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石破茂剛辭職,法國內閣也垮台!《經濟學人》解析法蘭西的三重困境,馬克宏陷入兩難:換個新總理、還是冒險改選國會?

風傳媒

更新於 1天前 • 發布於 1天前 • 馬安妮
2025年9月8日,法國巴黎,總理弗朗索瓦・貝魯(François Bayrou)在國民議會發表演說,為即將進行的國會信任投票辯護。(美聯社)

法國政局再度震盪!總理弗朗索瓦‧白胡(François Bayrou)在9月8日國會信任投票慘敗,執政僅九個月的政府宣告垮台,總統馬克宏陷入新一輪危機。白胡提出的440億歐元削赤方案,被批對勞工與退休族不公,最終以364票對194票遭否決。如今法國不僅背負114% GDP的龐大債務,市場緊張,9月還將迎來兩波街頭抗爭。《經濟學人》指出,法國正陷入政治、經濟與社會三重困境,馬克宏手上只剩兩條路:盡快找出能過關的新總理,或冒著讓極右派當政的風險提前改選國會。

白胡政府九個月就垮台

法國政局再度劇烈震盪。9月8日,總理弗朗索瓦‧白胡(François Bayrou)在國民議會發起信任投票,結果以364票反對對上194票支持慘敗,執政僅九個月的政府正式垮台,成為法國1958年第五共和成立以來,第三位被國會趕下台的總理。

2025年9月8日,法國巴黎,極右派領袖瑪琳・勒潘(Marine Le Pen)在國民議會發言,針對即將對總理弗朗索瓦・白胡(François Bayrou)進行的信任投票發表立場。(美聯社)

白胡是馬克宏長年盟友,曾領導中間派政黨「民主運動」(MoDem),這次他為了推動總額高達440億歐元的消減赤字方案,主動將該案綁入信任投票。該預算案包括增稅與減支措施,甚至提議取消兩天國定假日,目標是將赤字從2025年底的5.4%壓低到2026年的4.6%。白胡警告,公共債務若不處理,將「危及法國的生命安全」。

然而,此舉引發國會各黨全面反彈。極右政黨「國民聯盟」(RN)、極左政黨「不屈法國」(LFI)、中間偏左的社會黨,甚至部分來自中右翼共和黨的議員全數倒戈,讓白胡政府失去最後一絲支撐。社會黨國會領袖更批評馬克宏才是始作俑者,白胡只是總統的「盲目模仿者」,國民聯盟的領袖勒潘(Marine Le Pen)則稱這場投票是法國的「真相時刻」,是五十年揮霍管理的災難性後果。

這場失敗對馬克宏而言格外沉重。自2024年他主動解散國會、提早舉行立法選舉以來,法國進入懸峙國會狀態,左右兩翼勢力壯大,中間派失去穩定多數。短短不到兩年內,已有四位總理在他任內倒台。

信任投票為什麼會失敗?

白胡政府的垮台,表面上是預算案引起的強烈反彈,其實也反映出法國積壓已久的政治與財政危機。根據法國政府數據,2025年底赤字預計達到GDP的5.4%,債務規模則高達114%,僅次於希臘與義大利,在歐洲排名第三。

《經濟學人》指出,投資人對法國財政的信心正在下滑。自去年提前改選以來,法國的借貸成本一路升高,十年期公債殖利率逼近義大利,這在過去幾乎沒出現過。身為歐元區第二大經濟體,法國理論上不缺願意放貸的對象,但政局不穩已讓市場趨於保守。信評機構Fitch預計將在9月12日公布最新評級,目前法國已被列入負向觀察名單。外界普遍預期,如果政治僵局繼續延燒,降評風險將進一步升高。

去年12月,前總理米歇爾‧巴尼耶(Michel Barnier)上任僅三個月就被迫辭職,成為馬克宏任內第三位下台的總理,原因也是預算案遭否決。白胡此番嘗試硬拚預算案通過,卻沒有事先確保多數支持,甚至連預算草案都還沒送進議場,便主動發動信任投票,令許多議員震驚與不滿。

在野黨的領袖們早已明言不願配合削支方案,抨擊該政策加重勞工與退休族負擔,卻庇護企業與富人。但白胡仍決定進行一場「政治豪賭」,將預算與政府存亡綁在一起,結果不僅讓政策全盤破局,也讓政府整體垮台。

2025年9月8日,法國巴黎,總理弗朗索瓦・白胡(François Bayrou)在國民議會發表演說,為即將進行的國會信任投票辯護。(美聯社)

馬克宏的兩難:任命新總理或解散國會

法國《世界報》(Le Monde)指出,白胡政府辭職後,馬克宏手上只剩兩個選項:盡快任命一位新總理,或乾脆解散國會、重新舉行選舉。按照憲法,總統無需遵守任何時間表,但在年底預算時程壓力下,政界普遍認為他會迅速做出決定。

若選擇任命新總理,關鍵在於人選能否撐住國會壓力。理想狀況是組成一個席次能過半的聯合政府,但要湊齊中間派(161席)、共和黨(49席)、社會黨(66席)和綠黨(38席),難度不低。社會黨黨魁法爾(Olivier Faure)已公開表示願意接任總理,但社會黨也開出條件,包括對資產超過一億歐元者恢復徵收至少2%的年度富人稅。馬克宏則堅決反對,擔心這會破壞過去強調的企業友善形象。

若無法達成穩定聯盟,馬克宏仍可任命一位掌握相對多數的總理,靠議會協商勉強撐下去。過去四位總理,包括白胡在內,皆以此方式勉力執政。但極右國民聯盟黨魁勒潘已警告,若新政府不考慮其政黨主張,她將再次發動倒閣。

另一條路是解散國會。由於上次改選已滿一年,馬克宏已符合再次解散的憲法條件,若他決定這麼做,選舉需在20至40天內舉行。但此舉風險也非常高,勒潘一心希望重新投票,她領導的國民聯盟已是國會最大黨,並有信心在新一輪選舉中贏得多數。最新民調顯示,極右翼的國民聯盟及其盟友支持率達33%,左翼陣營為25%,中間派則僅剩15%,有63%的選民表示支持重選。

即使勒潘本人因財務案件遭禁選,她的愛將、年僅29歲的巴爾代拉(Jordan Bardella)已被視為下任總理熱門人選。一旦極右派勢力掌握國會多數,馬克宏將難以迴避任命巴爾代拉代表組閣。

法國面臨的三重困境

《經濟學人》分析指出,白胡政府的垮台將法國推入三重困境:民間情緒不安、政治不確定性,以及金融市場動盪,法國眼前每一步都充滿變數。

街頭情勢正逐漸升溫,社會不滿情緒也開始凝聚。9月10日,名為「Bloquons tout(把一切封鎖起來)」的抗議行動將率先登場,由社群媒體發起、激進工會加入聲援,訴求針對削支政策與整體社會困境,形式與當年反燃料稅的「黃背心運動」頗為相似。接著在9月18日,全國工會也將發動大規模罷工,抗議焦點擴及馬克宏的執政方式,以及當前政治長期停擺的局面。

與此同時,國會依舊懸而未決。白胡根據憲法須向總統馬克宏提出辭呈,在新總理上任前,白胡內閣處於「看守狀態」,現任部長將留任處理日常行政事務,以「確保國家延續,並讓公共服務如常運作」,但無法推動新政策。

學者預期,馬克宏會儘快任命接替人選,因為2026年度預算必須在年底前通過,一旦預算再次卡關,不只政局更不穩,也可能進一步動搖市場對法國的信心。但無論接班人是誰,迎接他的將是一個更加動盪、挑戰重重的法國。(推薦閱讀)李鎨澂觀點:法國總理貝湖主動要求國會信任投票─彰顯半總統制須獲國會支持的制度特色

根據信評機構預測,若缺乏有效的財政改革,法國債務占GDP的比重在未來幾年內可能突破120%。新政府的財政方針也備受關注,白胡提出的削赤方案已遭國會否決,接下來是全盤調整,還是針對部分爭議讓步,將成為關鍵。若新總理選擇與在野政黨合作,政策內容可能勢必要往左或往右調整,才有機會換得國會支持。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際相關文章

01

世界首富要換人啦! 甲骨文股價飆漲40%、老闆身家超越馬斯克

太報
02

奈良春日大社遭塗鴉!梁柱留簡體字「恩愛永遠」掀眾怒

太報
03

有片/美軍與幽浮發生空戰 畫面震撼聽證會

EBC 東森新聞
04

泰新總理申報財產高達39億!離婚2次再娶小20歲女神 男模級帥兒曝光

鏡週刊
05

看兒靈柩被抬入教堂太悲痛 61歲老爸最後竟也過世

CTWANT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