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膝關節退化吃止痛藥卻更嚴重 醫籲提早手術治療

藝點新聞

更新於 10月03日08:10 • 發布於 10月03日08:07

藝點新聞Chloe編輯整理

台灣進入超高齡化社會,根據衛福部統計,每年約有逾2萬人次接受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台中大甲李綜合醫院分析,到院進行膝關節、髖關節置換的患者,年紀以70歲以上最多,為了提升醫療品質,該院特別成立骨科微創手術中心,今天舉辦記者會,三位患者到場分享,強調要活就要動,如果關節有問題,千萬不要靠吃止痛藥,一定要趁有體力儘早開刀治療。

(圖/醫院提供)

大甲李綜合醫院副院長、骨科主治醫師王芳英表示,進行人工膝關節、髖關節置換的患者,年紀愈來愈大,以他臨床的經驗統計,幾乎在70歲以上,而且有年紀愈來愈大的趨勢,80歲以上的患者也不少,甚至還有百歲人瑞,患者有一個共通點,都屬於退化性關節炎最嚴重的第四期,吃了止痛藥無法止痛、痛到不能走路,才想到來醫院評估、手術。

「年紀不是手術考量因素,而是病患本身的健康。」王芳英說,他在臨床手術逾30年經驗,累積至少近萬個案成功案例,發現近幾年手術患者年紀愈來愈大,成立骨科微創手術中心後,更能精準進行跨科全人化的跨科評估,確認患者身體狀況,更導入機器手臂、3D電腦導航等設備,提升手術精準度,縮短恢復期,讓患者在術後隔天便能下床走路。

根據衛福部最新發布的統計,台灣健保用藥中,每年高達898萬人服用乙醯氨酚成分的止痛藥。王芳英指出,髖關節、膝關節退化是不可逆的,萬一出現疼痛的狀況,一定要儘早就醫,如果到了必須手術的程度,千萬不要保持著「我吃止痛藥」維持的觀念,務必要趁著有體力、沒有其他三高等病狀早點開刀,也能早點恢復。

記者會上,一位長年務農的85歲馮姓婦人說,她一年多前左腳開始疼痛,走路一跛一跛,長期到住家附近診所拿止痛藥,雖然小孩不斷勸說,要她趕緊開刀治療,但心想「我還會走就好了」,照常種菜、下田耕作,一直到兩個月前實在是忍不住,走路都要扶著輔助器,才趕緊就醫,手術置換左腳人工膝關節。

馮姓婦人透露,她從年輕時便開始在卓蘭山區務農,要施肥、噴藥,尤其早年運送水果都要靠人力,走在山坡小徑非常辛苦,長年下來膝蓋受重容易磨損,三年前右腳才開刀,現在左腳再置換人工關節,她自嘲,「我應該早點手術,才不會忍痛那麼久,真是自討苦吃。」

還有一位65歲的蘇姓婦人說,她因先天性髖關節脫臼,平時走路就會痛,只要痛到受不了,就靠吃止痛藥,有時候痛到連背部脊椎都在痛,年紀愈大愈明顯,而且痛到不能忍,擔心長期吃止痛藥對身體造成負擔,才想到開刀解決,她用自身經驗呼籲,身體有毛病就不要拖,能手術就提早治療,才不會讓自己痛苦,也讓家人困擾。

另外一名從事看風水、易經命理的67歲王姓男子,因為膝關節退化走路都會痛。他說,原本先到其他醫院打玻尿酸,後來又吃葡萄糖胺的保健食品,沒想到不只沒改善,反而腳更痛,後來經朋友介紹,也替自己卜卦,才到醫院就診,診斷後發現左膝蓋早已磨損,決定置換人工膝關節,術後一個禮拜,他說,已經能自行騎機車,也能開車載孫子上下課,非常開心。

王芳英表示,髖關節、膝關節置換使用微創手術,能減少肌肉軟組織破壞、減少術後疼痛,還可加快恢復速度,通常術後隔天能下床走路,第二天便能爬樓梯。他說,如果髖、膝關節退化不斷的拖延不治療,會因長期走路重心不穩影響到脊椎,最好能趁有體力提早手術,減少服用止痛藥。

延伸閱讀

中秋節「桃花位」、「財位」一次看 楊登嵙教你顧好風水

發財啦!寒露節氣這天到 3星座財運飆上新高度

健康指南: 秋冬呼吸道疾病高峰期

做好防護措施 讓免疫力站穩腳步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靠性排解壓力 小心陷入「性成癮」循環!醫:這些人風險更高

健康醫療網
02

肺炎已成第三大死因!專家:65 歲以上務必接種「這2劑疫苗」

健康醫療網
03

你有潔癖嗎? 醫師解析「強迫症」與「強迫人格」特質

NOW健康
04

「上翹GG」愛愛更舒服? 醫揭真相

ETtoday新聞雲
05

譚艾珍得帶狀皰疹!臉冒紅疹以為蟲咬 醫:皮蛇長這裡恐傷視神經

健康2.0
06

11月06日 我們都在時間裡長大

Heho健康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