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AI泡沫化來了?和碩童子賢:AI發展才開始「差不多高中程度,就像8、9點的太陽充滿希望」

今周刊

更新於 10月27日06:00 • 發布於 10月27日06:00

劉煥彥

圖片 劉煥彥 攝影 提供

和碩(4938)董事長童子賢周四(10/23)出席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年會,會後受訪時表示,AI發展才剛開始,要說有泡沫還言之過早,「目前還沒有大學畢業,我前一陣子有比喻說,它差不多就是高中而已,就像早上8點或9點的太陽,充滿了希望」。 童子賢說,AI還會持續擴大,「它會影響所有的數位、網路、電腦、數位產品的領域,而且當AI成功的時候,也會把整個生產力拉高」。

「AI會像網路一樣,影響到所有數位領域跟數位產品」

童子賢周四(23日)出席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年會,以「產業發展與世界局勢」為題發表專題演講。他在會後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大家現在觀察AI,可以參考過去20~30多年的電腦發展歷程。

「AI本身不會是單一產品,AI會像網路一樣是影響所有數位領域跟數位產品。有數位產品的地方就有網路,如果時光倒流20年,你的數位產品有沒有連上Wi-Fi或連上藍牙,在20年後的現在就不用問了。所有數位產品如果沒連上網路,它功能就大打折扣了,你能想像你筆記型電腦沒有網路嗎?」

「可是在1980~1990年個人電腦萌芽的時候,它是沒有連上網路的,所有的數位產品都是獨自運作。若比擬到AI,目前的AI也分散在你的裝置裡面,或各個機構的AI裡面。」

「我們很快發現,所有的數位裝置,從家裡遙控器、筆電、工作站,或公司的大型伺服器,通通需要具備AI的能力,因為它的生產力才會拉高,接著它跟其他的AI的對話,可能才可以有辦法展開。」

童子賢:OEM、ODM外移,並未削弱台灣競爭力,反而強化台灣競爭力

童子賢也從國內電子代工業的發展歷程,觀察當前地緣政治對產業布局的影響。他認為台廠布局海外,不僅沒有掏空台灣的疑慮,反而是使台灣產業更壯大。

「有些人是技術的開創者,有些人是市場的開創者,市場開創的力量未必不重要。鴻海、廣達還有我們(和碩),在海外設廠很多年了,大概1990年代後期到2000年開始,台灣製造業大量在海外擴廠。我用個比喻來說,廣達並沒有掏空台灣,廣達最重要的關鍵還是在林口。廣達的廠可以擺在上海的松江,也可以擺在其他國家。如果光以ODM、OEM的製造業,之前25~30年的經驗來講 外移現象並沒有掏空台灣,反而帶給台灣更大影響力。」

「因為,台灣不可能像廣達在松江,或鴻海在當年的廣東,集結20萬、甚至30~40萬人,因為台灣少子化以後,也不適合把大量人力放在低階的製造業。從這個觀點看,OEM、ODM外移並未削弱台灣競爭力,反而是強化台灣的競爭力。那大家有疑問的,無非是這一波應對的是高階製造業,我沒有什麼標準答案可以給大家。」

童子賢:美國想把造船或半導體拉回自己做,其實會很辛苦

童子賢也感嘆,川普政府當前的政策,他看不出來能夠提升美國競爭力的效益在哪裡。

「我剛在台上也有講,你(美國)要把造船或半導體通通拉回美國,其實很辛苦,為什麼你不能跟民主供應鏈合作?因為造船跟半導體拉到美國,成本增加25%、30%跑不掉。這種情形下,我看不太出來它競爭力的基礎在哪裡,只能講地緣政治及疫情,真的影響了全世界產業佈局。」

他直言,如果各國要互相卡(供應鏈的)脖子,可能會卡不完。「中美雙方幾乎每隔一陣子就會有新的招數,變成對方要應付。比如說管制稀土,我第一個印象是恐怕只有一部分有效,80~90%要另外一個國家願意大量開採,大概2~3年就可以解決一大部分。」

「你看川普昨天在跟澳洲總理簽字的時候,就嗆聲說美國明年產量就大到不得了,好像用不完。我一個多禮拜前的預測是,如果中國卡稀土,恐怕逼得美國跟澳洲重新大量開採。它那個東西不是技術真的卡住,而是高耗能跟大量要挖掘泥土,只是看澳洲跟美國要不要進行這樣的產業。之前大家是商業考量,找澳洲買、找中國買或緬甸,在商業上划得來。」

「現在如果要用互相卡(脖子)的態度,就會回歸到國家安全、戰略安全。我們期待下個月,不要有新的卡(脖子)的東西,免得台灣老是感覺卡卡的。」

延伸閱讀:

童子賢:戰後80年來國際秩序,不見得永遠延續!「川普正拋棄美國立國精神美好那一面,盼只是歷史突變」

本文暫不授權媒體夥伴

更多今周刊文章
一萬登記入帳最快!10000官網「這天8點」2身分證尾數先,普發一萬登記分流時間、準備資料、流程
開公車15年轉開UBER、老司機棄10萬月薪告白:假嗶卡害我一年少賺2萬多,上面卻叫我「裝沒看到」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他50歲勞保一次領爽花光「還能工作有後路」…被資遣才驚覺4大國家補助全沒了:代價遠超過想像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2

健保新制小資族恐首當其衝 拆單避稅行不通了

經濟日報
03

普發一萬來了!「1縣市」加碼抽獎 最高獨得百萬

EBC 東森新聞
04

利息+股利+租金等年收逾2萬都要繳!補充保費改革沒納資本利得? 衛福部這樣說

新頭殼
05

英國國王親手交給黃仁勳兩樣東西:一枚獎章+一封警示信!

anue鉅亨網
06

明年滿65歲才能領勞保年金!試算60、65、70歲月領多少?他延後請領卻悔嘆:浪費最有活力的5年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