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電影

史上最血腥、最Cult的邪典超級英雄《毒魔》重拍版你需要知道的8件事:「小惡魔」彼得汀克萊傑主演,連配角都是大咖

GQ

更新於 09月03日02:32 • 發布於 09月02日08:39 • Leon Kuo

漫威DC的長期霸佔(與較勁)下,以漫畫為根基的超級英雄電影成為近代影壇的最大宗敘事模式。觀眾已經習慣起源、宿敵、宇宙觀、續集伏筆這些模板,然而這樣的熟悉感同時也帶來疲勞。當傳奇影業(Legendary Pictures)宣布翻拍1984年的經典B級片/邪典電影《毒魔復仇》(The Toxic Avenger)時,不少人先是錯愕,隨後才意識到:或許這正是對當前超級英雄電影的突破口與反叛回應。

這不是反派怪物的劇照,他是經典Cult片超級英雄「毒魔」。(圖片提供/車庫娛樂)

新版《毒魔》(The Toxic Avenger)由梅肯布萊爾(Macon Blair)執導,由在《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Game of Thrones)中表現亮眼的「小惡魔」彼得汀克萊傑(Peter Dinklage)主演。這部電影被描述為血腥、黑色幽默、近乎荒謬的另類超級英雄片,除了是對「Cult片界」經典角色的復刻致敬,更像是一場針對整個產業現狀的嘲諷與反擊。

關於《毒魔》重拍版的8件事:

  • 認識全球最知名的低成本B級片商
  • 從冷門B級片到經典Cult片
  • 超過10年的重拍計畫
  • 彼得汀克萊傑的演員魅力
  • 一男一女共同演出毒魔
  • 充滿亮點的配角群
  • 邪典精神能否存活於主流?
  • 用瘋狂、血腥與荒謬來包裝的當代寓言

認識全球最知名的低成本B級片商

《毒魔復仇》誕生於1984年,由「特羅馬娛樂」(Troma Entertainment)拍攝製作,這間由勞埃德考夫曼(Lloyd Kaufman)與麥可赫茲(Michael Herz)所創立的小型獨立製片商專門製作低成本B級片,尤其以恐怖片為大宗,其特色是具有1950年代惡搞與血腥,並充滿殺戮、裸露與諷刺元素。

相較於低調又害羞的麥可赫茲,勞埃德考夫曼可說是特羅馬娛樂的最佳門面與代言人,而他的個性與處事作風也與他的公司作品氣質不謀而合——長年堅持獨立製作,並批判好萊塢與財團壟斷的當代影業,他認為當代電影創作已失去來自民間的聲音。

即便公司走的是低成本製作,但這絲毫不減勞埃德考夫曼對電影的熱愛與執著,即使如《猛毒復仇》這種充滿血腥與誇張肢解場面的作品,他也會要求以卡通化的化妝與調性,去平衡自己堅持的電影美學,同時,勞埃德考夫曼也以嚴格的安全措施來保護劇組著稱,使特羅馬娛樂聲稱三十多年來未發生過任何片場事故,特羅馬娛樂以自訂的「製作守則」為傲:其一為「重視人員安全」,其二為「重視財產安全」,其三是「拍出一部好電影!」(但第三項的字體比前兩條小)

Troma Entertainment共同創辦人Lloyd Kaufman是影壇最具知名度的B級片製作人。(圖片/Getty Images)

勞埃德考夫曼也是影業知名的女性主義者,他對女性長期在電影界的邊緣處境感到遺憾,他常說「這個世界充斥著平庸的男性電影」。

即便自家作品經常遭受主流影迷與影評忽視,但勞埃德考夫曼仍堅持電影具有直指社會問題的功用:例如《重返流氓高校》、《惡夜活死雞》批判垃圾食品,《猛毒復仇》則是探討環境保育與健康食品藥物不實廣告的危害,個性大砲的他,也經常批評當今的「社會正義戰士/正義魔人」(Social Justice Warrior/SJW)發言經常流於表面,並指出當今影壇早已被三流部落客與YouTuber所操弄。

諸多知名導演如彼得傑克森(Peter Jackson)、昆汀塔倫提諾(Quentin Tarantino)都曾多次公開表示自己身受特羅馬娛樂作品的影響。

新版「毒魔」造型還原了80年代B級恐怖電影的獨特美學。(圖片提供/車庫娛樂)

從冷門B級片到經典Cult片

與原版故事相同,新版《毒魔》講述一名落魄的清潔工,意外跌入化工廠的有毒廢料池,就此成為身形怪異的異類怪物,並獲得超乎常人的怪力,成為滿身毒液、揮舞拖把、打擊邪惡的「反英雄」(Antihero)。

《毒魔復仇》在當年首映時票房慘淡,甚至一度被戲院拒收,但就如諸多經典Cult片的命運一樣,該片後來憑藉午夜場與錄影帶流通,逐漸聚攏一群壞品味的另類影迷,憑藉過度血腥的動作場面與荒唐的黑色幽默,《毒魔復仇》逐漸晉升邪典行列,成為Cult片迷心中的經典之作。

《毒魔復仇》系列甚至發展成音樂劇版本,堪稱是「最成功」的經典Cult片IP之一。(圖片/Getty Images)

後來,《毒魔復仇》甚至推出三部續集,還衍生電玩、舞台劇,甚至有專為兒童打造的動畫版《毒魔十字軍》(Toxic Crusaders),堪稱是低成本B級片的殿堂級作品,也是特羅馬娛樂的代表作。

這樣的歷史,讓此刻新版《毒魔》帶有一種時代對照的意味,尤其當漫威電影宇宙正進入重要的第六階段、DCU也正憑藉《超人》(2025)重啟展開新章之時,做為好萊塢主流大廠的傳奇影業翻出這個邪典英雄,絕對具有意味深遠的反叛作用。

超過10年的重拍計畫

事實上,《毒魔》重拍計畫早在2010年就已宣布,然而直到2018年年底,才正式由傳奇影業取得重啟版權,並邀請特羅馬娛樂兩位創辦人擔任製片。2019年3月,梅肯布萊爾確定執導並編寫劇本。

選角階段曾傳出阿諾史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有望參演,雙方一度展開深入討論,但最終因其投入《魔鬼終結者:創世契機》(Terminator Genisys,2015)的檔期衝突,最終無緣加盟,使製作進度一度停滯,直至2020年,彼得汀克萊傑確定擔任主演,項目才重新啟動。

Peter Dinklage飾演新版「毒魔」。(圖片提供/車庫電影)

彼得汀克萊傑的演員魅力

憑藉《下一站,幸福》(The Station Agent,2003)與《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小惡魔提利昂揚名國際的演員彼得汀克萊傑,總給予人們一股聰慧、尖銳又帶點犬儒主義的銀幕形象,剛好與《毒魔》中的角色形成一種奇特呼應。

這次由彼得汀克萊傑飾演的《毒魔》主角溫斯頓是一名落魄的化工廠精潔工,罹癌的身體正病入膏肓,性格害羞孤僻的繼子也正處於微妙的青少年叛逆期,生活毫無尊嚴的他,在一次偶然意外裡被犯罪團體盯上,並被丟入毒廢料池中毀屍滅跡,熟知溫斯頓在吸收有毒物質後,變成一隻全身肌肉、畸形、滿臉爛肉的奇特怪力怪物。

Peter Dinklage在《毒魔》中展現其非凡的演員魅力,至於他為何為以這身扮相示人?在劇中有著非常完整的脈絡。(圖片提供/車庫娛樂)

但在全片歡愉、另類、超脫常規的Cult節奏下,觀眾很快會被這個「非典型的超人類」給吸引:他的力量帶著殘酷荒誕,他的能力無法被理性解釋——徒手能分筋錯骨的怪力、沾毒的拖把能爆頭、血液能治癒他人,甚至連尿液都有腐蝕性。

導演梅肯布萊爾表示:「誰需要合理的超能力設定?《毒魔》的魅力就在於荒謬。」這句話正點出新版與主流英雄電影最大不同:Cult片某種迷人之處就在於不追求嚴謹,而是用荒唐的邏輯製造狂歡。

一男一女共同演出毒魔

鮮少人知道,新版毒魔由兩人分飾一角,除了彼得汀克萊傑飾演未變異前的本尊與全程聲演外,真正執行高難度肢體演出與動作場面的,則是葡萄牙裔英國演員路易莎格雷羅(Luisa Guerreiro)。

路易莎格雷羅畢業於倫敦大學皇家霍洛威學院與皇家中央演講與戲劇學院,學院派出身的她曾獲英國非西區獎(Off-West End Award),現今活躍於劇場與大銀幕,更是太陽馬戲團簽約的劇團演員。除了演員身分,多才多藝的路易莎格雷羅也精通於木偶戲、綠幕動作捕捉、模擬生物表演、編舞以及動作特技。

開機前,身材嬌小的路易莎格雷羅必須套上重達13公斤的泡沫膠服裝,在炎熱的片場裡詮釋毒魔的怪異姿態與笨拙動作,而彼得汀克萊傑則提供角色的靈魂與聲音,透過兩位精湛的演員互補,使得角色更具層次。

充滿亮點的配角群

除了主角,本片的配角群同樣星光熠熠,幾乎可說是主流大片的演員規格:「宇宙中心」凱文貝肯(Kevin Bacon)在片中飾演無良化工企業的邪惡執行長羅伯特,亦是本片的最大反派,他的角色可說是毒魔的對比,無論是角色性格、背景、設定甚至是煩惱的事物,都與落魄但心地善良的溫斯頓形成對照。

Kevin Bacon在《毒魔》中飾演大反派。(圖片提供/車庫娛樂)

另一個大咖配角卡司還包括《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2001-2003)三部曲系列主角——曾飾演哈比人佛羅多的伊利亞伍德(Elijah Wood),即便當年憑藉《魔戒》走紅,但多年來他一直專注在獨立電影演出,此次參演《毒魔》重拍版更是以詭異的妝容扮相登場。

當年以《魔戒》電影三部曲主角佛羅多聞名的Elijah Wood,在《毒魔》重拍版中以詭異扮相示人。(圖片提供/車庫娛樂)

在《不存在的房間》(Room,2015)表現亮眼的雅各特倫布雷(Jacob Tremblay)也在片中飾演主角的繼子,剛滿18歲的他,可說是完美詮釋出那種青少年階段獨有的尷尬狀態,並巧妙地融入電影荒謬且獨特的節奏裡,堪稱片中一大亮點,他與泰勒佩姬(Taylour Paige)的加入,為這部經典Cult片注入新世代的能量。

邪典精神能否存活於主流?

2023年,新版《毒魔》在奧斯汀奇幻電影節首映後獲得熱烈回應。《Bounding Into Comics》形容它「應該會成為下一個《死侍》(Deadpool)」;《Mashable》則稱其為「超級英雄疲勞的解藥」。

《毒魔》的確與《死侍》、《黑袍糾察隊》(The Boys)等作品一樣,屬於反英雄潮流的一環,但與這些作品相比,《毒魔》更粗糙、更直接、更不在乎敘事規則——畢竟它是一部立足於B級片娛樂的超級英雄電影,血漿四濺的畫面與嘲諷企業資本的主題,讓它既像1980年代的怪胎,也像對當下現實的諷刺寓言。

傳奇影業近年主打《沙丘》、《哥吉拉與金剛》等大規模系列IP,卻願意投資這樣一部小眾翻拍作品,能夠感受到其背後對電影市場疲態的敏銳感知,觀眾對宏大宇宙、連結10年以上的系列計畫熱情正在消退。相對而言,一部既低俗又血腥、看似無厘頭的Cult片作品,反而提供喘息空間。

《毒魔》主要演員群出席「聖地牙哥國際漫畫展」(San Diego Comic-Con),由左至右:Peter Dinklage、Taylour Paige、Elijah Wood和Jacob Tremblay。(圖片/Getty Images)

隨著主創團隊找來如彼得汀克萊傑、凱文貝肯與伊利亞伍德等人的加入,代表希望本片能夠用更高的完成度與演員聲量,把當年的瘋狂推廣給更多觀眾。當然,《毒魔》畢竟充斥著許多專屬於Cult片迷才懂的壞品味,的確也很難推薦給習慣主流片的影迷(無關優劣,純粹是看片習慣的不同),但只要是熟悉B級片觀影樂趣的重度影迷,對於《毒魔》所要傳遞的娛樂與電影語言勢必會感到相當滿足。

用瘋狂、血腥與荒謬來包裝的當代寓言

隨著「DC宇宙」(DCU)再起、「漫威電影宇宙」(MCU)邁入第六階段,沉寂一段時間的超級英雄電影再度受到觀眾討論。在經歷多位家喻戶曉的角色電影宣傳中,《毒魔》絕對不是一部適合闔家觀賞的電影,但同時,它也沒有商業大片所需要肩負的責任與大旗,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挑釁:主流觀眾願不願意擁抱一個自化工廢料中所誕生的超級英雄?

拿著拖把當武器的超級英雄看過沒?(圖片提供/車庫娛樂)

但即便是Cult片導向的作品,《毒魔》其實還隱含著一層現實隱喻。化工廠的廢料、企業的壓榨、藍領工人階級的無力,都能在故事裡找到顯著的影射。毒魔雖然是怪物,但也代表一種從「最骯髒底層中誕生的反抗力量」,在故事裡,外貌嚇人、誕生於意外下的毒魔,當然沒有拯救宇宙蒼生的偉大使命與目的,卻有著一顆善良的心,為所重視的事物奮戰到底——而這正是英雄之所以為英雄的根本源頭——要成為英雄,你必須要先是一個好人。

本片在2023年做為美國德州奧斯丁「奇幻電影節」的開幕片首映,隨即成為全球Cult片迷的熱門話題,歷經兩年的等待,終於等到台灣院線。

《毒魔》於8/29(五)與全美同步上映。

P.S. 預告內容含有血腥元素,請斟酌觀看。

馬上成為GQ LINE好友,每週好物話題一次掌握!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電影相關文章

01

慘遭老公下藥!供80男人蹂躪 超駭人「吉賽兒性侵案」內幕曝光

TVBS
02

獨家/破天荒!成龍出書公開認了鄧麗君是女朋友 對她說:永遠的對不起

三立新聞網
03

史上最強!32年前搞笑神片「超級學校霸王」湊齊四大天王 星爺也客串

三立新聞網
04

電影院變格鬥場!看恐怖片女友卻滑手機 螢幕亮光惹後排男不爽「互潑飲料打起來」

壹蘋新聞網
05

班尼迪克顧娃忙翻老婆獨自逍遙!夫妻尋求諮商連醫生都放棄

緯來娛樂新聞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