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長平漫游:博物館裡的孩子們

德國之聲

更新於 11月02日08:04 • 發布於 11月02日08:04 • 長平

(德國之聲中文網)我去博物館接女兒,她在這裡參加一個兒童周末藝術項目。

活動結束了。和女兒一起朝我走來的,還有項目的指導老師。老師問我:我可以帶您女兒一起接受記者采訪嗎?

老師讓孩子公開露臉,必須征得家長同意。在這份同意書上,列出了孩子可能會被記者提問,可能會被拍照和錄像等事項。

我覺得這個老師非常面熟。等她和女兒離開之後,我趕緊查了一下,原來她是這家博物館的前館長、一位知名的藝術家。

我又查了一下這類項目的其他指導老師,發現知名藝術家不止一位兩位。受政府財政資助,這類項目幾近免費,也是藝術家們為兒童教育所作的貢獻。

活動內容大體如下:確定一個主題,指導老師先帶孩子們參觀特定的展覽,然後一起坐下來討論,做相關的手工作品。就我女兒的體驗,這類項目大多有趣味也有意義。

要參加這樣的活動非常容易。各地都有一些非常方便的資訊網站,比如我所在的城市“Musenkuss(繆斯之吻)”,只要每周瀏覽一次,本城所有博物館和類似場所的青少年活動和動向都盡在掌握。

有趣味也有意義,並不意味著門庭若市。恰恰相反,一些知名藝術家策劃和指導的兒童活動無人問津,有的只有三五個孩子參加。

有時,把孩子交給指導老師的時候,我甚至在想:她/他們一定對我這樣的家長充滿感激之情吧。

中國新博物館學後來居上?

自上世紀下半葉的新博物館學(New Museology)運動以來,博物館的功能越來越社會大眾化。與此同時,博物館建築也越來越奢華。各地競相拿出最好的地段,邀請頂級建築師,修成地標性建築。

看著知名藝術家帶著三五個孩子,在空闊的博物館大廳,耐心地給給他/她們講解經典名畫,我感覺這真是一種特權,也是一種浪費。

當時我想,由老師帶著觀賞經典名畫,現場不用記考點,回家不用寫作文,這種博物館體驗對德國孩子來說平淡無奇,但是也許很多中國孩子會覺得新鮮。

我對一個辦語言學校的朋友建議,她可以組織中國孩子的德國博物館旅游,由德國老師/藝術家講解。畢竟,公共財政不僅支持本地教育,也應該支持文化交流。我相信博物館樂見其成。

我們甚至還計劃合作出版一本書:把這些老師/藝術家的講解錄下來,翻譯成中文,配上圖,加上手工項目,就可能是很精彩的兒童讀物了。弄不好還會暢銷呢。

如果真的做了,可能也真的就暢銷了。我說的“當時”,已經是十多年前了。這十多年來,新博物館學運動在中國蓬勃發展,參觀博物館成為時尚,有趣味也有意義的博物館體驗已經是孩子們的日常。相關的童書、視頻和網紅博主蔚為大觀。

就跟近年來所有領域一樣,中國雖然不是原初發明創造者,但是在應用端的開發總是後來居上、勢不可擋的樣子。電動汽車如此,AI聊天機器人如此,博物館學運動也是如此。看著孩子們成群結隊地湧入博物館,博物館絞盡腦汁開展兒童項目,我甚至為當初要為他們引薦德國博物館的兒童項目感到慚愧。

直到我聽了一些博物館網紅博主的播客,了解了一些中國博物館的兒童項目之後,又有了不同的想法。在很大程度上,發生在中國的是一場“舊博物館學”運動,是既有的“填鴨式教育”的延續。

博物館怎樣收藏當下的人?

後來女兒對我說,假如她未來去做美術老師,她希望不要在學校任教,而是在課外藝術學校或者博物館的兒童項目工作,因為前者強制所有學生上課,而後者更多是真正喜歡藝術的孩子在參與。

我相信,即便在三五個孩子參與的項目中,仍然有家長違背孩子意願,以為學藝術高大上,或者只是想找個假期的保姆。但是,女兒的話讓我反思,那些指導老師們真的對家長有所感激的話,也許是只是因為沒有太多濫竽充數者?

新博物館學運動的確讓博物館從少數走向多數,從收藏和展出文物的聖殿變成了多功能化的社會文化廣場。但是,這只是它的表面。

就其內核而言,這是一種權利運動。它讓博物館從專屬精英轉向服務大眾,同時也讓其教育功能從仰視經典轉變為平等認知,從單向度輸出轉變為互動活動。這種互動不僅僅是“寓教於樂”,本身也是當代博物館的一部分。換句話說,博物館裡收藏的不只是物,而且還有人,從“以物為中心”到“以人為本”。而且,不只是古人,還有當下的人。

兒童教育和參與,是新博物館學運動一個很大的分支,甚至因此發展出“兒童博物館學”。十九世紀開始出現專門的兒童博物館,到今天幾乎每個大型博物館都有兒童部分。

其背後的推動力,就是當代人權觀念下的兒童權利。

至少,博物館的指導老師,無論是知名的大藝術家還是默默奉獻的園丁,在拍攝照片發表或者帶孩子接受采訪的時候,要征得監護人的正式同意。

長平是資深媒體人、時事評論作家。他目前是德國之聲專欄作家、中國數字時代執行主編以及六四記憶 · 人權博物館總策展人。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際相關文章

01

前所未見!老鼠異常「凶暴行為」被拍下 科學家憂:恐爆瘟疫

三立新聞網
02

京都嵐山竹子遭塗鴉!當局擬「砍部分竹林」 日媒直擊外國客闖私宅

TVBS
03

熊闖日山形溫泉旅館!多人緊急疏散 現場超慘紙門破、冰箱被撬開

TVBS
04

四寶媽清潔工找錯地址…剛想開門「秒遭槍擊身亡」!夫目睹全程崩潰了

鏡報
05

200萬年「冰河水」晶瑩剔透!他用杯子撈來喝 下秒就出事

三立新聞網
06

情侶堅持「裸身瀑布雙修」給大眾觀賞 下場慘了!

鏡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