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滿滿的投球夜 山本由伸淡定一句「真厲害呢」? 大谷翔平以關鍵「串聯」打擊助道奇拿下第二戰
為何能讓藍鳥最強打線陷入凡打泥沼
即便進入九局上半,道奇牛棚依舊沒有動靜。
佐佐木朗希已經在後方開始活動身體,但當下鏡頭中的焦點仍是山本由伸。八局結束時,他的用球數僅93球,總教練也沒有特別上前詢問「還能投九局嗎?」
「八局投完時,球數還很充裕,所以我想應該可以繼續上去。」山本淡淡地說,「因此,根本沒有特別的對話。」
九局,當山本再度走上投手丘的同時,佐佐木也開始熱身,但最終並沒有被派上場。
結果,山本九局三上三下收尾。自第三局以犧牲飛球失一分後,他竟然連續解決了20名打者,沒有再讓任何人上壘。
這「連續20人出局」的紀錄,打破了1952年世界大賽中 Carl Erskine 所保持的19人紀錄,成為道奇隊在季後賽的新紀錄。
若再細看紀錄,自2001年 Curt Schilling(響尾蛇)連三場完投以來,山本是首位在季後賽連兩場完投的投手。上一位在季後賽多次完投的投手,則是2014年的 Madison Bumgarner(巨人隊),他在外卡戰與世界大賽第5戰都投出完投。
至於道奇隊,在世界大賽出現完投的投手,已是1988年 Orel Hershiser 之後的首位。
儘管最後締造滿滿紀錄,但誰也沒想到山本會投完全場。山本自己也回顧說:「開局時球數很多,沒想到能撐到最後。」
首局他遭連續安打陷入無人出局一、三壘危機,但靠著三振 Vladimir Guerrero Jr. 等人順利脫身。不過光這一局就耗費了23球,體力消耗頗大。
事實上,前一場比賽 Blake Snell 首局也陷入兩出局滿壘危機,雖成功無失分過關,但那局用了29球,最終六局未投完就被換下。
藍鳥打線以極高的接觸率著稱,他們的揮空率僅21.6%,是全聯盟最低之一。若試圖追求三振,往往只會被不斷打成界外球,導致用球數暴增。山本首局23球中就有6球被打成界外,讓人擔心他會像 Snell 一樣中盤崩盤。
但從第二局起,他的用球數分別為10、13、6、8、11、8、14、12球。整體節奏穩定又高效。
第二局之後被打成界外的球僅10顆。既然對手不怎麼揮空,山本索性「讓他們打」,反而達到極佳效果。第四到第七局僅出現一次三振,降低三振數也意味著節省體力與球數。
值得注意的是,他讓打者揮擊壞球的比例高達42%,比他生涯平均30.3%高出許多,也高於今年聯盟平均的28.4%,甚至超越了他在密爾瓦基完投時的40%。
藍鳥打者對壞球的接觸率高達64%,但這次反成為陷阱。全場有11個出局球都是偏離好球帶的球。
「我的投球風格,就是積極地把球投進好球帶。」山本說。
「當然會有想瞄準的角度,但基本上每一球都是往好球帶去投。」
藍鳥打者自然知道這一點,所以選擇積極攻擊。為了避免被逼入兩好球後遭遇致命的指叉球,他們試著提前出棒。結果卻因追打壞球過多,讓高接觸率反而變成出局的來源。
大谷以頑強打擊助攻山本完投
七局上半,道奇靠著 Will Smith 和 Max Muncy 的連續陽春炮取得3比1領先。若比數仍維持兩分,山本是否會被放到最後仍是未知數——畢竟一個長打就可能被追平。
幸運的是,八局道奇又追加兩分,關鍵人物正是大谷翔平。當時一出局一壘有人,他雖折斷球棒,仍將球打成右外野安打,為後續追加分數奠定契機。此後道奇再添兩分,勝負底定。
前一場比賽中,道奇在第2局與第3局都錯過了追加分的大好機會。總教練Roberts賽後也點出問題:「在關鍵打席沒能打出安打。我們本該有更好的進攻表現。」
大谷翔平在那場比賽的第2局,兩出局滿壘時也擊出一壘方向的滾地球遭到刺殺。
若當時能敲出關鍵一擊,戰局或許就會不同。不過這一戰,就在那樣的關鍵時刻,終於打出了那一支安打。隨後,對手自亂陣腳,讓比賽逐漸傾向道奇。山本的完投勝,也是在這樣的比賽走勢下,顯得順理成章。
值得一提的是,山本去年在季後賽初登板(對教士)僅投3局失5分。但自那之後的7場比賽,他投了44又1/3局,只失8分,送出40次三振,自責分率1.62,道奇戰績為6勝1敗。
賽後記者會結束時,記者告訴他「你讓打者揮壞球的比例高達42%」時,山本僅淡淡地回答:「真厲害呢。」
可事實上,厲害的正是他自己。
(企劃構成/Three L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