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兒子一直裝作沒聽到,怎麼可能不生氣?男孩教養導師教你讀懂孩子的怪行為

三采文化

更新於 06月04日06:09 • 發布於 06月04日10:00

文/《兒子到底在想什麼? 當媽媽不崩潰,男孩教養說明書》/崔旼俊 著

都已經用了所有人都聽得到的音量說話,孩子卻一直裝作沒聽到,這種情況有哪個爸媽可以不生氣?偏偏教養書都要爸媽別生氣,想當然爸媽就因此崩潰了。

「孩子假裝沒聽見怎能不生氣?養小孩就得這麼佛嗎?為何孩子不聽話,卻是我被檢討?」

這是很多爸媽會有的疑問。孩子明明聽到我說的話,卻裝作沒聽見,爸媽生氣是理所當然的事吧?換做我,我也會生氣。但,這裡的問題不是「對裝作沒聽到的孩子發火」這件事,而是為何爸媽會把孩子的行為理解成「他明明聽到卻裝作沒聽見」。

不隨意對孩子生氣的祕訣不是忍耐,而是正確解讀孩子的行為。如果將孩子明明聽到卻裝作沒聽見的行為,解讀為「轉換能力不足」,相信爸媽就不會生氣了,也就是說,將孩子想成他們並不是忽視我講的話,只是陷入某種刺激中而跳不出來,無法把注意力放到媽媽的呼喚上。這樣的解讀並非要強忍怒意,而是要讓憤怒這個情緒消失。孩子沒有不把我放眼裡,只是轉換能力有問題,所以我們要幫助孩子轉換。

那些可以不帶情緒地處理孩子有意挑釁的大人,他們絕不只是忍耐而已,而是能夠理解孩子為何要這樣做,這是大人在管理情緒上的重要訣竅。

「我是學校老師,班上有幾個很愛跟我抬槓的孩子,我該怎麼辦?」
「兒子好像在跟我玩權力遊戲、挑戰我,我得展現身為家長的魄力吧?」

我常收到老師和爸媽諸如此類的提問。實際上,孩子想要挑戰大人這問題是真實存在的。當孩子對大人做出攻擊或是不適宜的舉動時,爸媽絕對不能當做玩笑地笑笑接受。這裡有個重要的關鍵,大人不能認真和孩子對立,如果大人也當真地生氣或是把它當作較勁,那就真的會變成對立了。

想著「孩子就是想跟我比」,就會在不知不覺間想要贏過孩子。建議把孩子的所作所為想成「因為他還無法完全信任大人,以為自己攻擊大人,大人也會回擊」,如此一來我們就會想讓這孩子願意信任我們。

曾有一位媽媽因為兒子很不會看場合說話,所以來找我。舉例來說,兒子搭電梯不會乖乖站著,總會對一起搭乘的鄰居說些不必要的話。

「媽媽,那個人的肚子好凸喔、他沒有頭髮耶!」

這些話光想就讓人難為情,想要鑽進地底下了。這位媽媽為兒子沒禮貌的言詞感到生氣,更擔心自己不在身邊時,兒子可能也是這樣不知分寸而遭人白眼或挨罵。我完全可以理解這位母親的心情。看著講話白目、行為沒大沒小的兒子,很多母親都會感到苦惱。對養育兒子的父母們來說,這確實是很常見的問題。但還有更大的問題是,因為這種心情所以在管教兒子時用力過度。

「你再這樣講話試看看!真是的,欠罵耶。」

孩子說出不合時宜的話或做出不適當的行為時,確實不能置之不理,必須糾正孩子錯誤的行為。但是,我們也不需要反應過度。當大人越是過度反應,講些不必要的話、表現不必要的情緒,孩子越是不會接受,反而會與之對立。

「用講的不就好,幹嘛生氣?不懂為何要這樣。」

明明是正常的管教,孩子卻表現抗拒或不肯接受的話,就需要回頭審視自己講的話是不是也帶有情緒在裡頭。該如何轉化自己的情緒,避免這些狀況發生呢?有些教養法會建議爸媽要忍耐5秒或是暫時離開現場,但我想分享一個更貼近本質的做法——明確理解孩子為什麼會做出這種行為,就能大大緩和父母的情緒。

教導孩子時有個關鍵的時間點——改正問題的時間,只是這種時候我們可能正在生氣。最後這位母親來找我,想知道孩子為什麼會講出這樣沒禮貌的話。

我和那位在電梯裡失言的孩子見面後,發現他確實是個習慣亂講話的小孩,但他之所以會這樣說話都是因為緊張、不安。這個孩子在電梯裡看見陌生男性就不由自主地神經緊繃起來,透過說出莫名其妙的話來找到安全感。

得知事情的緣由後,媽媽看待孩子的姿態也截然不同,想到孩子必須藉由不必要的發言來掩飾自己的緊張,甚至會覺得孩子有點可憐。所以我們改變了想法,對孩子說出適宜的話。

「俊俊是不是在緊張?但就算這樣,也不應該講這種沒禮貌的話喔。」

看到教養專家在電視裡溫柔對待孩子的態度,我們也想學習他們的說話方式。但其實,專家們看待孩子的觀點才是重要的。同樣的行為隨著解釋方法不同,因為孩子行為產生的情緒也會不一樣。

「沒把我放在眼裡,所以這樣做」和「他還不太會管理自己的情緒,所以我得幫他」用這兩種想法面對孩子,會出現完全不同的回應。大家應該都曾覺得專家們「不要對孩子生氣、爸媽要控制自己的情緒」的論點不切實際。在這種需要控制個人情緒的時候,更需要先去了解對方的意圖。很多單看行為會令人發火的事,在真正明瞭對方的原因後就不會生氣了。正確理解對方是情緒控管的第一步。

教養原則
與其指責孩子的行為,理解行為的緣由更加重要。

──本文摘自三采文化《兒子到底在想什麼? 當媽媽不崩潰,男孩教養說明書》/崔旼俊 著

延伸閱讀:鼓勵也沒用,兒子就是不想學,該怎麼讓他對學習有興趣?

查看原始文章

生活話題:樺加沙颱風釀災情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彩券行傳奇!埔里「鑫來旺」締造全台唯一「四彩大滿貫」紀錄

聯合新聞網
02

行動電源別亂丟!4大NG習慣恐釀火災,養成「充飽即拔」好習慣!

媽媽寶寶
03

堰塞湖危機未除 解除「紅色警戒」3條件曝光

EBC 東森新聞
04

好市多上架「超狂冰淇淋機」! 她驚呼:是成人家家酒

EBC 東森新聞
05

花蓮堰塞湖17死!衛福部明啟動公益募款「4管道一次看」四大超商都可捐

三立新聞網
06

送黃金項鍊給大姑當新婚禮!婆婆酸「笑死人」 人妻1句話打臉

TVBS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