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法院宣布可保留Chrome瀏覽器,谷歌週二盤後股價飆升6.7%,創新高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美國反壟斷訴訟迎來重大裁決,聯邦地方法官梅塔(Amit Mehta)週二宣布,全球搜尋引擎巨擘--谷歌(美股代碼GOOG)可保留旗下Chrome瀏覽器,無須被迫剝離核心資產,但將被禁止簽訂獨家合約,且必須共享部分搜尋數據。這項結果立刻在市場掀起漣漪,谷歌母公司Alphabet盤後股價一度飆漲逾8%,最新報價為226.20美元創新高,大漲14.21美元或6.7%。蘋果公司(美股代碼AAPL)盤後翻揚急彈近3%,投資人情緒瞬間點燃。裁定指出,谷歌可繼續透過付費方式要求合作方預裝其產品,但不得再以獨家合約維繫市場地位。美國司法部(DOJ)最嚴厲的懲罰建議——強制谷歌剝離Chrome,最終遭法官駁回。梅塔直言,谷歌並未利用這些資產從事非法限制行為,因此強制剝離「超出合理範圍」。
美國司法部原先要求谷歌停止「強制聯合推廣」行為,尤其是透過與蘋果等企業簽署協議,確保Google搜尋引擎成為瀏覽器與智慧手機的預設選項。據悉,谷歌每年為此向蘋果支付數十億美元,這筆合作既是蘋果的重要收入來源,也是谷歌維繫龐大搜尋流量的關鍵。
這起案件可追溯至2020年,美國司法部指控谷歌透過高門檻與自我強化的壟斷循環,鞏固在通用搜尋市場的優勢。2024年8月,美國哥倫比亞特區地院已裁定谷歌違反《謝爾曼反托拉斯法》第2條,確認其在搜尋業務上具有非法壟斷地位。今年5月,雙方在補救聽證會上爭論處罰範圍,美方要求谷歌開放共享用戶點擊等數據。
谷歌表示,將對此次裁定提起上訴,藉此延後任何懲罰措施的落地。儘管如此,投資人普遍解讀此次裁決為「重大利多」,谷歌A股盤後更是一度飆漲逾8%,凸顯資本市場對該裁定的強烈正面回應。
市場人士表示,法院拒絕迫使谷歌出售Chrome,雖讓司法部的反壟斷戰役蒙受挫敗,但卻意外點燃科技股行情,也讓谷歌在壟斷爭議陰影下,短線迎來資本市場的猛烈喝采。
下載「財訊快報App」最即時最專業最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