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雁名2歲兒遺傳表演天賦!小小暖男摸頭安慰落淚爸爸
張雁名的兩歲兒子「地瓜球」,不僅遺傳了他的表演天賦,更擁有細膩、貼心的性格特質,張雁名分享,他曾經歷工作低潮期,在家中情緒低落哭泣時,當時只有六七個月大的兒子,竟然伸手摸他的頭並給他一個擁抱,讓張雁名相當感動難忘。張雁名也從日常的換尿布到週末獨自帶娃,深刻體會到育兒的辛勞與喜悅,同時也將自己父親教導的善良與責任感傳承給下一代,努力在演藝事業與家庭生活中取得平衡。
地瓜球展現出超齡的音樂感,會跟著節奏打拍子、律動,甚至抱吉他表演,最後還不忘擺出帥氣的ending pose。張雁名表示,兒子雖然比較慢熟,但在表演方面確實遺傳了他的天分,同時也是一個內心細膩、貼心又有些害羞的小男生。
地瓜球的貼心特質在很小的時候就已展現,張雁名分享,他曾經歷工作低潮期,在家中情緒低落哭泣時,當時只有六七個月大的兒子看著他,聽他訴說心情不好,竟然伸手摸摸他的頭並給他一個擁抱,這個溫暖的舉動讓張雁名非常感動,意識到兒子能夠理解並回應他的情緒。另一次,當他因拍戲而臉上帶著血的特效妝與兒子視訊時,地瓜球立刻關心地說「爸爸痛痛」,讓他迫不及待想完成工作回家陪伴孩子。
由於太太上班的關係,張雁名每個週末都需要獨自照顧兒子,從換尿布到穿襪穿鞋等基本育兒工作都難不倒他。他笑言,這過程中磨練了自己的耐心與脾氣,特別是有一次兒子拉肚子,一天內需要洗屁股十多次,加上前一天拍戲疲憊,讓他深刻體會到「媽媽在家帶小朋友一整天,其實沒有比爸爸在外上班來得輕鬆」。
張雁名與地瓜球的互動充滿歡樂,從搔癢遊戲到軟墊大戰,父子間的嬉戲笑聲感染了採訪現場。張雁名回憶第一次看到兒子笑的時候,感動得想哭,那是他們之間第一次真正的互動。即使到現在,每當帶兒子認識新事物,看到他開心的笑容,仍會感到無比感動。
作為父親,張雁名希望能成為兒子的朋友和學長,帶他感受世界,在情緒不佳時陪伴他。他將自己父親的教育理念傳承下去,強調「不管在行業中多有成就,一定要當一個心地善良的人」,希望地瓜球長大後也能成為一個有愛且善良的人。同時,他從父親身上學到對家庭的責任感,認為「整個家是男人要一肩扛起的」。
張雁名也分享過去曾需要演出未婚爸爸看到嬰兒的感動時,完全演不出來,但現在成為人夫人父之後,詮釋類似角色都能自然流露真情實感,他也很珍視別人說他「有爸爸的感覺」,認為這代表他能給予他人「沉穩安定的力量」。
隨著演藝生涯發展,張雁名不再只被定型為「富二代」角色,而是挑戰各種複雜演出,如雙重人格、有自殘傾向的精神科醫師、黑幫老大等,展現演技實力,他的觀眾群也從年輕女性擴展到各年齡層,包括媽媽、阿姨甚至奶奶。
展望未來,張雁名希望能主持外景節目,也期待迎來二寶。他感謝地瓜球選擇誕生在他們家,因為這個天使寶寶不但出月子中心就能睡過夜,不挑食也沒脾氣,還很懂得分享與療癒人心。最後,他分享了一個溫馨小故事:有一次在商場,地瓜球指著布萊德·彼特的海報說「爸爸」,讓他既尷尬又開心,認為這是最好的父親節禮物。
立即加入《TVBS娛樂頭條》LINE官方帳號,給你滿出來的八卦和娛樂大小事!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