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高院撤銷柯文哲二度交保 民眾黨再轟高院:遇到柯案司法就會轉彎?

台灣好新聞

發布於 21小時前 •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圖/資料照片,圖源:台灣民眾黨提供)

台灣民眾黨創黨暨前黨主席、前台北市長柯文哲因陷京華城都更容積率案圖利疑雲、涉2024總統大選期間政治獻金作假帳與申報不實,在台北看守所被羈押1年後,台北地方法院5日裁定柯文哲可以新台幣7千萬元二度交保,但須限制出境、出海8月,須配戴電子腳鐐監控。經柯文哲之妻陳珮琪8日帶著籌措到的保金辦理各類手續後,柯文哲於當日下午獲釋。不過經台北地檢署提出抗告後,台灣高等法院今(12)日作出撤銷柯文哲交保的裁定,並發回北院更裁。民眾黨發出聲明,砲轟高院嚴重侵害人權,亦違反羈押最後手段性之要求。今(12)日晚間民眾黨在其Facebook上再度對此事發文,再批判高院「遇到柯文哲案,司法就會轉彎?」

以下為民眾黨在其Facebook上發布的全文:

遇到柯文哲案,司法就會轉彎?高等法院撤銷柯文哲交保3個小時前,裁定民進黨議員陳怡君貪污案,明確強調必須有「勾串證言之具體事實」,才符合法定羈押原因。然而碰到柯文哲案卻出現巨大落差,空泛地以「無法排除湮滅證據或勾串共犯、證人之虞」為由,撤銷柯文哲交保裁定。

台灣民眾黨呼籲,地方法院合議庭法官,應該本於獨立審判精神,捍衛法律專業與公平法院之價值,明確釐清交保所定條件內容範圍,並依高院發回意旨補強說明並無羈押柯文哲主席之必要,以維護基本人權。

(圖/翻攝自台灣民眾黨Facebook)

從去年9月開始,黨檢媒一體對柯文哲前主席展開司法追殺與人格毀滅,社會一度被惡意風向帶得人心浮動。然而,隨著近期法庭公開審理,超過十位公務員出庭作證,紛紛表示柯文哲並未對京華城案下過任何指導棋,而且審議過程完全合法合規;同時,多名證人公開揭露檢察官筆錄與事實不符,讓越來越多民眾看清楚真相。

(圖/翻攝自台灣民眾黨Facebook)

今天台灣民意基金會公布的最新民調,更清楚顯示民意翻轉:

柯文哲表示:「這案子紛紛擾擾一年多,檢方沒查到什麼證據,根本就是冤獄。」您同不同意他的看法?

41.6%的民眾認為這是冤獄,不同意者僅38.2%。

對北檢偵辦柯文哲案的整體表現,您滿不滿意?

高達 54.0%的民眾不滿意,僅26.8%表示滿意。

國人對北檢辦案態度的變化(1月vs. 9月):

滿意度從40.5%腰斬到26.8%;不滿意度則從36.1%暴增到54.0%。

這一連串數據,已經清楚說明:民意翻轉,社會多數看穿了真相。

(圖/翻攝自台灣民眾黨Facebook)

柯文哲被關押1年,第3大黨的領袖況且遭到如此的人權侵害,明天換作一般平民百姓遇到司法調查,還能期待獲得真正公平的保障嗎?

超過半數民眾對北檢辦案表現「不滿意」,等同直接向司法投下「不信任票」。短短幾個月,滿意與不滿意的數據完全逆轉,這代表人民已不再被惡意風向操弄,而是透過審理逐步看見真相、聽見事實。

今天,侵害司法正義的屠刀,仍握在賴清德總統的手上。請真正落實「行政干預司法的時代已經過去」,不要再踐踏台灣民主的根基。台灣的司法已經很脆弱,唯有在不受政治力量干擾的情況下,才能重拾人民的信任。

更多新聞推薦

高院撤銷柯文哲二度交保 民眾黨再轟高院:遇到柯案司法就會轉彎?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內相關文章

01

清潔員撿「32元舊電鍋」送拾荒嬤遭訴 法務部啟動小額貪污修法

鏡新聞
02

獨家畫面/千萬沉箱隨船沉海 宜蘭大溪漁港工程浮台船事故畫面曝

鏡新聞
03

成吉思汗健身房「會員突倒地」!搶救3天家人忍痛拔管

EBC 東森新聞
04

收賄放行旅客走公務門走私加熱菸 桃機航警被收押免職

自由電子報
05

陳佩琪爆柯文哲「獄中屁股感染」她幫包藥 悲曝:思緒遲緩、下肢無力

鏡週刊
06

卓榮泰:公式錯誤立院自行解決 政院全盤檢討財劃法

中央通訊社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