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為什麼牠要這樣做?貓咪的這3種「迷惑行為」大公開!

火報

更新於 10月11日06:11 • 發布於 10月11日05:42

火報記者 張舜傑/報導

許多飼主在與貓咪相處時,常會被牠們的行為弄得一頭霧水──有時親暱撒嬌、下一秒又突然伸爪或轉身離開。這些看似矛盾的舉動,其實都藏著貓咪獨特的情緒訊號與生活習慣。

1. 一邊撒嬌一邊咬人
許多貓咪在被撫摸時會突然輕咬主人的手,讓人誤以為牠在「發脾氣」。其實這是貓咪在表達「刺激過度」或「情緒轉換」的反應。當撫摸時間過長或碰到牠不喜歡的部位(例如肚子、尾巴根部),牠可能感到不適,便以咬的方式示警。這類情況下,飼主應觀察貓咪的肢體語言,如尾巴快速擺動、耳朵往後壓,都是「該停手」的訊號。

如耳朵後貼、尾巴甩動或肌肉緊繃,都是「快要受夠了」的警訊。圖:istockphoto

2. 睡前突然狂奔亂跳
夜晚安靜下來時,貓咪卻像「開啟狂奔模式」般到處衝刺?這通常是因為牠們白天活動量不足,能量堆積到夜晚才釋放。貓咪天生屬於薄暮性動物(在清晨與黃昏最活躍),若白天睡太多、刺激不足,晚上自然會變得特別有活力。飼主可在晚餐後安排短暫的遊戲時間,讓貓咪追逐逗貓棒或進行狩獵遊戲,有助消耗體力、改善夜間暴衝。

3. 盯著空氣發呆
有時貓咪會突然望著空氣一動不動,讓人懷疑牠是不是「看到什麼」。其實多半只是聽覺或嗅覺捕捉到人類察覺不到的細微變化。貓咪的感官極為敏銳,牠們可能在聽牆裡的蟲鳴、聞到遠處的氣味,或單純進入「放空模式」。若行為持續時間不長,且沒有出現焦躁、瞳孔放大或低鳴聲等異常反應,一般不需擔心。

貓咪突然凝視空氣,通常是感官捕捉到人類察覺不到的聲音或氣味,也可能只是短暫放空。圖:istockphoto

理解貓咪,互動更順暢
貓咪的行為背後往往是情緒與本能的交織。當飼主能讀懂牠們的信號,就能避免誤會與衝突,建立更穩定的關係。下次貓咪做出讓你摸不著頭緒的舉動,不妨先觀察牠的身體語言與當下環境,也許那只是牠獨特的「表達方式」!

生活話題:普發現金懶人包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鳳凰將升級中颱 氣象署估10日發布海警

中央通訊社
02

今立冬出太陽!諺語「立冬暖冬天冷」 氣象署搬數據:只有1句可信

三立新聞網
03

鏡片這樣洗最安全 延長眼鏡壽命!眼鏡行老闆教「正確洗法」

TVBS
04

學生回憶沒了…曾是潮流地標!「小西門町」淪死城 滿街「出租空店」在地人曝原因

鏡週刊
05

鳳凰颱風恐「穿越台灣」!氣象署最快下週二發陸警 豪雨從北炸到南

三立新聞網
06

營養午餐出現「泡麵蒸蛋」學生傻眼 校方回應了:滿意度九成

三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