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氣溫急降如何健康過寒冬,分享冬天保暖5招省錢撇步!

Hello醫師

更新於 2024年11月29日08:15 • 發布於 2024年12月08日01:00 • 文:黎佳燊|資料查核:Hello 醫師
寒流來襲如何健康過寒冬,分享冬天保暖5招省錢撇步!

冬天保暖您做對了嗎?寒流來襲只想待在家,很多家庭都會選擇開暖氣或暖爐,提高室內溫度,但也較為耗電。《Hello醫師》分享5個省錢的保暖小撇步及常見迷思,讓民眾可以度過寒冬又省荷包。

溫馨提醒:冬天不僅在外要做好保暖,在家也不能掉以輕心,畢竟我們待在室內的時間更長,讓身體維持在舒服的溫度、降低溫差變化,才不容易感冒或生病。

1.穿多層保暖 吸濕排汗衣物最禦寒

面對寒冷天氣,多穿幾層衣服,確實有助禦寒,但每個人體質不同,有的人容易覺得冷,有的人對冷較無感;多層次穿衣的好處在於穿脫方便,當覺得熱時,只需要脫下外層的一、兩件衣物即可。

當然,選擇保暖的衣服材質也很重要,天然纖維與吸濕排汗質料例如聚酯纖維,皆能有效禦寒;蠶絲和羊毛則屬於透氣纖維,除了保暖還能幫助身體排汗。

此外,法蘭絨布和羊毛絨,也是禦寒熱門衣物之一,但建議須搭配內著衣物,不建議直接接觸皮膚,因為它沒有吸濕排汗的功能,稍微流汗就可能變得濕黏,反而讓身體感覺更冷。其實,只要穿一般的短袖上衣,再加上一層能隔絕外面溫度的衣物,以及防風防水的外套,寒冷氣候就拿您沒轍了!請謹記,身體愈是乾爽,所能保留的熱能愈多,相對愈暖。

2.頭和身體要保暖 在家穿襪子拖鞋

您可能聽過這樣的說法,人的頭部散熱最快,所以只要頭部暖了,全身就暖了,但這並不完全正確。

頭部禦寒能力的確較弱,而且,當頭部受寒時,寒意會透過頭皮上大量的血管,傳送到身體部位,因此讓人覺得冷,所以頭部的保暖和身體一樣重要。

此外,戴上圍巾能讓胸部和頸部保暖,同時還可以幫助臉部防風,若還覺得冷,也可以戴上耳罩,讓頭頸部保暖更周全。

在戶外活動時,可以在鞋裡放鞋中底,有助於隔絕自地面傳送至鞋子的冷涼感;因腳會排汗,回到家後,記得換上乾淨襪子,避免因汗水讓腳感到冰冷。

3.封住風口縫隙 房間中心最暖和

想減少暖氣的電費開銷,聰明的方法是封閉住家的風口,避免外面的冷空氣進入屋內,要留意的地方包括像門縫、窗口及屋頂。

白天有太陽時,可以拉開窗簾讓陽光投射進家裡;晚上則要關緊窗戶,並密封隙縫;使用地毯或厚窗簾,能更有效防止地板和窗戶的熱能流失。

為了避免赤腳踩在地板上覺得冷,除了穿拖鞋外,也可舖上地毯;現代人房屋格局,一開門就是客廳和沙發,但屋子或房間的中心會感覺更溫暖,若想要保暖一些,也可選擇房屋中間位置。。

4.聰明使用電暖器與暖氣

在台灣冬季使用電暖器與暖氣時,可以採取以下措施,讓居家更舒適並且節能:

  • 確保空氣流通:電暖器周圍不應堆放雜物,尤其是出風口,避免阻礙熱空氣流動,減少火災風險。
  • 保持適當溫度:建議室內溫度設定在20~24°C,既能保暖,又可避免能源浪費;若室內空間格局有分區,僅加熱常使用的空間,提升室內溫度會更有效率。
  • 保濕與空氣品質:暖氣會降低空氣濕度,建議使用空氣加濕器,或在房間放置水盆,即可避免乾燥問題;定期清潔暖氣設備或濾網,避免塵埃和細菌累積影響健康。
  • 採用節能設備:選購經濟部能源效率標示1級的設備,有助降低耗電量。
  • 關閉不必要的暖氣:離開房間時關閉暖氣,並善用門窗隔熱條,以減少熱能流失。
  • 避免過度使用:長時間使用暖氣,可能導致皮膚乾燥或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應適當休息並通風換氣。

5.在家烹飪多運動 不建議喝酒暖身

冬天讓人特別想吃熱騰騰的火鍋,或能暖胃的食物,所以不少人會在家料理,不論是燉湯或烘焙,烹飪過程所使用的熱能,可幫助暖和整個空間,同時也能享用美食,真是兩全其美!

享受美食之餘,有的人會想藉酒暖身,不過根據英國心臟基金會(British Heart Foundation,簡稱BHF)的資料,人在喝酒後雖然會感到身體發熱,但這其實是因為酒精促使血液往皮膚表面流,造成喝酒臉紅、感覺身體發熱的現象;然而當血液從器官流向體表時,人對冷的感知系統會變遲鈍,且身體核心溫度也會下降,可能導致體溫過低,尤其冬天在外宿醉的話更是危險。

面對寒冷的冬天,建議少坐多動,透過運動燃燒卡路里,身體促進新陳代謝也會提高其溫度,在家做簡單訓練動作,或是做家事,都能夠達到暖身的作用。

---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info@helloyishi.com.tw

延伸閱讀:皮拉提斯是什麼?皮拉提斯課程種類、優缺點、5基本動作完整看

🍀加入【Hello醫師】LINE好友 健康訊息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 秋冬呼吸道疾病高峰期

做好防護措施 讓免疫力站穩腳步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41歲女星0期乳癌「全切」 僅1%機率仍不幸復發

中天電視台
02

地瓜葉穩血糖又抗癌 醫:2吃法是大忌

中天電視台
03

坣娜證實肺腺癌病逝!丈夫曝臨終遺願:緊抱愛妻直到平靜離開…「居家安寧」6項護理服務圓善終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4

肺癌早期超安靜!醫點名「2族群」務必檢查 早發現存活率高達九成

健康醫療網
05

死亡率是流感2倍!RSV大流行「無藥物治療」 醫示警高風險

三立新聞網
06

溫體豬回來了!農業部揭「恢復供應時間」 但這1事仍全面禁止

常春月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