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我在中國被統戰:一名台灣交換生的觀察

換日線

更新於 06月11日11:39 • 發布於 05月26日10:23 • 廖宥甯 Jocelyn Liao
我在中國被統戰:一名台灣交換生的觀察

上圖(左)為去天安門看升旗被發五星旗,(右)為升旗完後在天安門放鴿子。Photo Credit:廖宥甯 攝影

2024 年年底,「統戰」這兩個字大概是台灣各社群媒體平台上,討論度最高的詞彙之一:先是馬英九基金會率中國大學交流團來台,一句「中國台北」引發輿論譁然;又有 YouTuber 八炯、閩南狼拍攝影片,踢破中共統戰手法。

正好,在中國交換的 4 個月裡,我參加了幾場分佈於華北、華中與華南的「統戰活動」,行程內容形式不盡相同,「統戰」氛圍濃度也有所差異。雖說當初我本來就秉持著「來被統戰看看是什麼感覺」的想法參加,但在活動現場,難免還是有種「我是誰、我在哪裡、我在做什麼」的無奈。

以下,歡迎跟著我的文字一起進入這幾段行程。

直擊馬英九基金會主辦的「海峽兩岸青年活力嘉年華」

去年暑假約莫 8 月下旬,我剛到上海的第二天,和我同一輪的復旦台灣交換生,全部被動員去參加馬英九基金會和上海其他台灣相關單位主辦的「海峽兩岸青年活力嘉年華」開幕式。不過一開始場館內的冷氣壞掉,讓滿頭大汗的大家笑稱一點「活力」也沒了。

開幕式最初,播放了許多台灣明星的祝福影片,包含汪東城和王心凌,中國方則是由出生於上海的知名男星胡歌作為代表。活動也邀請了 2024 巴黎奧運「女子雙人 10 公尺跳台」金牌得主陳芋汐來致詞(陳芋汐是上海人,目前正就讀上海的同濟大學),但也就說了一小段預祝活動順利、兩岸交流昌盛等的場面話。而後整場活動更多時間,陳芋汐都在第一排坐著,面露尷尬笑容地看著長官,讓我們這些在後排狂滑手機分心的台灣學生相當同情。

根據我參加上海政協活動的經驗,某位政協委員曾表示,過去兩岸間常以影視文化交流,但影視交流在近幾年面臨意識形態的問題,反而是體育賽事有更多發揮空間。所以,我在「活力嘉年華」就遇到了前去上海參加棒球、籃球交流活動的台灣學生,而出席開幕式的陳芋汐、被馬英九邀請到台灣的桌球選手馬龍,則都是中共統戰的體育界樣板人物。

回到嘉年華本身,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也現身開幕式並發表演說,稱台灣年輕人「都很想了解中國」且「認同中國」。另外我也觀察到,活動主持人特別使用了客家話、台語向在場觀眾打招呼,但在主持人說出:「台灣同胞都知道,到中國機場不是出國,而是回家」時,我前後左右的台灣交換生都發出了心照不宣的嘆氣聲。

開幕式結束後的表演,邀請到張惠妹的妹妹張惠春(Saya)獻唱,還有葉佳修和李建復等台灣歌手,演唱〈外婆的澎湖灣〉、〈橄欖樹〉及〈恰似你的溫柔〉等老歌,當然必不可少那首〈龍的傳人〉。由於我們這些交換生表現過於「冷淡」,還被工作人員要求要「嗨起來」。

但我想,當天晚上最令我難忘的,其實是晚餐只發了 3 個麵包,導致我們後來回憶起這場活動時,都戲稱其為「馬英九主辦的 3 個麵包活動」。

彷彿置身政治諷刺劇 ──我們在中國國慶去天安門看升旗

第二個讓我印象深刻的統戰行程,是「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簡稱全國台聯)招待台灣人在中國國慶時,到天安門廣場看升旗。該活動團員包括在中國的台灣學生、已經在工作的「台青」,也有從台灣飛過去的學生,甚至有人特別向公司請假來參加活動。

我們因該行程分別在上海和北京待了幾天,內容主軸基本上就是「紅色旅遊」,像是在上海去了中共一大紀念館,看中共成立的歷史;還有參訪龍華烈士紀念館,要我們向這些被國民黨處死的中共烈士鞠躬敬禮;甚至請了一位教中共黨史的老師來幫台灣同學們上課。

不過,除上述之外,在上海的行程還是有偏向觀光性質的,例如搭乘黃浦江游船,以及和同濟大學的學生交流,順便向我們展示在同濟大學裡的「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中國統戰活動十分喜愛宣揚他們的高鐵技術,這也是我觀察到的另一個特色。

活動期間,主辦方還邀請了已經入籍中國、曾以「台灣代表」身分參與中共十九大的復旦大學教授盧麗安來演講,向我等台灣年輕人宣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並譴責台灣的民主自由不過都只是「嘴皮子吹噓」而已。我至今依然對盧教授那句「台灣人應該揚棄島民思維,擁抱大國情懷」印象深刻,因為我當時差點忍俊不禁。

到了北京,先是讓我們去參觀北京最近在大力推動的「城市副中心」(Beijing Municipal Administrative Center) ──由於北京近幾年市中心人口過多,所以努力往郊區通州擴張。但通州現況可說是百廢待舉。導覽員接著說,要帶我們看看「你們一定會覺得很震撼的一幕」,沒想到一看,卻是一片工地;不過大家還是十分捧場地「哇」出聲配合導覽員。

在出發去天安門看升旗的前一天,行程安排我們到「西山無名英雄廣場」致意。西山的「無名烈士」,實際上就是在 1940 年代後期,被共產黨派來台灣的「匪諜」,被國民黨抓獲而後遭處死。坦白說,要我對這些共產黨眼中的「無名英雄」、國民黨口中的「匪諜」獻花,實在有些尷尬,一群人嚴肅立正聽導覽員用氣勢磅礴的語調介紹烈士,也算是體驗了一回「異國風味」。

西山無名英雄廣場。圖/廖宥甯 攝影

這段行程結束在 10 月 1 日凌晨的天安門升旗,天還黑就把大家從飯店載去天安門廣場等待。經歷數個小時後,我們在天安門廣場的看台上,看著五星紅旗升起,主辦方還放了許多白鴿、彩色氣球增添情調,雖然我認為廣場上偌大的孫文肖像和花籃很難不讓人聯想到告別式。

我發現台灣人被安排和香港人、少數民族站在一起。望著身邊的諸多台灣人,熱烈揮舞著五星紅旗,或是爭相合照留念,我覺得自己好像身處一齣政治諷刺劇的舞台中央,是個「局內的旁觀者」。

我默默把主辦方發放的小型五星旗收起來,感受北京初秋凌晨的冷冽空氣。

披著「助殘公益活動」外衣的「統戰兼強迫推銷」旅遊

當八炯和閩南狼的影片裡提到,廈門的統戰業務被中共內部搶破頭做時,我人剛好就正在廈門的統戰旅行之中。

這次的活動是以「助殘(身障人士在中國稱為「殘疾人」)公益活動」為名,邀請許多台灣的中老年人到廈門吃吃喝喝,其中有不少團員都是金門人。

這場活動的行程安排,除了完成名義上的公益活動之外,其餘幾天都是早上購物、下午到各觀光景點出遊。有一天早上到「廈門自貿區」的泰國館,說是要讓我們參觀選購從泰國進口的乳膠床和乳膠枕,導遊稱泰國館裡的店員多是泰國華僑,但我總覺得看起來更像是穿著泰國服裝的中國人,而乳膠用品也不知究竟真的是泰國進口,還是中國製造。

真正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隔天我們到「中國絲綢館」參觀,短短不到 20 分鐘的導覽結束後,就分組把大家關在小房間裡,半強迫地要我們購買寢具,一組蠶絲被加被套要價人民幣一萬元(約新台幣 4.5 萬元)。由於我們這組的前輩們都堅持不花冤枉錢,使得業務員左支右絀,最後甚至進入哀兵模式:「各位就幫幫我們的業績嘛⋯⋯。」

這場「強迫消費」持續了大約 3 到 4 個小時,到後來甚至連導遊都出場一起推銷。導遊表示,因為這個統戰旅行的團費全部免費,所以希望大家用購物消費來抵團費,也不斷強調中國在疫情後經濟下滑,需要台灣人的消費支持。

最後,本組只有一位阿姨買了一組寢具。導遊選擇無視其他團員的怒氣,在離開絲綢館後的車程中,不忘推銷其他產品,還要大家一律使用台幣消費,「讓我們賺點匯率差的辛苦錢嘛!」

想到導遊一路上不斷宣揚中國人是最善良的民族、最懂得「以心換心」,再搭配如今明目張膽、毫不遮掩地把台灣遊客當肥羊宰,真是一場人間大戲。

從小生活在中國的「台生」是「台灣人」嗎?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簡稱中共一大)會址。圖/廖宥甯 攝影

在中國參加許多「台生」統戰活動後,我歸納出超過一半的台生團員,都是從小到大在中國生活的台灣人,有的人父母是台商、有的雙親其中一位是中國人,他們實際上在台灣生活的時間並不多,有些人甚至在疫情後就沒再「回」過台灣。

不過,這些「台灣人」依然拿著台胞證,在中國訂飯店時,還是要遵守港澳台和外國人必須住特定飯店的規定,並享有中國教育制度帶給台灣人的紅利 ──可以使用比中國本地學生更寬鬆的門檻進入名校就讀。

我覺得最莫名的是,這些對台灣根本不了解的「台灣人」,為了台灣人在中國的身分紅利,即便沒回過台灣幾次,也會一直強調自己來自台灣新竹、南投或台中等;反而是我這個土生土長的正港台灣人,在中國總是被問:「你的祖籍是哪裡啊?」

此外,我也發現這些從小生活在中國的台灣人,對台灣的流行文化認識十分有限,基本上就和多數中國人一樣,聊起台灣流行音樂只知道五月天、周杰倫(偶爾多個許光漢和《想見你》的主題曲)。我們這些本土台灣人在社交場合唱〈望春風〉或〈追追追〉等膾炙人口的台語歌曲時,卻換來他們的一臉茫然。

儘管如此,還是有些從小在中國生活的台灣人表示,覺得自己夾在兩岸之間,是兩邊都不在乎的一種聲音;也有人被問起是拿中華人民共和國豬肝紅護照,還是中華民國綠皮護照時回應道:「這是我們可以自己選擇的嗎?」

老實說,我可以理解這些「台灣人」的雙重認同 ──假設有個台灣人從小生活在美國,覺得自己既是美國人又是台灣人、既愛美國又愛台灣,確實十分正常;因此如果這些在中國長大的台灣人擁有深厚的中國認同,好像也無可厚非。但要是他們拿著台灣身分,大喊「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並且成為統戰和「兩岸一家親」的樣板人物,那就另當別論了。

「他們就是人質,還會變節。」一位長輩如此評價道。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我在中國被統戰:一名台灣交換生在「統戰行程」中的第一手觀察 》,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那些到北京追求「中國夢」的台灣青年們,現在怎麼了?
●為什麼我建議「天然獨」的台灣大學生,都該去參加中國「統戰團」?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換日線 LINE 好友,每日接收全球議題包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際相關文章

01

【敏迪獨家專欄】中日近年來最大外交衝突,雙方吵什麼,中國祭出哪些報復措施?

敏迪選讀Mindi World News
02

尪超熟睡叫不醒!母心碎目睹5月大女兒卡床縫窒息身亡 

鏡報
03

「東南亞第一深情大嫂」掏槍助6囚犯逃獄! 「長太美」慘遭記者公然性騷

鏡報
04

3萬分之1奇蹟!京都罕見白烏鴉曝光 百萬人朝聖

鏡週刊
05

中國男釣到「國寶」嚇壞! 連打3通電話給警察報備下場曝光

鏡報
06

大叔公車上看謎片被隔壁女生發現 下一秒動作超變態!

鏡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136

留言功能已停止提供服務。試試全新的「引用」功能來留下你的想法。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