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長針眼怎麼辦?會自己好嗎?原因、治療重點一次看

Hello醫師

發布於 10月14日01:06 • 文:張凱安 Kyle Chang|資料查核:Hello醫師

長針眼原因很多,例如吃太多油炸類食物、過度疲勞、熬夜或常揉眼睛等,眼皮會紅腫脹痛甚至化膿,也有明顯的異物感;究竟長針眼該怎麼辦?會傳染嗎?為什麼會長針眼?針眼會自己好嗎?多久會好?《Hello醫師》帶您深入了解長針眼原因、症狀及快速治療的方法,一次解答關於針眼的各種常見疑問。

針眼是什麼?認識麥粒腫

針眼的正式名稱為「麥粒腫」,也稱作「瞼腺炎」,指眼瞼皮脂腺堵塞,引起腺體發炎、細菌感染,並演變為急性化膿炎症;台語俗稱「目針」或「目狗針」(ba̍k-káu-tsiam),因為眼皮的腺體發炎會形成膿包,產生刺痛及異物感,好像有一根針刺在眼睛裡面。

長針眼原因

眼瞼(俗稱眼皮)中有許多腺體,包括麥氏腺、蔡氏腺及莫氏腺,這些瞼板腺負責分泌油脂,在眼球的淚膜表面形成脂質層,避免淚水過度蒸發。

當某些因素造成瞼板腺堵塞、油脂分泌不順,或發生過敏、細菌感染,就可能引起發炎,造成針眼;長針眼的常見原因包括:

  • 瞼板腺分泌旺盛或油性膚質,可能因瞼板腺阻塞而引發針眼
  • 頻繁揉眼睛,導致眼周的眼輪肌收縮,堵塞腺體開口;揉眼睛也會讓手上的細菌容易侵入腺體。
  • 毛巾、枕套等經常接觸眼睛的用品,未定期更換或清潔,滋生大量細菌。
  • 經常食用油炸或富含油脂的食物,例如堅果類、巧克力等甜點、零食或口味辛辣的重口味食物。
  • 過度疲勞、睡眠不足或用眼過度,引起內分泌失調。

最容易長針眼的5種人

  • 眼睛頻繁過敏者
  • 體質屬於油性膚質,瞼板腺分泌過度旺盛
  • 有眼瞼炎、酒糟性皮膚炎、脂漏性皮膚炎等問題者,容易因發炎而併發針眼
  • 油脂分泌較旺盛的青少年
  • 工作經常需要輪班或熬夜的人

針眼長在裡面?針眼依感染位置分2種

針眼依感染位置可細分為「外麥粒腫」及「內麥粒腫」,又稱外針眼、內針眼:

  • 外麥粒腫(外針眼):較常見,發生於表淺的睫毛皮脂腺或汗腺,會形成腫脹的黃色膿包,造成疼痛、刺癢或異物感,發炎時間一般較短。
  • 內麥粒腫(內針眼):發生於較靠內側的瞼板腺內,雖然較少見,但發炎時間長,而且疼痛感較強烈。

長針眼初期症狀、前兆

長針眼的初期症狀如下:

  • 眼皮發紅、腫脹
  • 眼皮變重、張眼困難
  • 眼淚或分泌物變多
  • 眼皮摸起來有會痛的小硬塊

通常約1~3天後,針眼就會形成明顯的膿包,此時若未妥善處置,使用未消毒的針去刺破膿包,或擅自用指甲去擠,發炎可能會惡化,導致視力模糊、發燒或頭痛等較嚴重的症狀,甚至造成二次細菌感染,引發蜂窩性組織炎。

長針眼怎麼辦?快速治療靠藥膏、眼藥水和熱敷

長針眼初期可藉由熱敷、按摩,促進眼瞼血液循環,再搭配醫師開立的抗生素眼藥水或藥膏,最快可於1週內改善。

若熱敷、按摩及外用藥物都無法改善,可能就須搭配口服抗生素治療;若口服抗生素無效,且腺體開口堵塞,病灶嚴重腫脹化膿,就須考慮透過手術,在局部麻醉下切開排膿。

長針眼熱敷時機要注意!

在長針眼初期,針眼尚未形成膿包,紅、腫及痛等症狀較不明顯時,熱敷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代謝發炎物質;但若針眼已明顯腫脹且刺痛時,熱敷反而會加速發炎反應,導致症狀惡化。

若不確定熱敷時機,建議在長針眼後,先赴眼科診所接受醫師檢查,再依據醫師指示決定是否須熱敷。

長針眼常見3大疑問

1.針眼會傳染嗎?

針眼不會傳染。若患者同時兩眼都長針眼,或同住家人也長針眼,可能是體質、較油膩的飲食習慣,或生活環境衛生不佳所致。

2.針眼會自己好嗎?

針眼有機會自行痊癒,若發現眼睛有出現針眼的前兆,請務必多休息,保持睡眠充足,少吃油膩或辛辣食物,避免頻繁揉眼睛,並適時熱敷或按摩眼睛,加速消炎。

3.長針眼多久會好?

在妥善的照護及治療下,成人長針眼一般約1~2週就會消失,兒童因治療配合度較差,不易熱敷及點眼藥膏,可能會拖到數週,乃至數月才會治癒。

🍀想知道怎麼吃、怎麼動最健康?加入《Hello醫師》LINE好友,讓專業來解答!

延伸閱讀:眼睛過敏怎麼辦?認識過敏性結膜炎的症狀、原因及預防方法

參考資訊:https://health.ntuh.gov.tw/health/new/6562.html

---

(圖片授權:Shutterstock)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info@helloyishi.com.tw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 秋冬呼吸道疾病高峰期

做好防護措施 讓免疫力站穩腳步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41歲女星0期乳癌「全切」 僅1%機率仍不幸復發

中天電視台
02

地瓜葉穩血糖又抗癌 醫:2吃法是大忌

中天電視台
03

坣娜證實肺腺癌病逝!丈夫曝臨終遺願:緊抱愛妻直到平靜離開…「居家安寧」6項護理服務圓善終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4

肺癌早期超安靜!醫點名「2族群」務必檢查 早發現存活率高達九成

健康醫療網
05

死亡率是流感2倍!RSV大流行「無藥物治療」 醫示警高風險

三立新聞網
06

溫體豬回來了!農業部揭「恢復供應時間」 但這1事仍全面禁止

常春月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