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從通學廊道到跨海大橋 新北市擘劃四百萬市民幸福藍圖

中華日報

更新於 17小時前 • 發布於 17小時前
新北市政府工務局長馮兆麟今(10)日在市政會議中以「看得見的基礎建設,串聯城市幸福與感動」為題進行專案報告。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工務局長馮兆麟今(10)日在市政會議中,以「看得見的基礎建設,串聯城市幸福與感動」為題進行專案報告,馮兆麟指出,市府將生硬的基礎建設,轉化為市民「感受得到」的幸福溫度。同時揭示了市府近年來從微觀的通學步道,到宏觀的跨市交通動脈的完整建設。馮兆麟強調,這不僅是一份工程進度報告,更是一幅串聯起四百萬市民生活軌跡的城市發展藍圖。

新北市侯友宜在聽取報告後表示,公共建設不僅是功能設施的改善,更是新北市文化與美學的一部分。從三重新北高中通學廊道改善,到中正橋改建、淡北道路、淡江大橋、新北美術館,讓基礎設施成為城市文化和精神的體現。尤其是淡江大橋即將在9月橋體合龍、明年上半年通車,可以終結淡水、八里兩岸居民塞車之苦,更兼顧航道安全、結構穩定與「淡水夕照」的景觀融合。再配合淡北道路以生態永續工法興建,將提供淡水、北投兩地居民一條快捷走廊。另外,在道路暨附屬設施養護預算部分,明年至少增加10億元投入在基礎建設上,讓每一項基礎建設都能成為新北市的亮點。

馮兆麟報告中提到,「通學廊道安全改善計畫」是市府近年施政的核心之一,目標在民國115年完成百所校園周邊的優化工程,目前已達90所。這項計畫跳脫了傳統思維,將「人本精神」與「在地美學」深度融合。以新北高中為例,不僅將人行道拓寬至150公分,確保輪椅與嬰兒車暢行無阻,更巧妙地融入該校「椪柑」的校園文化意象,讓通學路成為社區認同的延伸。

三重新北高中通學廊道,不僅將人行道拓寬至150公分,確保輪椅與嬰兒車暢行無阻,更巧妙地融入該校「椪柑」的校園文化意象,讓通學路成為社區認同的延伸。

馮兆麟強調,在蘆洲國小的通學廊道改善完工後,不僅串聯起鄰近的空中大學,更延伸至捷運三民高中站與在地信仰中心湧蓮寺,形成一個完整的「步行生活圈」。受惠者不再僅限於學生與家長,而是擴及所有通勤族、香客與周邊居民,這正是市府試圖傳達的理念,基礎建設應由「點」串成「線」,最終擴展為舒適宜居的「面」。

侯友宜市長聽取簡報後表示,無論是通學廊道改善,還是中正橋的改建、淡北道路、淡江大橋、新北美術館,都是讓基礎設施成為城市文化和精神的體現,成為市民與世界共享的作品。

馮兆麟說,如果將通學廊道形容為城市的微血管,那麼串聯區域發展的交通路網,則是城市的主動脈。面對快速增長的人口壓力,特別是林口地區,因大型園區與媒體產業進駐,早已成北台灣重要的新興市鎮。因此,工務局推動的「A3計畫道路」,以雙向四車道的規格,不僅著眼於解決目前的交通壅塞,更是串聯105市道高架工程預作準備,打造林口完整的交通骨幹,支撐下一個十年的發展。

淡江大橋即將在9月橋體合龍、明年上半年通車,可以終結淡水、八里兩岸居民塞車之苦,更兼顧航道安全、結構穩定與「淡水夕照」的景觀融合。

馮兆麟在報告結語中感性地表示,建設不應只是鋼筋水泥的堆疊。誠然,每一項工程的背後,都牽動著龐大的預算、複雜的工法與長期的規劃。但對市民而言,最終的評價標準只有一個:生活是否因此變得更安全、更便利、更有品質?從孩童的琅琅笑語,到順暢的通勤脈動,新北市府正透過「由小到大、由舊到新」的務實路徑,試圖將「看得見的建設」,轉化為每一位市民心中「感受得到的幸福」,為這座不斷蛻變的大都會,寫下溫暖而堅實的註腳。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日本1電器過不了海關!出境全遭丟棄原因曝

NOWNEWS今日新聞
02

健康堪憂…連體嬰弟弟忠義「嚴重腹脹照曝光」 PO文喊:不會放棄

中天電視台
03

台人遊峇里島遭困!暴雨成「明天過後」 婚禮恐泡湯

TVBS
04

太噁了!LINE新增「一功能」讓台人炸鍋 網喊:拜託不要開放

太報
05

未來一週持續紅通通! 北市明高溫飆38度 熱帶擾動曝光

自由電子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