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才現首例登革熱 疾管署盼疫情規模小於往年
疾管署25日公布台灣今年首起登革熱本土社區群聚疫情,位於高雄鼓山區。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今天(26日)表示,今年截至8月22日才出現首例登革熱本土病例,為10年來最晚,但疫情較晚發生與疫情嚴重程度無關,疾管署希望在中央與地方攜手防疫下,今年疫情規模能小於往年。
疾管署25日公布今年首例登革熱本土病例,為高雄市鼓山區一起社區群聚疫情,共有4例確診。指標個案為50多歲男性,8月23日出現頭痛、噁心、食慾不振等症狀,隔日到醫院就診,登革熱NS1快篩陽性,PCR檢驗也是陽性,確診感染登革熱第二型。經當地衛生局擴大採檢後,再驗出3名個案,包含2名同住家人與1名鄰居,由於4人近期均無出國史,因此研判為本土感染。
曾淑慧表示,往年首例本土登革熱病例大多在6、7月出現,過去最早曾在5月底出現首例,今年直至8月22日才現蹤,為10年來最晚,但疫情較晚出現不代表疫情較為嚴重或不嚴重。在首例本土個案出現後,高雄市政府已成立前進指揮中心,執行擴大疫調採檢、孳生源清除、緊急噴藥滅蚊等工作。疾管署希望在中央與地方努力下,能降低疫情威脅,也期盼今年疫情規模能低於往年。
根據疾管署最新統計,今年截至8月25日累計146例登革熱境外移入病例,為近6年同期境外移入次高,多自東南亞國家移入,以印尼49例為多,其次為越南30例、菲律賓及泰國各18例。
疾管署指出,目前正值登革熱流行季節,且國內本土疫情現蹤,近期天氣高溫炎熱也常有降雨,有利於病媒蚊孳生,疫情傳播風險增加,呼籲民眾徹底落實住家「巡、倒、清、刷」。此外,全球登革熱疫情嚴峻,且鄰近東南亞國家疫情持續,民眾前往流行地區應落實防蚊措施,從事戶外活動時,建議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並使用防蚊藥劑。
疾管署提醒,民眾如出現發燒、頭痛、肌肉關節痛、出疹等登革熱疑似症狀,應盡速就醫,並告知旅遊活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