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完封 學者:綠未崩盤但有危機
針對大罷免投票結果,學者丁仁方今天(24日)受訪表示,「完封」不應現在就被解讀是賴政府已經「崩盤」,因為其支持度仍應有3成,可是這種支持度對明年的選舉而言仍是個不小的危機;學者丁樹範則認為,「抗中保台」之類的訴求應淡化,非核家園的主張或許也可適度做些調整。
立委與新竹市長的大罷免投票結果是32比0,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丁仁方表示,7月26日那場有7位立委的同意票跨越門檻,這表示綠營的動員狀態不錯,另有7位立委的不同意票高於去年的當選票數,這來自於藍營與白營的合作效應;而罷免案在綠營動員狀態不錯情況下仍未通過,8月23日便不再積極動員。
丁仁方分析,雖然罷團接連兩次挫敗,但目前最多只能先視為「動員」問題,不應進一步就此認為賴總統已經「崩盤」,因為3成多的基本支持度看來仍然未變。
賴總統23日晚間召開記者會表示政府會持續推動能源轉型,執政團隊同時將做出4項調整以回應人民期待。賴總統的談話引起不同評論,丁仁方則解讀這是一個「罪己詔」,但他認為賴總統的危機仍未因此化解,尤其是3成多的支持度,不足以因應2026年縣市長選舉的挑戰,丁仁方說:『(原音)昨天那個說法就比較像是個「罪己詔」,他第一次(726)沒辦法講,因為他要繼續,第二次(823)就得講了,我覺得基本上還不夠解決現在民進黨的危機,包含對民進黨、對賴清德總統都是很大的危機。』
丁仁方研判「賴卓」體制必須維持的原因與2028年總統選舉有關,因為以他對賴總統的了解,可被委以重任的其實還有總統府祕書長潘孟安、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但這兩人不能現在就用上。
除政黨與選舉角度,「反共」、「抗中」這個大罷免的主要訴求,是否也將隨著罷免方「被完封」而不再成為政策「主旋律」?政治大學名譽教授丁樹範受訪表示,從政大選研中心做的民調來看,台灣人的自我認同並未改變,「大家不喜歡被統一仍是事實」,只是賴政府可以不需那麼強調「抗中保台」,丁樹範說:『(原音)抗中保台其實基本上可以把它某種程度淡化一些,可是基本方向,我覺得就是還是不想跟大陸和平統一,可能就是說對於賴政府在訴求上,可能某種程度需要淡化這種比較屬於激進的抗中保台。』
至於核能發電議題,在投票前常會看到媒體報導美國政府對此議題的一些看法。丁樹範從近期太陽能板的問題以及「碳稅」的角度切入,認為賴政府可以考慮淡化非核家園的主張,就如同賴總統宣示在3大原則下,政府不排除先進核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