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股市屢創新高,該「居高思危」嗎?存股專家小車:與其擔心崩盤,不如先準備這4件事

商周財富網

發布於 10月31日02:00 • 小車X存股實驗

圖片來源:Adobe Firefly

小車自2015年開始接觸股市以來,至今走過10個年頭。中間經過了2020年新冠股災、2022年大盤修正6,000點、2025年4月川普之亂,算是完整經歷過3次崩跌與回升。

其中2020年、2025年雖然跌勢來得又急又猛,但回升速度也很快,對我來說心態上要撐過去不太困難。

最痛苦的經驗應屬2022年大盤緩跌這一年,大盤自2022年初創新高之後開始走下坡,直到2024年初才回到原點,之後繼續創新高。也就是説如果在2022年初All in大盤的人,2022年~2024年這兩年等於都在做白工,報酬率比定存還不如,怎能不令人沮喪呢?

當時的我,從一開始的興奮加碼,想著可以複製2020年的成功經驗,低點卯起來買,撐幾個月就會漲回原點然後再創新高。沒想到結果不如預期,那次修正可是等了整整2年才回到原點。

下跌四問

回首向來蕭瑟處,如今能侃侃而談已是雲淡風輕,但在當下每一天的心情都不好受。如果時光能再來一次,我會在緩跌不見曙光之際,反覆在心裡問自己以下4個問題,相信一定更能坦然面對每一次崩盤。

1.生活備用金存了嗎?

留好半年到一年的生活備用金,這筆錢不投入股市,僅存定存以備不時之需。如此就算遇到失業、生活急用,不必賤賣股票也能保生活無虞一陣子。

2.每月還有薪水現金流嗎?

靠自己的時間、勞力賺錢是最傻的方式,但也是最可靠的辦法。當股市紅利外掛失靈時,每月的薪水現金流就是支撐我們長期抗戰的底氣。

3.股災加碼金準備好了嗎?

備用金之外,可以留20~30萬股災加碼金,等待崩盤時進場。如果2025年4月崩盤時已將加碼金用罄,有沒有趁這一、兩個月大盤節節高升之際適度調節獲利存回加碼金?

4.長期持有資產的觀念建立好了嗎?

「Buy & Hold」說來容易,真正貫徹執行卻很困難,資產累積要「數大」、「長期」才能真正改善生活。不是丟個10萬、20萬在股市,沒事賺個1,000元、2,000元短期價差就能改變什麼。短期進出股市賺價差純粹是娛樂消遣、賭大小,與資產累積是兩回事。

要做到大筆資金放在股市,無論漲跌都能讓自己長期留在場裡,不因錯誤決策胡亂出局,才是真正笑到最後的贏家。

本文獲「小車X存股實驗」授權轉載,原文:千金難買早知道的財商觀 2 :與其擔心崩盤,不如問自己準備好了沒?

延伸閱讀
不懂投資又沒積蓄,好想靠投資翻身?小車:投資前,先養成存錢的習慣
台股驚驚漲,市值型ETF該不該趁勢賣一波?存股專家小車:1方法戰勝心魔

小檔案_小車×存股實驗

FB粉專「小車×存股實驗」 版主,2021年2月成立粉絲專頁,分享存股心得與成長,短短半年內吸引上萬粉絲追蹤。文章獲《經濟日報》、《早安樂活》等媒體轉載刊登,並接受《優渥誌》專刊主題採訪。

一位文科出身的七年級平凡上班族,存股資歷9年。在股市投資的道路上,從昔日匆促上路的迷航小車,走過股市震盪,搖身一變,成為自帶GPS的領航車。

在存股多年、小有所成之際,真心感受到存股是一項穩健且具有合理報酬的投資。專業門檻低、花費時間少,只須建立正確心態,簡單操作即可輕鬆上手,非常適合鎮日忙碌薪資有限的上班族。

鑑於自己當初存股的徬惶摸索,成立粉專,致力存股推廣教學。將己身多年來「做中學」的經驗撰文分享,期望有志於存股投資的朋友,能少走些冤枉路,順利透過存股為自己加薪,進而翻轉人生、抵達財務自由的彼岸。

FB粉絲專頁:小車×存股實驗

著作:《給存股新手的財富翻滾筆記》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郭台銘媽媽初永真辭世享嵩壽100歲 當年標會10萬助兒成就鴻海帝國

鏡新聞
02

郭台銘母親辭世/鴻海原始金主初永真 曾助國民黨度過難關

鏡週刊
03

全支付澄清盜刷與個資外洩疑慮!官方澄清假訊息 提告捍衛名譽

CTWANT
04

普發一萬來了!「1縣市」加碼抽獎 最高獨得百萬

EBC 東森新聞
05

他50歲勞保一次領爽花光「還能工作有後路」…被資遣才驚覺4大國家補助全沒了:代價遠超過想像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6

黃仁勳最強烈警告! 中國擁「2大優勢」AI競賽將擊敗美國

中廣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