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預算爭議延燒地方,蔣萬安率9縣市提訴願:拒中央宰割
總預算爭議延燒至地方,行政院統刪地方政府一般性補助款25%,引來縣市反彈,台北市長蔣萬安今(4)日率9縣市首長、代表,聯合向行政院提起訴願。蔣萬安強調,此次立法院審查預算沒刪減地方補助款一毛錢,行政院卻選擇前所未有的作法,「傷害基礎民生、漠視地方自治、踐踏法律制度」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全台各縣市民眾會受到影響嗎?
蔣萬安受訪時強調,地方補助款的用途,大多為社福、教育等民生政策上,去年中央突然停辦「班班喝鮮奶」的政策已讓他無法理解,台北市克服各種困難、編列預算,讓每位孩子有鮮奶可以喝,結果現在中央又再苛刻地方的教育補助款,讓他大喊:我們無法接受!
他還說,行政院有大法官會議當護身符,總預算根本不受影響,地方政府什麼都沒有,行政院卻一口氣就要砍20多%的地方補助款,「我們拒絕這樣任中央宰割。」
藍營首長齊呼聲,盼中央苦民所苦
此次跟蔣萬安聯合向行政院提起訴願的縣市,還有彰化縣、雲林縣、南投縣、連江縣與台東縣……等9個縣市。彰化縣長王惠美指出,彰化縣被刪減了51.66億的地方補助款,對地方的民眾權益福祉影響甚鉅,也違背稍早三讀通過的「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
雲林縣長張麗善也強調,農業縣的資源、稅收均不足,施政上相當仰賴地方補助款的資源,現在被刪了,「請問大家,現在汛期到了,我們水溝到底該不該清呢?河川要不要疏濬呢?難道要親眼看著鄉親面臨淹水之苦嗎?」
南投縣長許淑華透露,3月31日,行政院才發函各地方政府稱「會如期撥補給地方政府的預算,」沒想到兩個月不到,5月16日就刪減地方政府約20%多的一般性補助款,希望行政院能苦民所苦,儘快將這筆經費撥補給地方政府照顧鄉親。
連江縣長王忠銘指出,今天走上訴願是「不得不」,強調自己也很不樂意走上這途,因為中央與地方本一體,地方嚴格遵守中央的法令,但當地方有困難的時候,中央也應該要給與幫助。總預算爭議演變至今,已經變成一種仇恨性、報復性的動作,「這不是一個好途徑,希望中央能聽到地方的聲音,好好思考這個問題。」
台中市今天也有派代表前來,但未一同提出訴願。出席的代表副市長鄭照新指出,俗話說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但現在中央政府卻把怨氣出在地方補助款上,「苦的是孩子、窮的是教育,這樣的優先順序,我們認為有很大的問題。」他也強調,用舉債的方式填補一般性補助款遭刪的空缺是「不可行的作法」,以台中市為例,雖貴為直轄市,但2025年財政仍短絀94億,根本沒有餘裕,中央把該給地方的補助款補足,才是正本清源之道。
政院強調統刪一般性補助款無違法
地方政府一般性補助款遭統刪25%,各縣市政府怨聲載道,但中央也有不得不的苦衷。行政院近來多次重申,由於立法院對於總預算刪減額達2076億元,其中中央政府的部分已經被大幅刪減1439億元,且內容很多都是針對特定項目巨幅刪減,部分機關甚至全數刪除,嚴重衝擊業務運作,已經沒有再刪減中央政府預算的空間,為避免對國防安全、外交及教育政策等再進一步造成嚴重影響,只能調減一般性補助款,達成立法院要求行政院自行調整刪減數的636億元額度。
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指出,地方政府的一般性補助款,是中央政府針對全國均衡發展,以及地方財政能力進行全盤考量後,「酌予補助」,因此刪減並無違法。
另外,李慧芝也說,新版「財劃法」為今年3月21日公布,並於3月23日生效,但今年中央及地方政府的預算均已完成編列與審議,實務上無法再依新版「財劃法」重新編列今年預算,「因此新版『財劃法』只對3月23日以後要編的明年度總預算發生效力。」
因此,新版「財劃法」明訂的「中央政府給與地方政府之一般性補助款項金額,不得少於修正施行前一年度預算編列數」的規定,也是編列明年度預算時才有適用的空間。
行政院長卓榮泰向地方喊話,立法院要求行政院自行調整刪除636億元,讓中央與地方政府施政皆陷入窒礙難行之中。取自臉書@卓榮泰
卓榮泰:鼓勵地方立委支持636億追加預算
同時,行政院長卓榮泰也向地方喊話,立法院要求行政院自行調整刪除636億元,讓中央與地方政府施政皆陷入窒礙難行之中,期待各地方政府能發揮影響力,鼓勵各地方立委支持行政院提出的636億追加預算,補足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國軍待遇調整等各項政策的經費缺口,「問題或許可以迎刃而解。」
總預算爭議進入Round 2,地方政府向行政院提起訴願,希望中央改弦易轍;行政院則向地方喊話,盼發揮影響力協助中央補足財政缺口;若朝野雙方仍談不攏,地方還有行政訴訟一途可走,中央目前則在聲請釋憲的過程中,兩條路均是顛簸的漫漫長路,衝擊的,將是每位在台灣生活的升斗小民。
延伸閱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