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台灣失智症風險因子管理白皮書》年底公開 40歲起是預防黃金期

風傳媒

更新於 5小時前 • 發布於 5小時前 • 黃天如
國衛院攜手各方,提出全方位護腦五守則,40歲起即為失智預防黃金期,強調透過慢病管理,可預防或延緩失智症發生。(國衛院提供)

肥胖、三高等慢性病都與失智症息息相關?國衛院今(10)日宣布,即將於今年底(2025)發布首份《台灣失智症風險因子管理白皮書》,呼籲40歲起即為失智預防的黃金期,需及早控制14項可控風險因子,且其中多項都跟慢性病相關,包括肥胖、糖尿病、高血壓、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過高等,透過積極落實健康管理,將可有效延緩甚至預防失智的發生。

國衛院高齡研究中心失智研究與防治專家小組召集人楊淵韓教授指出,根據國際頂尖期刊《Lancet》(刺胳針)2024年最新報告指出,多達45%的失智症病例可透過控制14項可改變因子來預防或延緩,尤其是中年期的肥胖與三高是最需關注的風險因子。

楊淵韓強調,肥胖與糖尿病不僅是多種慢性病與癌症的根源,更是隱形的失智推手。多項國際研究證實,中年肥胖與糖尿病患者在晚年罹患失智症的風險顯著增加。若能及早進行體重與血糖管理,將能有效降低發病率並延緩病程。為幫助國人及早採取行動,《台灣失智症風險因子管理白皮書》特別提出「護腦五守則」:顧腰圍、控血糖、壓不衝、脂不高、腎要好。

國衛院院長司徒惠康表示,國衛院做為國家衛生政策智庫,以解決國人重大健康挑戰為使命。預計發布的《台灣失智症風險因子管理白皮書》,正是去年簽署3年合作備忘錄後的第一項公私協力(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重要成果。失智症的預防與照護不僅是醫療議題,更牽動長照與社會永續發展。結合國衛院的科研實力與台灣諾和諾德公司在肥胖及代謝領域的專業,期望透過減輕慢性疾病對國民健康的負擔,以實現「健康台灣」中針對「慢性病防治」、「肥胖防治」以及「888計畫」的長期目標。

衛福部長期照顧司祝健芳司長指出,《台灣失智症風險因子管理白皮書》呼籲40歲起及早預防的觀念,與長照3.0政策高度一致。第一階段已放寬外籍看護聘僱規範,協助減輕家庭照護壓力;第二階段將於2026年上路,刪除失智症年齡限制,服務將擴大至50歲以下的早發型患者,讓政府能更早介入。她強調,透過結合慢病管理與社區資源等,能預防與延緩病程發展,實質降低家庭與社會的長照負擔。

國衛院副院長許惠恒指出,國際間已將失智預防視為公共健康核心策略,借鏡國際經驗並透過跨國合作,有助於台灣完善防治藍圖。以享譽全球的芬蘭FINGER(預防認知障礙及失能的芬蘭老年人介入計畫)為例,其成功經驗已擴及歐美與亞洲主要國家成為「全球FINGER計畫」,透過慢性病代謝控制、運動、飲食、認知社交刺激等多面向介入手段,預防與延緩失智。

國家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執行長許志成則表示,《台灣失智症風險因子管理白皮書》由數十位國內權威醫學專家共同編著,預計於今年年底正式出版。全書以流行病學為基礎,系統性整理失智症的主要危險因子,涵蓋代謝疾病(肥胖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腎臟病、中風後認知障礙及癲癇等共病,並延伸至空氣污染、感官剝奪、心理社會因素與生活型態影響,並針對失智症防治提出政策建言。(推薦閱讀)公費流感疫苗全面採用三價疫苗 將於10月1日開打

台灣諾和諾德總經理杜翰思(Hans Duijf)表示,諾和諾德總部位於丹麥,擁有超過百年歷史,是全球肥胖與糖尿病防治的創新先驅者,以「驅動改變,攜手戰勝嚴重慢性疾病」為企業使命。杜翰思指出,根據研究顯示,肥胖者的失智風險比一般人高出74%,糖尿病患失智風險更高達1.5到2.5倍,因此,學界又稱失智症為「第三型糖尿病」。台灣過重與肥胖比例高達50.8%,肥胖和糖尿病已是台灣最沉重的疾病負擔,其防治不但是健康台灣政策的重要目標,更是失智症預防的前哨站。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內相關文章

01

10噸鋼筋壓頭⋯工安意外斬斷「33年姊妹緣」!她崩潰認屍 高市府出手了

三立新聞網
02

快發錢了!行政院會明天將通過特別預算案 「普發一萬」入列

民視新聞網
03

抓到+1…他持中國身分證、護照「被廢台灣身分」!開播怒剪護照

民視新聞網
04

獨家/社工助警專生父葬禮全額費用 4年後吃宵夜被盯上竟是他來認恩人

三立新聞網
05

台大2狼醫懲戒出爐 分別處停業3個月、廢止執照

中央通訊社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