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潮流時尚

心理學家教你如何成為「高情商」的人!10個鍛鍊情商的方法,人人都可以是高情商溝通大師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更新於 03月25日09:55 • 發布於 03月25日09:55 • Priscilla Lin, Safire R. Sostre(WH US)、Pauline Chen

COPYRIGHT: Getty Images

PHOTO CREDIT: Tim Robberts

人類在生活中的每一刻都會經歷各種情緒,每一種情緒通常持續幾分鐘到幾小時不等。生活有時像是情緒雲霄飛車,因此,學會準確判別、調節情緒,以及理解和回應周圍他人的情緒,對於建立和維護人際關係、保持平衡及達成目標是至關重要的,而上述這些能力也是情商(EI或EQ)的關鍵指標。

害怕被拒絕嗎?2025敏感人必看的5個「自愛」思考練習,讓你重新發現自己的閃光點

2025「自信」養成!專家教你養成7個自信的微習慣,不再過於討好而無效溝通

那麼,情商到底是什麼呢?耶魯大學的諮詢心理學家、大情緒智力技能小組的共同創始人David Caruso博士表示:「它涉及感知、連接、理解和管理情緒的能力。」包括展示自我意識和自我調節、表現同理心,以及培養能幫助人們應對不舒服或困難情境的社交技能。另一位臨床心理學家Stephanie Catella補充:「情商在衝突解決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除了能預防誤解和情感裂痕,還能促進更快的人際關係修復與妥協。」

雖然有些人天生更擅長辨識和理解自己的情緒,但這也是一項可習得的技能。耶魯大學情緒智力中心共同創始人、心理分析師Robin Stern博士表示:「情商可以在任何年齡段由任何人建立、提高,它是可以通過練習持續進步的。」

情商高的人往往具有同理心、韌性、自我意識和洞察力。他們會進行更多的親社會行為,擁有更好的決策能力,也較不容易產生憂鬱、焦慮和倦怠的症狀。Catella說:「情商不僅僅是為了你的親密關係,它也適用於所有的人際互動。」因此,如果你想建立更好的關係和更好的心態,提升情商將會有所幫助,Caruso補充。

接下來,心理學家將分享一些建議,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管理情緒,建立強大的社交技能,並最終成為一個更具情緒智慧的人。

提升情商的10種方法

1. 允許自己感受情緒

提升情商的第一步,就是讓自己接納情緒。Stern表示:「你可以從允許自己感受情緒開始,並採用『情緒無分好壞,差別只在處理情緒的方法有益與否』的心態。」當你有意識地與情緒共處,而不是壓抑或迴避它們時,你就能完全承認並體驗自己的感受。ˋ這有助於反思情緒的觸發因素,並更了解自己的內在情緒狀態。

Catella補充道:「大多數情緒持續時間約為7到15分鐘,但前提是我們不干擾它們,僅是觀察它們。」她建議每天花幾分鐘靜靜地與情緒共處,然後問自己:如果這個情緒能說話,它會告訴我什麼?

她還指出:「有時情緒給的資訊很有幫助,有時則不然。」接下來,你可以問自己:這個情緒傳遞的資訊是否會讓我的生活更滿意,還是會給我或我關心的人帶來更多傷害? 探索情緒的來源並知道如何最好地回應它們,是情商的重要組成部分。

2. 建立情緒詞彙

學會與情緒共處後,準確承認並辨識情緒就變得重要了。Stern表示:「關注身體線索並發展豐富的情緒詞彙,有助你為情緒命名。當你能準確地命名情緒,你就能更好地管理它。」

例如,有些人可能只會用「糟糕」、「不好」來描述自己的感受,但情商高的人能分辨自己是焦慮、沮喪、不安還是失望。你的詞彙越具體,就越能清楚了解自己的感受是什麼、因何而起,以及如何回應。

Stern指出:「每種情緒背後都有一個心理主題,可能需要不同的調節策略。你越能準確辨識自己的情緒,就越能直接、有針對性地應對。」

此外,拓展對不同情緒的理解,能幫助你更好地表達感受並培養對他人的同理心,這兩者都是維持高品質社交關係的關鍵。Stern說:「你對自己情緒了解越多,你的關係就越健康,要設置邊界和在不合適的情況下抽身也就越容易。」

3.習慣與他人談論自己的情緒

一開始可能會有點尷尬,但在命名情緒之後,下一步就是習慣與他人討論情緒。將感受付諸言語有助你處理情緒、減輕壓力並更好地理解自己。Catella說:「有時我們能感覺到某人有異樣,但對方並未直接表達。然而,當你真正具備情商時,你便不會隱瞞對自己重要的事情。」

向摯愛敞開心扉還能為建立更深層次的關係奠定基礎,並鼓勵他人也誠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Stern建議:「不需要把早餐的聊天變成心理諮商,但可以通過行為告訴身邊的人,談論情緒是可以被接受的。」

4.學會區分情緒與心情

Caruso表示:「區分情緒與心情是很重要的。」你可以透過反思並問自己以下問題來實現這一點:我是否可能反應過度或過於冷淡?我對這個情境的感受是否因為我正處於某種特定心情?例如,早上通勤時有人推擠你上火車,你當下可能會感到不滿,但這種情緒會隨時間逐漸消散。然而,如果當天早上是陰雨綿綿的天氣,即使沒有什麼特別負面的事情發生,你也可能整天都感到鬱悶。本質上,情緒通常是由特定事件引發的短暫反應,而心情則可能持續較長時間,且不一定有明確原因。辨識兩者有助你找出感受的來源,並適當地回應可能出現的情境或挑戰。

5.學會管理情緒

有些人可能會迴避某些情緒,因為它們令人感到不適、壓力大,甚至威脅性太強。「這是一種自然的人類反應,」Catella說。但她補充:「如果你無法面對經歷不適的感受,就無法真正掌握情商技能。」如果你難以管理某些情緒,可以嘗試放慢節奏,關注與情緒相關的身體感受或可能加劇情緒的感覺,辨識你的情緒觸發點。

你也可以試試重新評估法,這是一種情緒調節策略,通過改變或重新解釋你對特定情境的看法,以改變它對你的影響。當你為情緒命名、找到觸發點並重新評估令人困擾的經歷後,可以進一步探索為什麼這些情緒會帶來如此大的影響。Caruso表示:「當我們說情緒是數據時,情緒調節並不代表要壓抑情緒或抑制表達。」學習如何管理情緒需要一些時間,但只要持續練習,你就能減輕情緒的強度並控制自己的狀態。Catella補充:「你可以從較中性甚至適度不愉快的情緒開始,逐步處理更困難的情緒。」

6.尋求誠實且建設性的回饋

獲得關於自己的情緒和行為的清晰見解,對於提升自我意識和理解情緒至關重要。然而,Caruso提醒:「你需要慎重選擇向誰尋求回饋。」可以考慮向值得信任的朋友、家人、同事或導師尋求意見,讓他們就你如何管理和表達情緒、處理日常情境及與他人互動給出誠實且具建設性的建議。值得注意的是,Caruso指出:「你對自己情商的評估越高,越不容易主動尋求回饋或發展技能,也越可能質疑這些技能的重要性。」因此,即使你對自己的情商充滿信心,也應嘗試以成長心態看待他人的回饋,並承認這是個改進的機會。收到回饋後,花些時間反思、考慮其準確性和可能的影響,並制定具體可行的目標,然後問問自己:哪些方面是我可以改進的?我如何更有效地傳達同理心和解決衝突?我應如何以不同的方式接近某些人或情境? 最後,Caruso表示:「你能夠將回饋融入自我認知的程度越高,成效就會越好。」

7. 學習堅定地表達自己

有些人已經相當了解自己的情緒,但他們卻難以確定何時及如何表達情緒。如果這是你的情況,可以考慮學習如何更自信地表達你的想法和感受。Catella說:「當我們有未被滿足的需求需要在關係中得到解決時,情商對我們非常有幫助。」她接著說:「有些人對自信表達有一些誤解,認為它是粗魯、直率甚至是攻擊性的,事實恰恰相反,自信表達是指我們清楚、直接地表達情感、訴求,但我們以一種溫暖並尊重對方的方式來進行。」

Catella建議在每天結束時,花些時間反思自己在哪些時刻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想法,然後從小事做起。例如,對你來說,是和伴侶談論你的性慾望比較容易,還是告訴餐廳服務生你收到錯誤的餐點更容易?她補充:「你可以列出一個練習清單,把最容易和最難的情境列出來,再把中間的情況填進去。從這裡開始,你只需要非常逐步、耐心地向上提升自己即可。」

8. 練習「反思性聆聽」

反思性聆聽是一項重要的溝通技巧,也是積極聆聽的一種形式,能顯著提升情商。Catella說:「你可以放慢對話節奏,並與對方確認,確保你理解他們所說的話。」反思性聆聽需要專注聆聽對方,避免打斷,並用自己的話重述對方所說來展示理解,同時辨識與表達你所感受到的情緒。

反思性聆聽能讓你深入理解周圍人的觀點和情感,還能建立信任,進而促進更強的社交聯繫。Catella說:「當你確保對方有感覺自己被真正理解,這時提出和對方不同的觀點或表達未被滿足的需求,會變得容易許多。」換句話說,「當人們感覺自己被聽見時,他們也會更容易去聆聽對方。」

9. 表達同理心

與反思性聆聽類似,你可以通過專注聆聽對方所說(無論是口語還是非語言的),確認他們的情感經歷,並提供支持來展示同理心。Catella說:「我們經常對某人產生同理心,但我認為很多人的成長空間在於花時間和脆弱感去表達這份同理心。」她接著說,「所以要努力讓對方知道『我站在你這邊』或『我有看到你的痛苦』。」為了培養同理心,可以考慮閱讀虛構故事和自傳,透過學習新技能或愛好走出舒適區。

10. 練習正念

另一個很好的方法來培養同理心(和情商)是練習正念,你可以找一個安靜的地方,舒適地坐下,閉上眼睛,進行呼吸練習,並反思你所感激的事物。「這樣做能讓你靜下來,讓外界噪音平息,從而有足夠精力來關注自己內心的感受。」Stern繼續說,「正念可以幫助你識別當下的感受,並以非評判的方式找尋這些感受的出處。」

最後,當談到建立和強化你的情商時,Caruso說:「重點在你願意付出多少努力,以及你是否真心想要做到。」雖然這套技能不是解決所有生活問題的靈丹妙藥,但Stern說:「它無疑是一個很好的起點。」

認識專家:David Caruso博士,耶魯大學顧問心理學家,也是情感智力小組共同創辦人。Stephanie Catella心理學博士,臨床心理學家,也是《情緒智力技能工作簿》共同作者。Robin Stern博士,精神分析師,作家,耶魯情感智力中心共同創辦人及高級顧問。

Women's Health美力圈SAY

⚡️時髦女子必知!美力大小事一次看

立即加入好友

【延伸閱讀】

*本文由 Women'sHealth Taiwan 報導,未經授權同意不得轉載*

加入Women's Health Taiwan美力圈 Line@官方好友,定期給你時髦女子必知道的運動飲食、美妝生活大小事!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潮流時尚相關文章

01

韓國最強『不老女神』62歲被誤認32歲!凍齡神顏網讚:比女兒還漂亮!

Styletc
02

「千萬別完全相信一幅畫」:你看到了畫中的一根菸斗,但畫家卻說那不是菸斗?

三采文化
03

兄弟姐妹必看!贍養父母「4大原則」先說清楚:不怕傷感情,只怕日後爭更兇

姊妹淘
04

結婚的意義是什麼?或許這4件事才是最貼近的答案

姊妹淘
05

臉色總是蠟黃、鬆弛?你可能是「糖化」了!日常中的5個抗糖化技巧,找回肌膚亮白緊緻感

Styletc
06

別再抱怨了!這4種討人厭同事 其實是讓妳進步的隱形推手

享民頭條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