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前海軍司令:海洋應成各國團結橋梁非對抗邊界
(中央社記者吳書緯台北16日電)前菲律賓海軍司令寇蒂茲今天在台北表示,海洋應該成為菲律賓、台灣、日本與韓國等國團結的橋梁,而非對抗的邊界,結合各國優勢推動區域繁榮發展。
第5屆「東亞和平論壇」今天在台北圓山大飯店舉行,前副總統呂秀蓮、寇蒂茲(Danilo M. Cortez)等人出席。
寇蒂茲發表專題演講指出,紀念二戰結束80周年,東亞各國所共享的太平洋既是戰場,也是生命線,海洋富含許多天然資源,海運對於維持貿易與區域合作的穩定至關重要;但近幾十年,一些國家根據政治情勢而非互相尊重,在地圖上重新劃定邊界,也使西菲律賓海成為緊張焦點,而這些爭議若未透過對話解決,恐將重演歷史錯誤。
寇蒂茲強調,海洋應該成為各國團結的橋梁,而非對抗的邊界,貿易、資源利用與共享應該是首要的任務,「這片海不應該爭奪」,而應攜手共築,菲律賓、台灣、日本、韓國各有獨特優勢,應結合推動區域繁榮。
寇蒂茲表示,團結需要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礎,尊重每個國家的領土與主權,菲律賓歷經西班牙與美國殖民,以及領土爭議,深刻體會到這一點。他肯定台灣的韌性提供了一個堅持立場、同時尋求對話的典範。
創辦首屆「東亞和平論壇」的呂秀蓮於演講時表示,日本於1945年8月15日宣布戰敗投降,二戰結束;對台灣人民來說,還沒有機會正式獨立,但民眾不要忘記那一天,祖先脫離長達50年的殖民統治。
呂秀蓮表示,此次論壇邀請第一島鏈各國的學者專家,共同探討二戰的前因後果,以及亞洲是否能成為一個團結的聯盟,共同Make Asia Great(讓亞洲變得偉大)。她也衷心為烏克蘭人民祈禱,美俄總統2位「民主獨裁者」在美國阿拉斯加開秘密會議,她深怕美俄兩國簽約決定烏克蘭命運,但烏克蘭總統並不在場,如同1895年「馬關條約」,沒有人台灣人在場一樣。(編輯:黃瑞弘)1140816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