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等關稅衝擊! 前7月稅收2.3兆元 全年總稅收恐出現短徵
財政部統計處今(12)日公布7月稅收實徵8,768億元,受所得稅結算申報延長,稅款集中在7月入帳影響,稅數比去年同期成長3.1倍。不過,7月證交稅收已連續第5個月雙位數負成長,對等關稅不確定性也讓投資、消費及民眾購屋意願轉趨保守,對照大項稅收實徵淨額與分配預算數存有一定差距,不排除全年稅收將出現短徵。
累計1-7月的稅收實徵淨額為2兆3,121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490億元,年減2.1%。實徵淨額占累計分配預算數93.8%,占今年預算數3.8兆元約6成。
統計指出,我國稅收在2020年因新冠疫情出現短徵222億元,2021年之後連續4年實徵淨額超出預算數,2021年超過4,327億元、2022年超過5,237億元、2023年超過3,860億元、2024年超過5,283億元,也就是若今年歲收短徵,將是時隔5年首度出現。
財政部統計處副處長劉訓蓉表示,累計1-7月實徵淨額與去年同期比,以證交稅減少352億元(減幅20.1%)、營所稅減少241億元(減幅3.6%)、貨物稅減少124億元(減幅12.8%)較多;不過,綜所稅增加314億元。
今年是否有短徵疑慮?劉訓蓉沒有正面回答,只表示,營所稅結算申報自繳增加是有助稅收,但近期投資、消費、購屋信心都轉趨保守,反映在房市相關稅目、證交稅表現已減少,加上因應對等關稅的營所稅等8項稅款分期繳納措施,今年整體稅收受到壓制,外在不確定性因素仍多;另外,也要觀察接下來9月營所稅暫繳情況。
受到經濟不確定性影響,稅收創新高的稅目已漸減少,7月創歷年單月新高稅目只有印花稅、總稅收。
7月同期新高稅目則有營所稅、綜所稅、遺產稅、營業稅、房屋稅、印花稅、娛樂稅,以及總稅收。
累計1-7月寫同期新高記錄的則有綜所稅、房屋稅、牌照稅、印花稅、娛樂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