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短暫接觸微塑膠,老鼠出現癡呆症狀

科技新報

更新於 09月04日12:03 • 發布於 09月04日11:11

微塑膠是日常塑膠分解產生的微小碎片,太多證據已經顯示,微塑膠積聚在人體血液、肺、腦組織,甚至母乳中,將對人體產生持久傷害。現在科學家發現,短暫接觸微塑膠的老鼠,竟會出現類似人類阿茲海默症的症狀。

先前研究發現,人類大腦約有一匙微塑膠和奈米塑膠,確診癡呆症病患含量更高三至五倍。更令人擔憂的是,腦組織微塑膠濃度,比其他器官高七至三十倍。

這些積聚正在傷害正常腦功能。科學家已知,APOE4 突變會使阿茲海默症風險增加兩倍,約 25% 美國人有這種基因突變。美國約每14 人就有1 人65 歲前患病,每3 人就有1 人85 歲前患病,但研究人員強調,基因本身會增加患病風險,不是每個人都會發病。

研究員可能發現觸發因素。新研究針對基因改造過、攜帶APOE4 突變的老鼠,老鼠飲水添加直徑0.1~2 微米聚苯乙烯微塑膠,暴露時間長達三週,實驗結束後,研究員測試老鼠如迷宮遊戲和物體辨識功能。

性別差異症狀與人類類似

實驗組之一,老鼠放在方形圍欄。出於安全原因,健康老鼠通常會待在角落,避開空曠處,但接觸微塑膠的APOE4 突變雄性老鼠,傾向朝中心移動,顯示普遍缺乏動力或不注意安全,阿茲海默症患者很常見。

雌性老鼠沒有表現同樣行為,但出現記憶問題,穿過迷宮也比健康老鼠更費力。這些差異與人類非常相似,患病男性容易變冷漠或沒有動力,女性容易出現記憶問題。

氧化壓力影響全身

研究員不確定微塑膠為何增加類似阿茲海默症的行為風險,但他們認為,反覆接觸微塑膠會增加氧化壓力,即有害分子,稱之為自由基失衡。

氧化壓力會引起發炎,損害負責記憶和執行功能的細胞,可能增加阿茲海默症風險。微塑膠還能穿過血腦屏障,阻塞血管,造成腦損傷。

老鼠不只出現大腦炎症,還出現脂肪肝跡象,代表塑膠不只造成認知能力下降,還會造成全身損傷,證明神經損傷可能不只限於大腦,可能透過腸肝腦軸擴散,引發一系列發炎和退化。作者表示,這些微塑膠引發連鎖反應,導致阿茲海默症自上而下發展和蔓延。

之前一項研究發現,幾乎所有美國人身體都有可檢測的微塑膠含量,接觸從子宮開始。讓科學家驚訝的是,即使接觸微塑膠幾週,也可能造成持久損害。尚不清楚人類是否遭受同樣影響,研究也沒有將老化考慮進去,下步研究將釐清兩者關聯。論文發表於《環境研究通訊》期刊。

(首圖來源:Flickr/Oregon State University CC BY 2.0)

立刻加入《科技新報》LINE 官方帳號,全方位科技產業新知一手掌握!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日本1電器過不了海關!出境全遭丟棄原因曝

NOWNEWS今日新聞
02

台人遊峇里島遭困!暴雨成「明天過後」 婚禮恐泡湯

TVBS
03

健康堪憂…連體嬰弟弟忠義「嚴重腹脹照曝光」 PO文喊:不會放棄

中天電視台
04

太噁了!LINE新增「一功能」讓台人炸鍋 網喊:拜託不要開放

太報
05

未來一週持續紅通通! 北市明高溫飆38度 熱帶擾動曝光

自由電子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