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也被飛天大蟑螂入侵!台灣人淡定回應:這裡隨處都有
近年來,一種被稱為「美洲大蠊」的深棕色大型蟑螂,原本僅在日本西部如沖繩、九州較為常見,卻逐步侵入東京等東日本地區,特別是在繁華的餐飲大樓和市中心街區迅速擴散,成為新興的害蟲威脅。
而這種讓日本人驚呼「恐怖新勢力」的害蟲,其實對台灣人來說並不陌生。因為在台灣,美洲大蠊就是俗稱的「大隻小強」或「飛天蟑螂」,早就與民眾「同住一城」,在老公寓、夜市巷弄、下水道隨處可見,堪稱台灣人最不想遇到的「室友」。
該蟑螂因背部胸板帶有明顯的白色環狀紋路而易於辨認,體型大且食量驚人,令除蟲專家與業者頭痛不已。日本除蟲專家足立雅也指出,美洲大蠊具備特別的「單性繁殖」能力,即使沒有雄蟲,雌蟑仍能自行產卵,孵化出的後代皆為雌性,使得族群數量可迅速倍增,呈現幾乎無限制的繁殖速度。北海道大學的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令該物種在短時間內迅速蔓延成為地方害蟲新第三勢力。
圖片來源:canva
此外,環境因素亦加劇了美洲大蠊的擴散。由於東京等大城市家庭和餐廳普遍使用溫水洗碗機,持續排放的熱水使地下污水槽維持高溫潮濕,成為理想的蟑螂繁殖場所。美洲大蠊也能沿著水泥牆縫、天花板燈具等處入侵室內,增加民眾遭遇的頻率。
傳統殺蟲劑對美洲大蠊的效果有限,因其體型龐大,一隻蟑螂就能吃掉大量餌劑,阻礙群體性連鎖中毒,因此除蟲成本顯著提升。對此,足立雅也表示,目前最有效的控制方法是採用「殘留噴霧」策略,針對蟑螂活動路徑如牆角、地板施灑長效藥劑,使蟑螂經過直接中毒致死。此前他所在團隊曾在東京一餐廳施作,隔日即發現現場有超過150隻美洲大蠊暴斃,展現出明顯成效。
圖片來源:canva
專家呼籲,隨著全球暖化持續進行以及都市環境條件改變,東京住宅區未來恐將面臨美洲大蠊入侵風險,建議市民提高警覺,及早做好預防與防治措施。台灣人對此現象則打趣表示:「歡迎加入被蟑螂支配的恐懼」、「台灣的蟑螂品種堪稱聯合國」、「不是火星的那種就還好」。
延伸閱讀:
吃完飯碗盤塞床底!她被男友媽碎唸崩潰「有婚姻恐懼症」,網全不挺:好噁
電腦真的出bug了!英國男拆電腦「竄出超多蜘蛛」崩潰PO文:總覺得身上有蜘蛛在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