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大放異彩!國軍500億大買無人機
[NOWnews今日新聞] 無人機在俄烏戰爭中大放異彩,成了現在戰爭的要角,美軍印太司令帕帕羅(Samuel Paparo)今年4月主張,利用大量無人載具搭配彈藥,打造地獄景象嚇阻中國犯台。因此陸軍評估,若台海開戰將消耗大量無人機,決定從2026年起將編列預算,採購近5萬架軍用商規無人機,強調不對稱戰力,總金額上看500億新台幣,預料將是我國史上最大一筆無人機商機。
戰車無用論?俄烏戰爭讓無人機成顯學
無人機(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指沒有駕駛員操縱的飛行器,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無人機就已經誕生。但礙於當時無線控制技術不成熟,而是採機械原理來控制螺旋槳旋轉的圈數,讓無人機飛行至敵方陣地進行攻擊。但容易受到環境干擾,導致無人機的飛行誤差大、攻擊效果差,對戰局影響並不大。
像是在1970年代的越戰,美軍當時透過火蜂(Fire bee)等無人機進行偵察、電子截聽等任務,目的是減少戰機與飛官折損,但仍不是擔任戰事要角!之後的1991年波斯灣戰爭、2001年阿富汗戰爭、2003年伊拉克戰爭、2019年沙烏地阿拉伯油田襲擊事件,都開始運用無人機於戰場。
過去,高加索國家亞美尼亞與鄰國亞塞拜然,因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Nagorno-Karabakh,簡稱納卡區)所屬權,多次爆發軍事衝突,但2020年亞塞拜然首次在戰爭中,大量使用「自殺無人機」攻擊,成功奪取納卡地區,開創無人機的多元運用。
2022年2月俄烏戰爭,利用無人機結合GPS等科技技術,具備自主飛行能力,進行更多作戰任務,讓無人機的運用成為戰場顯學。無人機獵殺雙方裝甲車輛畫面在網路傳播,讓「戰車無用論」再度被廣泛討論。
美軍考量第一人稱視角(FPV)自殺無人機及可投擲小型炸彈的無人機,成了烏俄戰爭雙方普遍裝備,因此今年7月,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宣布,最中、小型無人機歸類為「消耗品」。而我國陸軍借鏡烏俄戰爭,認為投彈式、自殺式無人機都屬於一次性攻擊消耗品,考量實際需求,依運用方式與特性,將其轉列為「耗材」或「彈藥」。
▲漢光41號演習中,海軍陸戰隊官兵運用「微型無人機」,提升戰場覺知與透明度。(圖/軍聞社提供)
中科院專職研發軍用無人機
我國軍用無人機來源,分為軍用、軍用商規、對美採購!軍用無人機由中科院專責研發,包括大型無人機騰雲二型、中型無人機銳鳶二型與三型、小型無人機紅雀二型及三型。上述的無人機皆具備偵查能力,但研發十多年,仍無法搭載武器進行攻擊。在自殺型無人機方面,包括劍翔反輻射無人機,細分爲反輻射型、誘敵型、衛星定位攻擊型、目標影像攻擊型等型號。
2023年3月,中科院首度公開5款研發中的「軍用軍規」型無人機,其中包含規格與外型類似美國「彈簧刀300」的「巡飛彈一型」無人機。由於「巡飛彈」是中國軍事用語,不符合政府去中國化政策,因此2025年正式命為「勁蜂」攻擊型無人機。
勁蜂攻擊型無人機導控距離在10公里以上,滯空時間15分鐘以上,可酬載紅外線熱像儀(EO/IR)裝備,具備高爆彈頭,為單兵攜行使用的精準打擊武器,可用於攻擊高威脅與高價值的人與車等目標。目前海軍已經下單採購,中科院正進行相關最後測試驗證。
2024年,國防部以「獵鴞專案」向美方採購彈簧刀300、Altius 600M-V兩款攻擊無人機近千套,總金額52億7751萬,預計可獲得976套偵攻型無人機。台灣向美國軍購685架人員殺傷、291架反裝甲型攻擊型無人機,以強化摧毀共軍戰甲車輛之作戰效益。
首批Altius 600M-V無人機在8月4日交付國軍,根據去年國防部長顧立雄質詢時表示,台灣只買了291架Altius 600M-V無人機!但按照兵推、模式模擬結果,購買數量非常不足,至少需要再增購千架以上。因此日後在驗證防衛作戰需求,以及在立法院允許範圍內,國軍會再與美方洽談反裝甲型無人機增購事宜。
排除紅色供應鏈 民雄設無人機園區
中國無人機市場高速擴大成長,占民用市場70%,為防止紅色供應鏈侵入台灣,政府在嘉義民雄打造無人機園區。中科院預估,全球商用無人機市場將於2029年大幅成長至3,145億美元。
「民雄航太暨無人機產業園區」位於台一線,靠近嘉義表演藝術中心,佔地面積超過50公頃,土地分為東、西兩側。東側是「無人機研發驗證園區」,是中科院的民雄院區,第一期工程在2023年動工,開發逾5公頃,預計2026年3月啟用。
2023年經行政院通過68.59億元開發西側,將引進實驗量測設備、封閉式試飛廠,提供土地供無人機業者租用進駐,研發軍規商用無人機。目前正細部設計規畫,最快2026年上旬動工。
「民雄航太無人機產業園區」全案將於2028年陸續完工使用,目前已有72家民間廠商有意願進駐,預估未來若順利營運,可讓國內中小型攻擊無人機的自製率達100%,大型無人機達80%。
▲中科院「勁蜂一型無人機」。(圖/軍聞社提供)
500億採購軍用商規無人機
軍備局2026年、2027年計畫採購甲、乙、丙、丁、戊五型無人機,總數高達4萬8750架,總金額上看500億元。由於這5款無人機,尚未賦予名稱與用途,因此目前僅以甲乙丙丁戊代稱。國防部列出的需求規格如下:
- 甲式規格為多軸旋翼垂直起降,導控距離6公里以上、影像及傳輸距離6公里以上,可額外酬載2.5公斤以上重量,並滯空7分鐘,空載(含光學酬載)可飛行、滯空30分鐘以上。預計2026年採購7500架、2027年買2萬6500架。
- 乙式規格為多軸旋翼垂直起降,導控距離25公里以上、影像及數據傳輸25公里以上、包含光學酬載及10公斤額外酬滿載飛行及滯空時間60分鐘以上。預計2026年採購1100架、2027年3200架。
- 丙式規格為定翼型無人機,採彈射方式啟動,機體為組合式可拆解收納,導控距離90公里以上、影像及傳輸距離90公里以上,具盤旋功能,包含光學酬載及10公斤額外酬載滿載飛行及滯空時間2小時以上,且航程達180公里以上。預計2026年採購970架、2027年2980架。
- 丁式規格為定翼型無人機,採彈射方式啟動,機體為組合式可拆解收納,導控距離30公里以上,影像及傳輸距離30公里以上,具盤旋功能,包含光學酬載及2.5公斤額外酬載滿載飛行,滯空時間30分鐘以上,且航程達30公里以上。預計2026年買1350架、2027年買4450架。
- 戊式規格為垂直起降定翼型無人機,機體為組合式可拆解收納,起降期間可抗5級風以上,導控距離100公里以上、影像及數據傳輸距離100公里以上,具盤旋功能,滿載飛行及滯空時間達2.5小時以上,且飛行間平均時速大於80公里以上。預計2026年買350架、2027年350架。
儘管政府大買無人機、成立無人機國家隊,但根據審計部2025年7月發表的中央政府總預算審核報告指出,國軍無人機飛行操作手現有無人機教學量能不足,原預劃訓能僅佔實際需求約3成,迫使國軍不得不加開飛行班隊,以填補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