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心肌梗塞如何自救?破解4大謠言!心肌梗塞3招急救學起來

Hello醫師

更新於 01月24日07:10 • 發布於 01月27日01:00 • 文:于承宇|資料查核:黃斯煒 醫師

冬天寒流來襲,心肌梗塞案例隨之增加,網路充斥各種「心肌梗塞自救」資訊,但許多錯誤行為不僅無法救命,更可能延誤救援時機。《Hello醫師》為您破解心肌梗塞自救的4大謠言,同時教您正確急救的3種方法。

心肌梗塞自救謠言1:大力咳嗽

心肌梗塞自救謠言提及:「首先不要驚慌,要不停咳嗽,用力的咳,每次咳嗽前,都要先深深吸一大口氣。」

這種稱為「咳嗽心肺復甦術」(Cough CPR)的流言,不僅在國內傳播甚廣,在國外也曾經流行一時;理論上,大力咳嗽會讓胸部壓力上升,維持血液流動,因此,若是意識清楚,且反應正常的人,可能可藉由大力咳嗽,讓血液繼續流向大腦,延後意識喪失時間,或讓心律不整(Arrhythmia)有機會恢復。

不過,心肌梗塞和心律不整不同之處,在於心肌梗塞患者的心臟仍可正常跳動、泵血,所以大力咳嗽對於心肌梗塞患者來說,並無立即幫助;除非心肌梗塞症狀引發了心律不整或心臟驟停(Sudden cardiac arrest),大力咳嗽才可能派得上用場,但前提是患者還要保有意識,且能分辨自己有無心律不整的狀況,否則幫助不大。

因此,衛生福利部和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皆曾嚴正表示,民眾感覺心肌梗塞時,不應將「大力咳嗽」視為自救方式,反而延誤黃金搶救時間。

當患者發覺不適且失去意識前,正確做法仍應盡快撥打119或請求旁人協助。

心肌梗塞自救謠言2:拍打手肘內彎

此流言聲稱:「根據中醫理論,拍打手肘內彎處的心包經,可以疏通氣機,將堵住血管的斑塊打通,就能解除心肌梗塞的危機。」甚至還有不少影片示範該如何進行此自救法。

然而,據衛福部保健闢謠專區說明,不論中醫或西醫都不認同此法,臨床上也未有以此方式法救助心肌梗塞病患的案例。

心肌梗塞自救謠言3:領帶綑綁、缺血適應法

曾有媒體報導「萬一遇到身邊的人發生心肌梗塞,靠一條領帶、一隻襪子就可以搶救」,發佈後引起各方嘩然,連衛福部、中華民國心臟學會與台灣急診醫學會等政府與官方組織皆嚴正駁斥此論點,並強制要求發佈單位下架以免民眾誤信。

醫界表示,心臟病急症中最常見的心肌梗塞、主動脈剝離和肺栓塞,都無法靠謠傳的以「領帶捆綁」、「缺血適應法」打通阻塞之冠狀動脈和缺血的心肌,仍應緊急送醫急救為上上策!

心肌梗塞自救謠言4:舌下錠、阿斯匹靈可自救?

您可能耳聞,「心肌梗塞時若服用舌下錠(硝酸甘油)或阿斯匹靈(Aspirin)能夠緩解胸痛症狀」之謠言;然而,這些藥物不僅藥效不同,同時服用更具有風險。

舌下錠其實是硝酸甘油藥物,主要功能是讓血管擴張,阿斯匹靈則是抗血小板藥物,可阻止血小板聚合產生血塊。就心肌梗塞的病理而言,2種藥物的確都能緩解症狀;然而,在服用之前,必須先確認是心肌梗塞引起的不適感。

若患者血壓較低,一旦擅自服用舌下錠,可能會造成血壓過低而昏厥;誤把主動脈剝離(Aortic dissection)或其他出血症狀當作心肌梗塞的患者,服用阿斯匹靈則可能產生致命性的風險。

一般來說,使用舌下錠的患者常伴隨心絞痛症狀,醫師才會開立舌下錠,作為症狀發生時的緩解藥物。若您也懷疑自己有心血管疾病或相關風險,建議仍應先至醫院進行完整的心血管風險評估檢查。

心肌梗塞急救這3招才正確!

「知識就是力量」,養成關注心臟健康的習慣與知識,才能避免自己或親友發生心肌梗塞時措手不及或誤信迷思。

若懷疑自己或身邊親友有心肌梗塞發作的緊急狀況,或出現胸口感覺被壓迫、胸痛的疑似症狀,請立即暫停任何活動,並參照以下3種方式進行緊急施救:

  • 讓患者坐下或保持平躺,確認有無心跳與意識
  • 立刻撥打119或請旁人協助呼叫救護車
  • 患者失去意識時應緊急進行CPR或使用「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AED)急救。

由於心肌梗塞的成因為冠狀動脈堵塞,並不會因為在原地休息,或用上述3種自救法就能自行好轉,唯一方式就是立即送到醫院進行心導管手術,或搭配藥物治療;因此,把握救援黃金時間相當重要。

若身邊正好無人可協助或自身已發病,建議應立即以手機開放定位系統並撥打119求救,且盡快至明顯標的場所或人流較多之處等候救援。

---

(圖片授權:Shutterstock)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info@helloyishi.com.tw

蛇年迎春健康專區,農曆年假期健康不輕忽!🐍

🍀加入【Hello醫師】LINE好友 健康訊息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注意肝警訊

肝病是國人常見的「沉默殺手」,初期症狀如倦怠、食慾不振、眼黃膚黃易被忽視,卻可能默默進展為嚴重肝硬化或肝癌。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老翁成天妄想「媳婦偷我的錢」 結果竟是失智症併發精神行為症狀

台灣好新聞
02

越滑越笨!愛看「1種片」恐傷腦 醫:決策力、專注力都退化

三立新聞網
03

他做超慢跑竟椎間盤突出!醫示警:3種人別做超慢跑 恐害膝關節損傷

健康2.0
04

1天喝2杯珍奶!百公斤男得糖尿病 靠1招逆轉「不用再吃藥」

CTWANT
05

57歲沈玉琳驚傳「猛爆性肝炎」!上周錄影已爆瘦…急性肝衰竭怎發生?4症狀+2數據揪致病元兇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1

wk
右腳兩腳趾走路會麻痛,去部屏神經外科吳×勳看診!術前哄開刀,術後變失智嘲笑凶惡,命也被糟蹋掉了!自費上百萬開了五次刀,近二十次先進止痛手術,還裝了脊椎止滑夾及三根支架!術後腰背臀腿腳骨頭時刻都極度酸麻痛冰冷無力,超強止痛藥安眠藥吃到腎臟都壞了還是得繼續吞,身心被病痛折磨的不成人樣,就被醫丟了一句你多保重!一生勞碌,沒想到人生才六十就要跟妻女永別!過年過節妻小也只能在家守著,真心不想拖累她們但又捨不得,只怪我太容易相信人害了全家!
01月27日08:26

顯示全部

最新消息

化粧品 PIF 第二階段上路!7 月起嬰兒用牙膏選購資訊更透明、更有依據

潮健康

膠原蛋白怎麼選?營養師解析3大選購重點,補充蛋白質多一分安心

潮健康

週末補眠小心了!「睡這時數」死亡率飆3.5倍:易中風、糖尿病

三立新聞網

戶外活動突高燒紅疹注意! 當心恙蟲叮咬引發腦膜炎

健康醫療網

指甲有黑線恐是癌?專家解答:「1種情況」才要擔心

三立新聞網

不只是辛香料!醫揭「這1料理配角」是秘密武器 打開免疫代謝新戰場

三立新聞網

孩子,網路遊戲怎麼那麼吸引你? 從了解背後的原因與需求開始

信傳媒

安寧療護病人不吃不喝可以嗎?畢柳鶯:別再「以愛之名」提供食物

優活健康網

每週2次香菇=記憶保護傘?新加坡研究這樣說!

常春月刊

想在床上更持久?泌尿科醫激推「4大助攻食物」 雞蛋、堅果上榜

常春月刊

乾眼症愈來愈嚴重?醫點名「4大環境殺手」 冷氣、戶外全中招

常春月刊

天熱猛灌冰水恐更熱,還害代謝慢!中醫師激推「4大消暑食材」 便祕族別錯過

常春月刊

89歲嬤寫信給戰死戀人、向亡夫報告女兒結婚消息…「漂流郵局」專收地址不詳信件:像「打給天堂的電話」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不是過敏!他狂打噴嚏就醫竟是特殊「鼻炎」醫示警2類人要注意

三立新聞網

疼痛別亂吃止痛藥!這9種情況請立即就醫,醫提醒:找出病因比止痛更重要

常春月刊

補充肌酸有助免疫系統抗癌?專家教您怎麼吃

常春月刊

不只是小病!子宮肌瘤恐讓妳難懷孕

常春月刊

富貴包是什麼?會消失嗎?原因、症狀解說!

Hello醫師

面對校園權力不對等,怎麼知道自己被霸凌了?心理師這樣說

常春月刊

早餐怎麼吃才對? 營養師揭「三大重點」避開常見陷阱

CTWANT

43歲男以為消化不良 醫一查竟是「直腸癌第三期」!3大警訊曝光

三立新聞網

早餐吃三明治超NG?營養師點名「3常見組合」:吃錯餓更快

三立新聞網

減脂關鍵不只飲食!5種「燃脂效率最高」運動公開,冠軍讓你能躺著繼續瘦

姊妹淘

老翁成天妄想「媳婦偷我的錢」 結果竟是失智症併發精神行為症狀

台灣好新聞

好狀態不用靠紅豆水!營養師推薦「傳太醫」:代謝穩、氣色好、上班族都說讚

姊妹淘

08月02日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施予善意的機會

Heho健康

台大醫院減肥祕笈曝!8周甩5公斤!這顏色蔬果是燃脂幫手

健康2.0

咖啡渣丟垃圾桶?丟錯最高罰6000!直接當肥料恐把花種死

健康2.0

春季必看!專家揭5大「防曬養膚祕訣」 讓你美美出門快樂回家

健康2.0

連醫師都天天吃!這種豆營養完勝黃豆:降膽固醇、防腸癌、護心血管

健康2.0

放3周還活著!專家曝蛤蠣吐沙、蛤蠣保存最有效方法 加1物肉質更鮮美

健康2.0

他做超慢跑竟椎間盤突出!醫示警:3種人別做超慢跑 恐害膝關節損傷

健康2.0

台大營隊活動疑食物中毒18人就醫 衛生局:依法命業者暫停作業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國健署今天起擴大B、C肝篩檢對象 預估200萬人受惠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台大營隊傳食物中毒 18人就醫

中華日報

肯定防治 國際抗癌聯盟來台取經

中華日報

眼神洩健康警訊!醫示警4徵兆「大腦退化初期現象」

CTWANT

異常掉髮速就醫 延誤恐永久損傷

中華日報

少年清包皮反卡龜頭 腫痛3天才就醫

中華日報

微脈衝青光眼雷射 穩控眼壓

中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