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工研院論壇發表2026年10大創新趨勢 揭示未來技術與產業融合關鍵方向

勁報

更新於 11月03日14:26 • 發布於 11月03日14:26

▲工研院論壇發表2026年十大創新趨勢,由工研院協理蘇孟宗(左4)主持,邀請工研院院長張培仁(右5)致歡迎詞、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委詹方冠(右4)及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左5)致詞,並邀請Zettabyte財務長龍牧生(右3)、beBit TECH執行長陳鼎文(左3)及奇妙水循環材料董事長鄭品聰(左2)等代表性新創企業進行深入交流。(圖/工研院提供)

【勁報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淨零永續浪潮方興未艾,AI與機器人技術激發新應用與商機,也加速推動全球產業重新洗牌與資源分配。在這波轉型與創新的關鍵時刻,新創與創投已從配角躍升為創新主力。

為協助產業掌握此契機,工研院11/3日舉辦「眺望~2026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新創主題場,發表「2026十大新創趨勢」,揭示未來技術與產業融合的關鍵方向,並邀請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國發會副主委詹方冠等重要嘉賓致詞,與保利馬、Zettabyte、beBit TECH及奇妙水循環材料等代表性新創企業進行深入交流,共同聚焦AI、能源與海洋經濟等新創領域趨勢,期望凝聚產官學研及金融與創新等多方力量,為臺灣產業注入持續的創新動能。

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委詹方冠表示,全球科技與經濟格局正快速重整,AI與淨零轉型成為各國關注議題。政府將持續推動創新生態與智慧治理政策,整合跨部會資源,協助新創企業拓展國際市場,打造臺灣的「新成長曲線」。

詹方冠副主委強調,除推動「Startup Island TAIWAN」與國際連結計畫外,國發會也透過主題式百億基金與創業創新轉型基金雙引擎,提供資金活水。將持續引導民間投資新創與轉型產業,加強產官學研共同合作,提升整體投資動能,建立開放且具韌性的臺灣創新生態系。因應AI浪潮,國發會正規劃「AI新十大建設」政策,透過智慧應用、關鍵技術及數位基磐三方向全面推動AI發展。面對AI大趨勢的到來,AI的應用無所不在,希望在AI與新創政策資源雙箭齊發下,全面協助產業創新轉型,打造新「護國群山」。

工研院協理蘇孟宗致詞指出,面對地緣政治、供應鏈重組、AI技術突破與永續轉型等多重挑戰,新創不僅是挑戰者,更是提供解方的重要角色。臺灣具備創業熱情與資通訊等產業優勢基礎,若能加速建構有利DeepTech發展的環境,攜手產學研金推動軟硬兼具的新創企業,是強化競爭力與驅動成長的關鍵。政府與產業也正積極完善新創支持機制,從資金、技術到人才與市場,形塑完整創新生態系。

根據Startup Blink統計,截至2025年10月,臺灣在全球新創生態系統中排共有1,134家亮眼新創企業入列,展現臺灣新創動能在國際間逐步嶄露頭角。工研院亦長期推動新創育成與技術商品化,透過「育成中心」與「育成加速器」提供技術輔導與資源媒合,協助團隊從研發走向市場。未來,工研院將持續整合國內外育成資源,加速培育新興產業,強化臺灣競爭優勢。

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則從宏觀視角點出臺灣的優勢與未來方向。他指出,臺灣應善用在資通訊、半導體與醫療等領域的深厚基礎,從硬體優勢延伸至軟體創新,融合文化與科技,發揮獨特競爭力。他強調,以內需帶動外銷,推動服務業國際化,是讓創新能量走向全球的關鍵。身為海洋國家,臺灣擁有良好風場與ICT基礎,更應鼓勵新創深度參與能源及海洋經濟轉型,「期待在淨零碳排帶來的典範轉移過程中,未來臺灣能從能源輸入國轉型成為新能源技術的輸出國,整合臺灣供應鏈的能量一起打群架」。施振榮強調,新創不只是產業動能的來源,更是實踐「王道精神」的平台,呼籲臺灣以「合作取代競爭」為核心理念,透過創新連結世界,讓全球看見「d with Taiwan」的實力。

在論壇中,工研院同步發表「2026十大新創趨勢」,涵蓋從科技基礎到產業應用的全方位創新動能,包括量子科技結合半導體、AI與通訊的「量無限」,重塑產業樣貌;AI算力成為資本核心的「算金融」,帶動新金融模式興起;「隨經濟」反映API開放下的智慧商務浪潮;「智船舶」因應淨零與海洋經濟發展,推動船舶智慧化;「風創能」以高空風能技術突破場域限制、提升效率;「能共融」強調運算與能源一體化,開創以算帶電的新格局;「鞏國防」展現國防新創向實戰化、聯戰化邁進;「軟機器」以仿生材料打破機器人剛性限制,拓展應用邊界;「強韌性」則著重強化供應鏈與系統自癒能力,提升抗風險韌性;而「創世代」則揭示AI正重構產業與創投生態的發展方向。

工研院指出,這十項趨勢象徵新創力量正深度滲透各產業核心,不僅是技術創新的縮影,更反映全球產業結構的再平衡。臺灣若能掌握此一趨勢脈動,結合研發能量、資本資源與應用場域,有望在全球新創浪潮中建立策略定位,擴大產業價值鏈,並以創新實力連結國際市場,開創新一波產業成長契機。

緊扣趨勢主軸,論壇邀請多位產業代表深入分享對AI、海洋經濟與綠能的創新觀察。Zettabyte財務長龍牧生(Sam Lawn)指出,AI算力正引發資本超級週期,企業競爭重心從擴廠轉向提升GPU效能與資產管理效率。beBit TECH執行長陳鼎文提及「代理經濟」浪潮,消費者的體驗旅程正被重新定義,企業需善用AI Agent重塑顧客旅程與數據整合。保利馬執行長周顯光說明智慧船舶發展現況,隨著藍色經濟與海洋科技蓬勃發展,「智船舶」正成為全球創新焦點,強調臺灣在AI與通訊整合的技術優勢。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產業分析師潘文華指出,海洋產業成長潛力高於陸地經濟2.5倍,工研院已於兩年前提出「以空輔海、以海養綠、以綠引金、以金創新」等策略,本次活動更提出以量化指標評價新創解方與傳統方案的經濟效益,希望提高產業界採用新創解方之意願。德國 SkySails Group 總經理 Stephan Wrage 分享高空風能技術應用成果,展現分散式綠電潛力;奇妙水循環材料董事長鄭品聰則介紹「高活性再生橡膠」技術,期望臺灣在綠色材料供應鏈中建立關鍵地位。

查看原始文章

生活話題:普發現金懶人包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學生回憶沒了…曾是潮流地標!「小西門町」淪死城 滿街「出租空店」在地人曝原因

鏡週刊
02

鳳凰將升級中颱 氣象署估10日發布海警

中央通訊社
03

鏡片這樣洗最安全 延長眼鏡壽命!眼鏡行老闆教「正確洗法」

TVBS
04

直擊/黃昏市場湧「買豬肉潮」!店家曝每斤貴10元跑不掉

三立新聞網
05

營養午餐出現「泡麵蒸蛋」學生傻眼 校方回應了:滿意度九成

三立新聞網
06

不是鳳梨酥!外媒點名「台灣1零食」不普通:送禮好選擇

鏡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