利配合?這就回到實際運作的瓶頸了。

真正的考驗才剛開始

政策公布是一回事,實際執行又是另一回事。當部分同事 10 點才進辦公室,國際會議該怎麼安排?客戶服務時間如何調整?

Photo from tvN

政策公布是一回事,實際執行又是另一回事。當部分同事 10 點才進辦公室,國際會議該怎麼安排?客戶服務時間如何調整?更深層的問題是職場公平性。沒有孩子的員工會不會覺得被歧視?單身族群是否需要承擔更多早班責任?這種微妙的辦公室政治,往往比政策本身更難處理。

韓國政府的解決方案是提供企業轉型補助,協助公司重新設計工作流程,但也也人質疑補助金是否充足?

Photo from IG@geewonii

韓國政府的解決方案是提供企業轉型補助,協助公司重新設計工作流程,但也也人質疑補助金是否充足?審批流程是否簡便?地方與企業是否能真的按預定承諾執行?這些都是政策從理想到現實需要破解的難題。對於這項議題,更重要的是文化轉變。當整個社會開始重新思考工作與生活的關係時,這些技術性問題就有了解決的基礎。

不僅是育兒福利的一環,更是一種文化指標

韓國的決定並非憑空而來,而是對全球趨勢的回應

Photo from tvN

韓國的決定並非憑空而來,而是對全球趨勢的回應。疫情期間,遠距工作證明了彈性安排的可行性;北歐國家的家庭友善政策,也為亞洲提供了成功範本。瑞典的「爸爸配額」制度規定父親必須休一定天數的育嬰假,結果不只提高生育率,男性的家庭參與度也大幅提升。挪威的彈性工時讓員工可以在早上 7 點到 10 點之間彈性上班,搭配完善的托育系統,創造出令人稱羨的工作生活平衡。這些北歐經驗告訴我們,投資家庭政策不是成本,而是長期競爭力的來源。快樂的員工、穩定的家庭、健康的社會,這些軟實力往往比 GDP 數字更重要。

育兒與工作,不該是二選一

讓早晨不再被鬧鐘綁架這件事,或許就是改變的開始

Photo from IG@jennierubyjane

當然,政策不會一夜之間解決所有問題,但讓早晨不再被鬧鐘綁架這件事,或許就是改變的開始。當政府願意把家庭友善納入國家預算,等於在告訴社會:生活節奏值得被尊重。這場制度升級,或許會帶動更多彈性工時、遠距工作,甚至影響亞洲的工作文化。如果韓國能證明「育兒友善」與「企業競爭力」可以並存,其他國家勢必會跟進。

換句話說,韓國正在替全世界拋出一個關鍵問題:在 21 世紀,我們要如何定義「好好生活」?

Photo from IG@jennierubyjane

換句話說,韓國正在替全世界拋出一個關鍵問題:在 21 世紀,我們要如何定義「好好生活」?當機器越來越聰明,人類的價值或許不再來自速度或耐力,而是回歸到最原始卻最深刻的需求:愛與被愛、陪伴與成長。

繼續閱讀:

CHANEL神秘接班人浮現:哈佛MBA+高盛背景家族新星Arthur Heilbronn上位

「國民妖精」李孝利告別濟州島隱居生活,重返首爾開瑜伽館親自授課

Text:POPLADY Editorial

Photo Source:IG@geewonii、IG@yejinhand、tvN、IG@jennierubyjane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潮流時尚相關文章

01

唐綺陽成功狂甩20kg!靠「這運動」逆齡大升級!楊謹華、徐若瑄也瘋練

女人我最大
02

夫妻感情再好,這4件事也別輕易代勞!天平失衡小心讓關係磨滅

姊妹淘
03

不是年紀,是品味!5位「高齡穿搭ICON」盤點,她都在廚房換裝超接地氣~

女人我最大
04

AA制地雷區!這些行為做了 親密關係直接冷凍!

享民頭條
05

姜棟元學霸背景曝光 漢陽大學理工男變「韓國公共財」

Styletc
06

2025秋冬5大穿搭趨勢!美拉德再戰一回,短版風衣、鬆弛大包是當季感的必需品

Marie Claire美麗佳人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