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枝頭上的綠鈴鐺 台南白蓮霧新價值

23 觀看次數

產業沒落,除了成為文化,更能透過創造新價值來延續記憶!台南新市早期,以白蓮霧聞名,時代變遷,白蓮霧樹越來越少,但年老居民在蓮霧樹下長大,至今把百年老蓮霧樹當成傳家寶,而其中的社內里,不只維護白蓮霧樹,今年在大學協助下,以循環經濟概念,將葉子開發為香皂,長輩們也一邊回憶在蓮霧樹長大的點滴,一邊摘葉子,要開創白蓮霧樹的新價值!

「來這邊坐啦 。」

大樹底下好乘涼,更何況這是一排多達5棵的百年大樹

新市區居民 李切:「我小時候很會爬樹,爬到樹頂 都爬,在這環境長大的,從小爬 到老才不會爬樹。」

84歲的阿媽和堂姊,在樹下長大,碧綠小巧的白蓮霧,是兩人嘗了一輩子的酸甜。

新市區居民 李仙柳:「(這樹誰種的) 我阿公。」

新市區居民 李切:「我家以前有10棵,之前一棵紅蓮霧 是蓋馬路毀掉,再過去那棵 颱風倒掉,(這樣喔 現在剩幾棵) 剩5棵。」

李姓家族的天一堂前,5顆超過150年的白蓮霧樹,是家族三代重視的珍寶,拿起長梯,小心從套網摘下果實,現在的白蓮霧,得百般呵護才有得吃!

新市區社內里長 魏千富:「(這是為了要防蟲對不對),對 不好照顧,所以白蓮霧越來越稀有。」

新市區居民 李切:「(這誰包的) ,我一個孫子爬上去包的,(以前有沒有套袋) 沒有,以前沒有蜂會叮 都很甜,只要看到一兩顆有鳥在吃,拔下來 就很甜 像糖一樣甜。」

過去的新市,幾乎家家戶戶都種白蓮霧!

「荷蘭紅毛紮苗栽,社內肥底好所在,釘根生湠數百載,是咱祖先留落來。」

新市區長 張榮哲:「耆老們都說 白蓮霧,是從荷蘭人引進的,算是我們在地新市人,早期的文化記憶 。」

社內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陳榮宗:「白蓮霧這東西吃起來就酸酸甜甜,吃起來的感覺像戀愛的滋味,自己吃不夠 會去摘別人的吃,因為路邊很多 溪邊路邊都很多。」

17世紀的荷蘭人引進,白蓮霧早已深入新市人的生活,淡淡清香的白蓮霧葉茶,是老一輩消暑妙方

新市區長輩 周秀鑾:「水煮沸就可以放進去,你有沒有聞到蓮霧香味,(有喔) 這樣變色,(要不要加糖) ,要 我先撈起再加糖。」

「倒一杯。」

民眾 陳先生:「喝這個很清涼 清香,這個味道很好。」

民眾 陳奕萱:「很好喝 比手搖飲料好喝。」

年輕人首次嘗到這清香,因為時代變遷,白蓮霧早已不再是新市的主要產業,近年周邊南科的發展,果樹變少、空地蓋起樓房,新市百年蓮霧樹只剩下34棵, 產量稀少的白蓮霧從民眾的果盤裡消失已久,都快成了傳說,卻有一群阿公阿媽努力想保留它的清香!

「你們幾點來摘 ,5點半出門。」

中信科大助理教授 周雅燕:「白蓮霧葉子 它有個優點是,抗氧化的好處。」

新市區長輩 葉連錦華:「老一點的葉子比較好,因為老葉比較香。」

中信科大助理教授 周雅燕:「人家是電腦選花生,我們是用阿公阿媽的手,去選蓮霧葉 就希望,把這樣的愛 聚焦在一個實體,文化跟愛的傳承, 我們就創造出一個,蓮霧加艾草的蓮愛皂。」

手摘蓮霧葉,沉浸在滿滿回憶裡,長輩要用雙手重現白蓮霧風光,讓凋零的展業,除了成為百年文化記憶,更能創造新價值!

大愛新聞影音

發布於 06月25日11:24

自動播放下一則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精彩直播

熱門影片

原創節目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