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院今審查《青年基本法》 民團籲朝野正視青年困境
Newtalk新聞
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今(14)日將審查《青年基本法》草案。時代力量偕同世代共好協會、台灣綠黨、台灣基進、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上午召開「世代正義刻不容緩!青年基本法儘速立法!」記者會,呼籲朝野應正視青年困境,將青年諮詢與公共參與機制法制化,並將18歲公民權入法。
時代力量副秘書長劉品辰表示,《青年基本法》進入審查是關鍵時刻,國家不應只看到壯世代,更要看見青年世代面臨的薪資停滯、房價高漲與心理健康惡化等嚴峻挑戰。他呼籲,立法院比照《壯世代促進法》的審查速度,儘速通過《青年基本法》,並提出三大訴求,包括:將青年參與公共事務的機制明確法制化、將青年事務主管機關提升至行政院層級,以及將18歲公民權明確納入法案中。
台灣基進黨主席王興煥指出,支持《青年基本法》將青年主流化,並應積極賦予青年政治權力。他提出兩項方案,一是透過憲法法庭釋憲,賦予18歲完整公民權;二是各級地方政府應建立獨立運作的青年民主審議會,讓青年能直接決定國家事務,青年冷感與對民主的信心下滑是全球危機,唯有讓青年直接參與決策,才能挽救民主體制。
台灣綠黨共同召集人甘崇緯說明,綠黨長期重視青年參政,不論在全球或亞太層級,青年組織皆獨立運作,以確保青年有自主發聲的管道。他指出,台灣青年失業率高達11.78%、起薪僅為全體平均的六成,且投票率近年下降,顯示對政治失去信心。《青年基本法》應保障青年在政策、法規與計畫制定上的參與權,並納入18歲公民權,讓青年觀點進入政策核心。
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祕書長何語蓉認為,《青年基本法》是影響未來20年青年公共參與的重要基礎,應將青年視為社會對話與決策的夥伴,而非僅是被保護的對象,現行青年參與機制流於形式,缺乏回應與追蹤,應在法中明文規範回應義務、跨部會協調機制,並補足15至17歲政策空白,讓青年在18歲前就能累積公共參與經驗。
世代共好協會祕書長黃仲賢提出八大訴求,包括將青年年齡明確定義為18至35歲、將青年事務層級提升至行政院、全國22縣市均設立青年參與機制、每三個月至少召開一次青年事務發展會報等,青年不是不成熟的存在,應承認其主體性與能動性,讓他們有權利決定社會的未來,「凡是青年的問題,都是世代的問題」。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