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自然人憑證開戶重啟 16家銀行已恢復服務

卡優新聞網

更新於 10月08日20:21 • 發布於 10月08日20:21
各銀行恢復自然人憑證開戶,並強化身分驗證機制避免冒用(圖/台新銀行 提供)

多家銀行因自然人憑證遭詐團濫用,自今(2025)年6月起暫停開立數位帳戶,造成民眾使用不便。歷經3個月的調整與配套建置後,目前已有16家銀行恢復受理自然人憑證開戶,僅元大銀行預計10月中旬重新上線,屆時將全面回復正常服務。

為兼顧民眾便利與金融安全,銀行業依主管機關與銀行公會的規畫,導入多重身分驗證機制,避免帳號遭冒用開戶。各銀行普遍採用「他行存款帳戶驗證」方式,部分業者再加上「視訊驗證」或「電信號碼驗證」,藉由跨行與跨系統核對,確保申請人身分真實無誤。經強化流程後,自然人憑證開戶安全性已顯著提升,有助於減少警示帳戶上升的風險。

目前恢復服務的銀行包含臺灣銀行、土地銀行、合作金庫、第一銀行、華南銀行、彰化銀行、兆豐銀行臺灣企銀台北富邦聯邦銀行玉山銀行台新銀行、高雄銀行、京城銀行、華泰銀行與陽信銀行。

元大銀行則在完成系統升級後,於10月17日重新開放。新系統除整合原有驗證流程,另增設「證件防偽」、「活體辨識」與「人證比對」3項功能,透過科技手段強化身分辨識層級,確保開戶程序安全無虞。

金管會指出,今年上半年有詐騙集團假借代辦貸款、投資等名義,詐取民眾自然人憑證與密碼,再冒用資料大量開設數位帳戶,使受害者淪為人頭戶,導致金融機構的警示帳戶數,在今年第2季攀升至15萬3,744戶。為了免於「去風險化」式全面停用,主管機關6月中召集銀行公會研議後,要求業者3個月內完成防詐配套並恢復服務。

自然人憑證是國內數位身分的核心工具,累計發卡數已突破千萬張,幾乎每2人就持有1張。其功能涵蓋網路報稅、查詢勞健保資料、申請戶籍謄本、信用報告與線上繳費等多項民生服務。隨著各銀行陸續重啟自然人憑證開戶,金管會將繼續追蹤警示帳戶變化與驗證機制成效,確保便利與安全並行,讓民眾能安心使用數位金融服務。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他50歲勞保一次領爽花光「還能工作有後路」…被資遣才驚覺4大國家補助全沒了:代價遠超過想像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2

黃仁勳最強烈警告! 中國擁「2大優勢」AI競賽將擊敗美國

中廣新聞網
03

健保新制小資族恐首當其衝 拆單避稅行不通了

經濟日報
04

郭台銘媽媽初永真辭世享嵩壽100歲 當年標會10萬助兒成就鴻海帝國

鏡新聞
05

普發一萬來了!「1縣市」加碼抽獎 最高獨得百萬

EBC 東森新聞
06

利息+股利+租金等年收逾2萬都要繳!補充保費改革沒納資本利得? 衛福部這樣說

新頭殼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