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台海局勢緊張可申請難民身份?台女留學生申請加拿大庇護又撤回、被要求限期離境

風傳媒

更新於 13小時前 • 發布於 14小時前 • 杜宗熹
判決書顯示,一名台灣籍林姓女子以台海局勢為由,向加拿大申請難民庇護後又撤回,被要求限期離境。圖為加拿大國旗(AP)

近年由於台海局勢緊張,也讓不少國人動了想要移民海外的念頭。不過,根據加拿大法院的判決書顯示,有一位台灣前女留學生,先前因為擔心中共襲擊台灣,而向加拿大政府申請難民身分,但隨後又反悔撤回,並尋求取消「有條件離境令」。不過此案因被加拿大法院判處敗訴,該女學生只能離開加拿大返回台灣。

申請庇護又後悔

根據加拿大聯邦法院今年6月12日的判決書顯示,台灣籍的林姓女留學生(Mrs. Hui-Hsin Lin),在持有「臨時學生許可」(學生簽證)而待在加拿大期間,因爲擔心中國將襲擊台灣,而申請加拿大的難民身分。不過,在2024年3月19日,加拿大公民和移民部長部長代表裁定,申請人因未遵守加拿大《移民和難民保護法》(IRPA)的規定,因此並對其發出了「離境令」。

判決書顯示,申請人辯稱,加拿大公民和移民部長未能遵守自然公正和程序公平原則。當事人在 2024年3月19日繼續與加拿大公民與移民部進行入境面試,以及在該程序結束、簽發離境令時,均未向申請人提供建議,也未向申請人提供其翻譯的權利和申請人提供其建議的權利。她還辯稱,「有條件離境令」是基於對該法的誤解而簽發,並且在沒有證據支持的情況下簽發,也沒有提供該決定的理由。

不過,答辯人、即加拿大公民與移民部長認為,由於申請人在入境面談期間,並沒有要求翻譯、或律師協助,因此不存在違反「程序公正的」情況。此外,答辯人也補充說,在訪談中,並非自動享有律師協助的權利。最後,鑑於本案的證據和情況,答辯人表示該決定是合理的。

法庭文件還說,申請人聲稱,因為 害怕中國對台灣的威脅升級,而如果爆發戰爭、或衝突,台灣沒有任何組織能夠保護她。此外,如果與中國發生軍事衝突,或者美國捲入其中,台灣沒有安全的避難所。而最近台灣的總統選舉中,也選出了一位中國不想要的人。而對於為何要留在加拿大,申請人回答道: 「我姐姐住在加拿大,我覺得住在加拿大很安全。我沒別的地方可去。」

負責該案的加拿大法官費倫(Ferron)最終駁回了原告的案件,並認為該案沒有「任何具有普遍重要性的問題」得到證實。判決書也提到,根據根據加拿大邊境服務局於2024年8月15日發布的報告顯示,申請人已離開加拿大返回台灣,自此再未返回加拿大。

加拿大護照資料照。(PhotoAC)

移民業者:台海局勢的理由不成立

判決書說,2023年8月14日申請人持學生簽證入境加拿大。2023年9月,她開始就讀幼兒教育專業。在該專業學習期間,她完成了兩門英語課程,並獲得「A」級成績。隨後在2024年1月31日,申請人提交了難民申請。她表示,她登入了加拿大政府「在加拿大申請難民身分:如何申請」的線上頁面,並在家人、一位親友、以及翻譯網站的幫助下,完成了難民的線上申請流程。

在社群平台X(原推特)上分享這個案例的加拿大移民業者牛先生(George Niu音譯)分析,申請人一旦向加拿大政府遞交難民申請,就是一項「重大的法律行為」,任何人都難以承擔試誤的成本。而且一旦啟動程序,便會伴隨「強制性」後果,「申請前務必先諮詢專業法律意見」。(推薦閱讀)選完要移民要趕快!日本投資移民的最低金額要求將提高6倍

牛先生還說,若申請人以台海局勢作為申請難民庇護的理由,應該也不會成立。因為他認為,依照加拿大《移民和難民保護法》的原則,所有台灣人都會面對中共的軍事威脅,而不是只有當事人這一個人有這項問題,「所以你不可以(用)這個理由申請(加拿大)庇護」。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內相關文章

01

10噸鋼筋壓頭⋯工安意外斬斷「33年姊妹緣」!她崩潰認屍 高市府出手了

三立新聞網
02

快發錢了!行政院會明天將通過特別預算案 「普發一萬」入列

民視新聞網
03

抓到+1…他持中國身分證、護照「被廢台灣身分」!開播怒剪護照

民視新聞網
04

獨家/社工助警專生父葬禮全額費用 4年後吃宵夜被盯上竟是他來認恩人

三立新聞網
05

台大2狼醫懲戒出爐 分別處停業3個月、廢止執照

中央通訊社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