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12歲富少買下淡水千萬房!聰明爸拿出「關鍵證明」贈與稅全都免

經濟日報

更新於 10月30日03:58 • 發布於 10月30日03:09
經濟日報

財政部台北國稅局表示,近期有家長詢問,未成年人因無法獨立進行法律行為,若由父母或監護人代為購屋,是否一定會被課徵贈與稅。國稅局說明,是否要課稅,關鍵在於能否證明購屋資金確實屬於未成年人的自有財產。

依《遺產及贈與稅法》規定,限制行為能力人或無行為能力人所購置的財產,原則上視為由法定代理人或監護人贈與,但若能證明支付價款的資金確為購買人本人所有,則不屬贈與行為,免課徵贈與稅。

國稅局說明,實務上,若家長能提供完整的資金來源證明,例如未成年人歷年受贈、繼承或遺贈取得的存款,且這筆資金自入帳後未經提領或挪作他用,再附上付款流程與帳戶交易明細,讓稽徵機關查明屬實,即可認定為「自有資金購屋」,不屬於贈與。

舉例來說,大華(化名)的12歲兒子小華在淡水購屋,總價1,600萬元,大華表示,小華的購屋款全來自過去多年親友贈與的存款,經出示小華歷次受贈存摺及轉帳資料,國稅局查證後確認1,600萬元均仍在帳上、未有支出異常,因此認定小華是使用自有資金購屋,免課大華贈與稅。

國稅局提醒,若未成年購屋的資金來源不明、或是由父母代墊、轉帳資金未能完整對應,也難以被認定為自有資金,恐會被視為父母贈與而須繳納贈與稅。家長應事先保留資金收付的完整資料與轉帳憑證,以利未來查核時提出佐證。

國稅局指出,未成年子女買房並非不能免稅,重點在於證明「錢真的是孩子的」,只要資金來源明確、未經挪用,並有充分文件可查,便能依法適用《遺產及贈與稅法》第5條第5款但書規定,免課贈與稅。

享受更高質量的財經內容 點我加入經濟日報好友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利息+股利+租金等年收逾2萬都要繳!補充保費改革沒納資本利得? 衛福部這樣說

新頭殼
02

明年滿65歲才能領勞保年金!試算60、65、70歲月領多少?他延後請領卻悔嘆:浪費最有活力的5年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3

6家銀行大到不能倒 這間成為潛在第7家

卡優新聞網
04

曾獲鴻海投資,君曜員工不過30人、年營收不到10億...如何靠手機維修成為「橋接晶片供應商龍頭」?

今周刊
05

普發1萬尾數「0、1」今登記 已20萬人完成

NOWNEWS今日新聞
06

寶佳若奪下中工 台塑大樓都更等超過1千億大案將被「整碗捧去」

信傳媒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