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許輝達H20晶片出口中國 川普AI政策引發跨黨派反彈
美國總統川普政府允許輝達(Nvidia)H20晶片出口中國的決定,引發國會跨黨派議員及前國安官員的強烈反彈,批評此舉恐損害美國在人工智慧(AI)領域的領導地位,並削弱現行的出口管制機制。
綜合外媒報導,28日一群前國安高層與科技政策專家致信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要求撤回這項決定。信中直言:「我們認為此舉是戰略性錯誤,將危及美國在AI領域的經濟與軍事優勢。」
原本川普政府在今年5月限制輝達向中國出口H20晶片,不過輝達本月稍早宣布,已獲得政府保證將重新取得出口許可。盧特尼克則稱,此舉是美中稀土談判的一部分,而中國僅獲得輝達「第四等級」的晶片。
然而,外界對此說法並不買單。信中指出,H20晶片仍具備高度效能,足以加速中國AI發展,且可能減少美國國內可用晶片數量。同時,該決策恐削弱出口管制的效力,助長中國政府向美方索求更多讓步。
國會民主黨重量級議員、眾議院對中共特別委員會首席議員克里希納穆提(Raja Krishnamoorthi)及外交委員會民主黨領袖米克斯(Gregory Meeks)也於週日聯合發表聲明,批評政府將出口管制當成「談判籌碼」。
兩人在信中表示:「此種作法恐破壞我國出口管制制度的可信度,模糊經濟與國安界線,釋放錯誤訊號,顯示關鍵安全機制可供協商。」
參議院民主黨也加入批評行列,簽署者包括參院少數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及參議員華納(Mark Warner)、瑞德(Jack Reed)、華倫(Elizabeth Warren)與庫恩斯(Chris Coons)。
他們認為,開放H20晶片出口與川普政府上週推出的「AI行動計畫」互相矛盾,該計畫原本目標為鞏固美國AI優勢。參議員們指出:「政府一方面鼓勵美企擴散開源AI模型,另一方面又容許中國獲取先進晶片來微調這些模型,並部署至全球雲端基礎設施,等同於拆除美中AI競賽的兩道防線。」
來自密西根州的共和黨眾議員穆倫納爾(John Moolenaar)亦發函表達憂慮,認為H20晶片將強化中國AI實力,呼籲商務部重新審視出口管制門檻。
除H20晶片爭議外,川普政府今年5月撤銷拜登時期實施的AI晶片擴散規則,但迄今尚未提出替代架構。該規則原對全球大部分國家設限,僅對少數盟國放寬出口。
數位眾議院共和黨議員,包括密蘇里州的艾佛德(Mark Alford),近期也致函川普政府,要求提供「穩定的出口框架」來填補政策空白。川普則於上週表示,撤銷該規則是其AI出口策略的一環,並批評拜登政府的出口限制過於極端。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