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林保署921就發警戒、傳簡訊!溢流當天發7次通報給花縣府 完整時間軸曝

三立新聞網

更新於 10小時前 • 發布於 10小時前

社會中心/林奇樺報導

花蓮縣馬太鞍溪因豪雨形成堰塞湖,23日發生溢流,導致光復鄉多處受災。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表示,天災帶來無可挽回的傷痛,期盼家園能早日復原。針對傅崐萁質疑中央為何不爆破,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也貼出了影片說明,此外也貼出了時間軸,指出從9月21日開始就已經開始發布細胞廣發簡訊,隔日發布紅色警戒,而在溢流當日更發布7次紅色警戒通報,在溢流之後,也繼續發送簡訊提醒民眾。值得注意的是,中央災害應變中心9月21日已經成立了,但當時徐榛蔚不在台灣,她是22日才回到台灣。

花蓮縣馬太鞍溪因豪雨形成堰塞湖,23日發生溢流,導致光復鄉多處受災。事實上,中央災害應變中心21日就已成立,但當時徐榛蔚不在台灣,她是22日才回到台灣。(圖/翻攝自徐榛蔚臉書)

最新監測數據

林保署指出,24 日上午以無人機空勘觀測,溢流口已下切 80 公尺,目前蓄水面積約 50 公頃,蓄水量仍有 2,300 萬噸。原本堰塞湖可容納 9,100 萬噸水量,估計 23 日下午已有 6,800 萬噸水流出。

專家比喻,堰塞湖就像由土砂堆積而成的「臉盆」,當水滿後開始向外溢流,水流同時帶走壩體邊緣的土砂,導致破口擴大並逐漸下切沖刷。

潰壩風險與四大情境

造成堰塞湖的堆積土方多達 2 億立方公尺,形成長達 2,300 公尺的壩體。根據穩定度計算,在水滿前暫無立即潰壩風險,但一旦溢流,壩體仍可能因水流沖刷加速破壞。
林保署研擬四大潰壩風險情境:

-自然溢流

-颱風或大豪雨導致溢流

-規模五弱以上地震

-管湧

針對上述情境,已建立相應的警戒與疏散撤離機制,並透過水位監測與即時影像持續掌握湖水變化。

為何無法以工程方式處理?

林保署說明,堰塞湖位於偏遠深谷,無道路可通,連人員步行路徑都不存在,工程重機具無法運送入內。現場工作人員需仰賴直升機空運才能抵達壩體,安裝水位監測儀器。
由於壩體邊坡持續有土石崩落,停留時間過長即有危險,更難在地震或豪雨中施工。專家推估,即使沒有颱風豪雨,以日常降雨量計算,堰塞湖也會在 10 月初自然溢流,因此短短兩個月期間以工程手段改變湖體「不可行」。因而改以 下游疏濬、堤岸缺口補強、橋墩加固 等方式減輕衝擊。

完整應變時程

林保署與農業部自 7 月起展開監測、會議與防災機制,時間軸如下:

7/26 花蓮分署成立堰塞湖應變小組,並進行航遙測 17 次,完成影像解算與立體建模。

7/26–8/3 完成量體分析、災害風險評估及預警機制。

8/1 召開專家會議,研商應變重點。

8/6 分署邀集下游單位召開防災分工協調會。

8/7 副署長率隊現勘,並拜會花蓮縣府協商疏散與應變。

8/11 縣府召開保全戶疏散撤離研商會議。

8/12 召開第一次專家諮詢會議;同日因應楊柳颱風,縣府啟動預防性疏散,撤離 697 人;8/12–15 舉辦 4 場地方說明會。

8/14 應變小組會議解除警戒管制。

8/20 第二次專家諮詢會議,並架設水位監測設備。

8/27 農業部成立專案小組,設立三個工作分組,並同步派員徒步探勘湖區路線。

8/28 花蓮分署召開疏濬協調會,達成 9 月底前完成 60 萬噸疏濬的目標。

9/8–9/11 農業部與內政部召開會議,建立地震與天候情境警戒標準,確認簡訊發布機制。

9/15 行政院政務會議簡報完整因應作為。

9/17 縣府召開疏散撤離專案會議,確認農業處主責。

9/19 農業部專案小組召開第 2 次會議,依專家建議要求縣府進行疏散。

9/20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會議,因預報雨量恐達 600 毫米,決議擴大疏散範圍。

9/21 上午 11 時發布黃色警戒與細胞廣播簡訊。

9/22 上午 7 時起發布紅色警戒,並於 7:00、09:00、12:30 陸續發送簡訊。

9/23 凌晨起共發布 7 次紅色警戒通報,上午 6 時再度發送簡訊;14:50 堰塞湖發生溢流,15:00 與 16:30 繼續發送簡訊提醒民眾儘速避難。

持續監測與呼籲

林保署強調,目前紅色警戒尚未解除,仍將嚴密監測壩體與湖水狀況,並適時通報,提醒下游居民提高警覺,務必依照政府指示疏散,降低災害造成的傷害。

對此,徐榛蔚回應表示,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後,她與縣府團隊持續掌握受災情形,已建置清冊統計,並展開安置、物資、醫護與交通等協助措施,確保鄉親需求能即時獲得回應。榛蔚要告訴鄉親,縣府會在第一線落實救助,讓災後生活逐步恢復安定。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立即加入《三立新聞網》LINE官方帳號,給你最新焦點話題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內相關文章

01

「馬太鞍溪堰塞湖監測紀實」詳細記錄 為何只能監測疏散不能炸? 

新頭殼
02

快訊/堰塞湖罹難者「17人下修至14人」 消防署說明原因

EBC 東森新聞
03

一眨眼水就到鼻子!他抓母親手逃跑卻被撥開 災民淚崩:不想讓我也被淹死

CTWANT
04

花3千元找女網友開房!台中兄弟輪番上陣 下場慘了

EBC 東森新聞
05

鋰電池工廠惡火延燒!36歲男創業僅一年 全家葬身火海

TVBS
06

圖輯/花蓮光復滿目瘡痍...滿街泡水車.超商全毀 民宅慘泡泥濘

台視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