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低薪、房價物價漲不停...一切都是大環境的錯?與其怨懟,不如及早開始做「這件事」

商周財富網

發布於 3小時前 • 畢德歐夫

圖片來源:Adobe Firefly

看過一些網路影片,也理解為什麼有些標題總會吸引人,進而吸引到很多的眼球關注,抱怨這社會的一切,檢討別人的家庭條件太好,工作怎麼樣都不滿,總之都是他人的問題…。

這類內容都會有很不錯的觀看人數,相反地,如果是講些可以怎麼做會更進步,一些檢討自己的硬功夫,要怎麼進修自我能力的那種,這種往往很冷門,平均觀看數會遠低於前者,久而久之許多自媒體人就會朝那方向去製作影片。

這看似很簡單的道理,其實仍有很多人不知道。

網路上虛虛實實,有時候看到一些錯誤觀念的影片,總會啞然失笑,但看到觀看人數那一欄,又會認真思考,這一切是怎麼一回事?是否社會風氣真想躺平的人真有這麼多?跟現實生活遇到的又大不同。

這社會是這樣,我們沒辦法靠別人扭轉自己的命運,終究還是要靠自己做些什麼,才可能有明顯改變。

政府的任何政策出爐,都有人受益,也有人受害,沒有那種照顧到百工百業、全體人民都滿意的政策。

舉例來說,常聽到有人說台灣薪資長年不漲,於是政府積極在過去幾年調高基本工資,漲幅絕對很有感,因為許多小企業甚至都關了,很多餐飲小店家也乾脆選擇夫妻2個人做就好,不請人了,這樣的狀況是這些年很常看到的。

但基本工資上漲到明(2026)年就逼近新台幣3萬元,5年內拉到3萬5,000元機率也很高,那原本薪水領4萬多、5萬多的工作者,變成這群人感到壓力,因為薪資沒加,物價卻急漲,別忘了基本工資調漲這件事,物價也跟著連動上揚。

當基本工資來到3萬5,000元的那天,新人進來的薪資跟自己的4萬,僅差5,000元而已,那這比較資深的員工肯定百感交集。

又例如2023年8月推出的新青安政策,原本一個打拚到40歲、財務能力還不足以買房的人,這時候因政策順利購屋了,有著寬限期5年的優勢,也有40年房貸的緩衝,慢慢還貸款至少付得起,順利成家,開開心心。

但也有同一時間才22歲、24歲的畢業生,根本還在求職四處找工作,累積第一桶金還沒著落,那這政策一宣布,上車的人上車,數據資料顯示約有12萬戶上車了,舊有的青安政策先不看,光是這新青安(截至今年4月)就多了12萬人核貸成功,可是房價就這樣一去不回頭,於是沒家人幫忙的年輕人覺得受害了。

投資理財這事情還是趁早比較好,常聽周圍的不少朋友們唉唉叫,覺得工作壓力很大,藉由酒精排解壓力或出國旅遊Shopping的,那案例非常多,所得都還不錯。

投資理財要趁早

可是工作超過10年,買房的頭期款常常還是要靠原生家庭幫忙出一些,週末六日就是靠著吃高檔料理當作犒賞,問題在於這樣的人生太不踏實了,我們會比較期盼另一種人生,就是「財務沒自由沒關係,至少有朝目標前進」,既然不想要待在那個鬼職場環境,那更要早點投資理財,讓自己可以「選工作」而非「被工作選」。

如果花3,000元、5,000元吃頓飯,然後到週一又開始上班症候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身體健康也失去了。

「所謂的自由來自於自律」大家畢竟都是成年人,不一定會想講太多,我們聽人講些抱怨也是聽過就算了,不便發表太多意見,除非對方真的誠心求教,要不然我們就是靜靜看著人來人往,好好過自己的生活最實在。

富有是一種態度

富有是一種態度,想要有錢這句話我們常聽到,夜深人靜時要問問自己「為此做了些什麼準備?」

遇過這樣的人,怎麼樣都要反駁,讓人無力,買指數型ETF說這個賺太慢很無聊;買房子說根本沒頭期款,不吃不喝也籌不出來;再不然說現在房價高點等崩盤,結果一季跌3%說這是崩;股市很可怕說這不能碰,因為90%以上的人都虧錢;保險費繳了就是浪費,覺得拿來生活用不是更好;黃金又不會配息,買這幹嘛。

債券這什麼東西啊?實在太複雜別講這個。勸說要存錢,又說薪資這麼低沒辦法存;一轉頭卻是去吃一餐數千元的飯,買了一台200萬、300萬的車,因為便利又拉風,接著隔幾個月見面說每月的車貸很辛苦,是不是有什麼股票明牌報一下可以賺比較快?

上述句句實言,毫不誇張。

相信專欄讀者們的身邊也常聽過這些話語,也因此才會說富有是一種態度。

寫這些觀念無非是因為讀者們主動來閱讀,若是看不慣那不來看也就罷了,真實生活我們不一定會跟人家講這些,以免被人家說雞婆,不小心得罪人還不自知。

永遠不要忘記,寄望政策對我們有利,這是被動,關鍵還是自己要主動做些什麼,平常的積極儲蓄是為了等機會來臨時,有銀彈可以使用,而不是機會來臨了手上無任何銀彈,那即便房價跌了20%、股市跌了20%也沒用。

本文獲「畢德歐夫」授權轉載,原文

延伸閱讀
等0050打對折時再All in賺更多?等崩盤不是零風險!付出代價恐比想像的更可怕
財富追不上房價、股市,都是大環境的錯?與其怨懟,讓自己開始變好更重要

作者簡介_畢德歐夫

現職為外資券商當沖交易室經理,曾管理超過30位交易員。學生時期開始投資股票,20歲開始國內期貨與選擇權的操作,而後延伸至國際外匯、指數、活牛、農產品與美國公債期貨,22歲賺到了第一個百萬。而後進入外商當沖交易室學習,累積交易筆數超過125萬筆。著有:《我在計程車上看到的財富風景:往上翻身與向下墜落的關鍵瞬間

查看原始文章
轉發 (0)
Loading...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內湖超驚奇老宅!破百年屋齡8千5百萬成交 買家備註揭貓膩

三立新聞網
02

國中老師存飆股1/存股也能年賺20% 他現在放膽買進的是這3檔

鏡週刊
03

Google Pixel 10來了!超狂AI代理功能、換上台積電心臟,亮點一次整理

數位時代
04

七家壽險前七月誕生九張「百億神單」 這家壽險獨占三張

工商時報
05

傳產還在哀嚎!謝金河揭台灣產業陷「AI兩極化」 台塑四寶慘烈虧損曝光

風傳媒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最新消息

強化國際競爭力 政院拍板企業併購法修正草案 目標5年內成立15家產業控股

anue鉅亨網

蘋果推iOS 18.6.2修補「駭客級」漏洞! 呼籲用戶盡快更新

中廣新聞網

政府擬建機器人重鎮!東元等機器人族群漲停

NOWNEWS今日新聞

政院通過企併法修正草案 國發會財政部將訂定辦法

中央通訊社

盤中速報 - 榮科(4989)股價拉至漲停,漲停價39.05元,成交2,257張

anue鉅亨網

盤中速報 - 生技醫療股價指數類股表現強勁,漲幅2.04%,總成交額14.06億

anue鉅亨網

「皮衣」敵不過「金龍風暴」! 輝達房市利多竟跨不出北士科

民視新聞網

盤中速報 - 中視(9928)大漲7.51%,報18.6元

anue鉅亨網

盤中速報 - 中視(9928)急拉3.35%報18.5元,成交238張

anue鉅亨網

盤中速報 - 佰研(3205)大漲7.97%,報53.5元

anue鉅亨網

盤中速報 - 氣立(4555)股價拉至漲停,漲停價50.5元,成交10,616張

anue鉅亨網

盤中速報 - 李洲(3066)大跌7.03%,報17.2元

anue鉅亨網

〈2025自動化展〉富采跨域自動化機器人應用 攜手凌華展出Mini LED/Micro LED人機介面

anue鉅亨網

盤中速報 - 宏佳騰(1599)急拉3.32%報32.35元,成交115張

anue鉅亨網

裕山:全面檢視內部管控機制 全力配合查核防止弊端

anue鉅亨網

盤中速報 - 志聖(2467)股價拉至漲停,漲停價173.0元,成交4,519張

anue鉅亨網

現代期貨市場之父痛批川普「謊言治國」 美國領導地位恐讓給中國

anue鉅亨網

盤中速報 - 藝舍-KY(2724)急拉5.19%報19.2元,成交14張

anue鉅亨網

美科股疲弱 黃金吸金買盤 瑞銀看多金價數字曝光

新頭殼

〈焦點股〉台灣打造AI機器人供應鏈中心 工具機廠卡位商機獲買盤點火

anue鉅亨網

達明機器人9月底上市,首發人形機器人明年下半年上市

財訊快報

831萬元差很大!遺產稅申報「這兩大扣除額」最常漏報

信傳媒

川普染指台積/美國晶片法案補助款變台積電股權震撼彈 分析師這樣說

鏡週刊

川普染指台積/美國擬用補助換股權 台積電回應了

鏡週刊

盤中速報 - 中台(6923)股價拉至漲停,漲停價103.0元,成交1,049張

anue鉅亨網

盤中速報 - 系統電(5309)急拉3.32%報59.1元,成交41,883張

anue鉅亨網

盤中速報 - 合正(5381)大漲7.1%,報27.15元

anue鉅亨網

盤中速報 - 鴻呈(6913)股價拉至漲停,漲停價120.0元,成交1,451張

anue鉅亨網

俄羅斯外長:只會同意俄方擁有否決權的烏克蘭保障方案

anue鉅亨網

台積電反彈、台化漲停 台股午盤大漲320點 收復月線23900關卡

太報

盤中速報 - 中台(6923)大漲7.45%,報101元

anue鉅亨網

盤中速報 - 大量(3167)股價拉至漲停,漲停價226.5元,成交25,517張

anue鉅亨網

盤中速報 - 台光電(2383)大漲7.39%,報1235元

anue鉅亨網

達明:人形機器人明年下半年推廣 在台拚自製率

中央通訊社

Pixel Watch 4加入舉手對話(圖)

中央通訊社

彭博:台灣勞動基金將香港列敏感區 委外投資排除港實體

太報

Google新一代手錶(圖)

中央通訊社

達明推人形機器人 拚2026年下半年推廣(圖)

中央通訊社

Google硬體新品發表記者會(圖)

中央通訊社

Google智慧手錶加入舉手對話功能 輕抬手腕AI就能用

中央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