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崩盤】費半閃崩6%、Nvidia蒸發500億美元,殺盤仍持續!
(圖片授權自shutterstock)
美中貿易衝突升級,在稀土管制與100%關稅雙重打擊下,市場最直接的反應來自科技股的全面重挫。2025年10月10日,美股三大指數大跌,那斯達克重挫3.6%、費城半導體指數暴跌6.3%,成為自2025年4月以來最慘烈的一天。這不僅反映出市場對供應鏈中斷的焦慮,也暴露出半導體與大型科技公司在中美對峙中的高度曝險
接下來將拆解這一波重挫的核心結構,分析受創最深的科技權值股,以及潛在的反彈或轉折關鍵
Nvidia、台積電、AMD:高階製程鏈首當其衝
以Nvidia為首的高階AI晶片廠,無疑是這波稀土與出口限制的直接受害者。Nvidia雖不直接用到稀土,但其下游設備製造(如EUV設備中的永磁體與光學元件)、封裝與冷卻零組件卻多依賴中國稀土來源
Nvidia(NVDA):近半年漲幅已超過50%,估值高檔,本波跌幅近5%,主要反映資金獲利了結與地緣風險共振
AMD(AMD):同樣為高階伺服器晶片供應商,受影響程度略低,但與中國OEM代工深度捆綁,股價下行壓力未解
台積電ADR(TSM):10月10日下跌6.4%,為本波外資主要賣壓來源之一。市場擔心其美國廠建廠進度恐受稀土供應延宕拖累,並且若美中持續對抗,未來赴美設廠的成本與不確定性將進一步墊高
高通、中概股成另類地雷
除了晶片鏈的硬衝擊,另一個被市場忽略的焦點是「中概股」與與中國高度連結的科技供應商:
高通(QCOM):遭中國官方反壟斷調查,原因是未申報收購以色列Autotalks案,被認定有壟斷嫌疑,本案被視為中國對川普新政的反制手段之一
中國概念股: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等跌幅皆超過5%,主因市場認為若APEC前無法解套,這些公司面臨出口、融資與美國監管三重壓力
費半全面走弱,誰撐得住?
費城半導體指數大跌6.3%,除了反映市場風險意識升高,也突顯出投資人對供應鏈安全的重估。但仍有部分具防禦特性的企業表現相對抗跌:
Broadcom:營運重心位於北美與墨西哥,長期承接企業IT與通訊系統案,具區域避險優勢
Marvell:雲端與資料中心需求穩定,但高階封裝仍有潛在風險,預期震盪仍存
投資人行為與資金動態:恐慌中待止穩訊號
這一波科技股重挫雖然反映部分基本面風險,但整體而言,仍是受到政策衝擊與市場情緒牽引,具高度非理性賣壓色彩。投資人可觀察以下幾個止穩訊號,以判斷市場是否可能短線築底:
VIX恐慌指數是否回落至20以下
VIX(波動率指數)被視為市場恐慌溫度計,突破25通常代表避險情緒急升。若未來幾日能快速回落至20以下,代表情緒逐步平復、拋售壓力減輕,市場可能出現反彈契機台積電ADR是否止穩在280美元之上
作為半導體龍頭與全球科技產業鏈核心指標,台積電的股價具有極高參考性。280美元為近期多次防守的技術支撐位,一旦守穩,將有助恢復對台股與費半整體信心大型機構是否減緩科技股拋售動作
觀察資金流向與法人持倉變化,例如ETF(如QQQ、SMH)資金是否轉為流入,或美銀、摩根大通等大型機構釋出轉趨中性的評論,皆可能是市場開始修正過度悲觀預期的跡象APEC前是否釋出中美高層溝通訊號
政治風險仍是主因之一。若雙方透過外交或財經官員展開熱線對話,或美國釋出「技術性談判空間」等軟性訊息,都將有助扭轉市場悲觀氣氛。反之,若雙方持續互嗆,則情緒修復時間將被延後
科技股不再是鐵板一塊,選股與配置更關鍵
這一波科技股大跌,是地緣政治風險全面壓頂的警訊。未來投資人需特別注意:
公司是否有中國供應鏈依賴風險?
是否能掌控稀土、設備與關鍵零件的多元來源?
是否具備中長期定價能力與毛利承壓彈性?
資金不會離開科技股,但會轉向具備「地緣抗風險能力」的企業,這將是新一輪選股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