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全台還有2處堰塞湖監測中 地理粉專曝馬太鞍難預防之處

上報

更新於 19小時前 • 發布於 19小時前 • 上報快訊/鍾知諭
地理粉專曝,台灣除了花蓮馬太鞍外,還有新竹泰崗溪、花蓮樂樂溪的堰塞湖都在監測中。(花蓮林管處提供)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昨天(23日)爆發壩頂溢流,截至今天(24日)上午,已慘釀14人死亡、34人受傷及124人失聯。對此,地理粉專「翻轉地理教室」示警,台灣除了花蓮馬太鞍外,還有2處尚處於監測中的堰塞湖,分別是去年11月康芮颱風所形成的「新竹泰崗溪」,以及今年1月嘉義、台南地震形成的「花蓮樂樂溪」。

翻轉地理教室說明,堰塞湖是指河谷或河床因被淤塞,蓄水到一定程度便形成的湖泊,通常由地震、風災、火山爆發等自然原因形成。而台灣處於板塊交界帶,地勢陡峭、地質破碎,加上地震或颱風豪雨,容易造成山區土石崩塌,使台灣的堰塞湖成因,多為崩塌及土石流造成河道淤塞。

翻轉地理教室進一步舉例,目前台灣仍存在的堰塞湖,包括陽明山的夢幻湖、花蓮縣鯉魚潭,及921大地震形成的九份二山「澀子坑」、「韭菜湖」兩處堰塞湖,還有同樣是921地震所形成的水樣森林。

至於目前仍處於監測中的堰塞湖,翻轉地理教室指出,除了花蓮馬太鞍在7月中旬受到颱風薇帕影響,土石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仍有2處堰塞湖,包括去年11月康芮颱風所形成「新竹泰崗溪」,以及今年1月嘉義、台南地震形成的「花蓮樂樂溪」。

對於有人質疑「堰塞湖怎麼不早點處理?」翻轉地理教室解釋,馬太鞍溪的堰塞湖回水體積高達1490萬立方公尺,總體水量約是10分之1的石門水庫蓄水量,很難在短時間內引流處理,例如在這樣的地形挖溢洪道、引流疏散下游大量民眾等,多是預警與防災宣導。(責任編輯:卓琦)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內相關文章

01

花蓮光復6歲女童困兩天奇蹟生還!同住乾姑姑遺體已尋獲

新頭殼
02

快訊/馬太鞍溪北岸「土石大量淤積」傳堤頂溢流 林保署回應了

TVBS
03

剛要去打撞球!苗栗2男大生與國光客運相撞雙亡 業者:尊重警方鑒定結果

CTWANT
04

全光復垃圾沖家門口!鄉民曝慘況:開始發臭

NOWNEWS今日新聞
05

馳援花蓮光復重災區 「走100公尺要掙扎20分鐘」搜救人員嘆:像回到莫拉克

太報
06

鋰電池工廠惡火延燒!36歲男創業僅一年 全家葬身火海

TVBS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