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智伃一口乾KO陳聖文!他曝藍綠青年2現象
[NOWnews今日新聞] 重啟核三公投將在本週六823登場,民進黨台北市黨部前副執行長陳聖文昨(20)日特別送「核廢水」到藍營,國民黨發言人楊智伃收下水,並直接在鏡頭前大口狂飲下肚,讓陳聖文傻眼迅速離場。對此,粉專「逆風的烏鴉」觀察發現,藍綠的青年軍似乎變了,同時也分析2大現象所造成的「雙篩選」結果。
臉書粉專「逆風的烏鴉」表示,最近輿論討論的一個有趣話題是,國民黨的年輕人表現似乎和以前不一樣了,從大罷免的幾個廣告,到昨天楊智伃對陣陳聖文的輾壓。傳統上,一般都認為民進黨青年的戰力是比較強的,但現在卻發生了翻轉,對這種現象,大家最想問的問題,大概是「國民黨發生了甚麼事」,或「民進黨發生了什麼事」?
「就我自己的觀察,我認為這和民進黨的9年執政,以及國民黨的失去政權有密切的關係。」逆風的烏鴉指出,首先說,他認為在認同藍綠的年輕人族群裡,認同民進黨的素質是不會輸給認同藍營,甚至以前可能素質是比較高的。但之所以說這和執政與否有關,可以看看國民黨,2014年到2016年,國民黨輸掉了地方執政,也輸掉了中央執政,這也就意味,國民黨能夠分配的資源,大量的減少。這種現象的另一個結果,是許多原本佔據位子老一輩政治人物,被迫得退出政治舞台。
逆風的烏鴉分析,這2種現象造成的結果,一是許多「看不到未來」或者「從認同藍轉為認同綠」的黨內年輕人,轉投綠營或其他「覺醒力量」;二是剩下來的年輕人,有了更多提早上陣成為一軍或者被重用的機會。基本上,國民黨近幾任主席除了吳敦義,對於重用年輕人這塊都是很重視的。
逆風的烏鴉續指,於是,這造成了「雙篩選」的效果,第一個篩選是一些理念不堅定的騎牆派,可能在這時期就離開了;第二個篩選效果是,因為必須提早上陣,所以能力優劣比較也會很快浮出檯面。於是,留下來的這批人,無論能力本來就不錯或者尚可,經過幾年的淬鍊,大致都可以有不錯的表現。
「而反面教材就是民進黨。」逆風的烏鴉感嘆,民進黨的執政,雖然資源變多了,但也因為如此,積累了大量操守、能力可能都有問題的騎牆派。最致命的是,2014年前後的公民運動,有大批來自街頭的覺醒青年加入民進黨,這些人當時是政壇新貴,但實際上,它們能夠通過政治考驗的不多。
逆風的烏鴉直言,於是民進黨的青年,形成了覺醒派、騎牆派和原本的助理世代三者競逐的局面。再加上長期的執政,造成兩個惡果,一是老人不退,即使退了,也是找自己人接班;第二是執政必須辯護,因此年輕人只能洗地護航。當洗地護航能力和血統成為篩選指標後,這樣的篩選,也就失去了篩選效果,甚至是「反篩選」。
逆風的烏鴉說明,如果用賴清德「打掉雜質」的話講,國民黨失去政權,反而讓它們在新生代的人才甄補上有了「打掉雜質」的機會;至於民進黨,長期執政,反而讓他們在年輕人的篩選上變成了「留下雜質」。於是,儘管國民黨在青年族群的認同上未必是超過的民進黨的,但在表現上,就顯得戰力比較強了。
資料來源:臉書粉專《逆風烏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