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兒少對父母施暴5年增8成 晚輩7成具身心狀況

中央通訊社

發布於 07月25日06:05
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兼任教授劉淑瓊(圖)25日在記者會指出,未成年人傷害直系尊親屬通報案件(APV)中,未成年行為人約有7成具特殊身心狀況,且其中為國小生者,高達8成都有身心狀況。中央社記者曾以寧攝114年7月25日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25日電)國內未成年人傷害直系尊親屬通報案件,自民國109年至113年成長約8成。學者指出此類案件未成年行為人有7成具特殊身心狀況,6成以上成長過程中曾經歷受暴、目睹家暴等逆境。

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今天召開「生命因理解而轉變-理解孩子,陪伴父母」終止家暴防治記者會。司長張秀鴛在會中表示,依衛福部統計顯示,109至113年未成年人傷害直系尊親屬通報案件(Adolescent to Parent Violence,APV)分別為2358件、2953件、3330件、3465件及4253件,逐年增加,且5年增加8成。

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兼任教授劉淑瓊指出,APV案件可以分為情境型、情感型、攻擊型與防衛型4種。分析國內共194件APV案件發現,其中以與孩子難以自控的強烈情緒失調、及童年創傷及身心議題密切相關的「情感型」,占約5成最多;其次為相對輕微但可能在特定情境下激化衝突的「情境型」,占約3成。

調查發現,APV案件中的長輩有76.8%為女性、晚輩有78.3%為男性。劉淑瓊表示,這顯示APV與性別議題也有關。

對於案件中的未成年人,調查顯示,有67.5%具特殊身心狀況,且其中為國小生者,高達8成都有身心狀況。此外,有逾6成曾經歷受暴(33.8%)、其他特殊或創傷議題(15.5%)、目睹家暴(14.6%)等逆境。

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鄒輝穎指出,APV案件兒少的相關精神狀況,以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22.7%最高,其次為泛自閉症障礙(17.8%)、有自殺意念或行為16.4%;受暴長輩方面,也有37.1%有未診斷的身心議題、自殺意念及自殺行為及精神疾病等特殊狀態。

值得注意的是,鄒輝穎指出,有88.1%尊親屬具求助意願,但有意願未必願意走向改變與修復,其中障礙包括期待立竿見影的效果、公部門互動的負面經驗、害怕被指責等。

高雄市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社工督導吳汶芳指出,處理這類案件常遇爸媽說「這又沒什麼」、「我的孩子不是暴力犯」,抗拒求助或資源介入,但一線觀察可發現,許多APV案件是父母衝突的延伸,因此協助上一定要以家庭為單位。

「走出來,才有機會改變」,劉淑瓊說,遭晚輩施暴的長輩,常因擔心被指責「你失敗、你不會教孩子」而不願求援,但其實此時長輩孩子都很無助,因此盼大眾在面對這類案件時,以支持取代責怪。(編輯:龍柏安)1140725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未來一週炎熱留意午後雷雨 下週恐有颱風生成

自由電子報
02

謝國樑下令「竊占罪」告發!大武崙沙灘陽傘亂象持續 業者無奈

TVBS
03

基隆漁港「超大黃腰虎頭蜂」聚集啃魚屍 驚悚畫面曝

EBC 東森新聞
04

東沙環礁棘冠海星大爆發!危害珊瑚礁生態 監委自動調查

太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轉發 (0)
Loading...

生活話題:鬼月到,禁忌知多少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