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洪浦釗觀點》從覺醒到防禦:海權時代的印太防線與中國的擴張焦慮

新頭殼

更新於 2天前 • 發布於 2天前 • Newtalk新聞 文/洪浦釗
美軍主導「環太平洋」軍演。一般認為主要針對中國。 圖 : 翻攝自單手搓核彈(資料照片)

Newtalk新聞

澳洲國防部長馬勒斯(Richard Marles)與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相繼公開點名中國的軍事擴張,揭示出印太安全格局的最新轉折。馬勒斯在雪梨的海軍會議中直言,這是「當今全球最大規模的軍事擴張」;赫格塞斯則在馬來西亞舉行的東協防長擴大會議(ADMM-Plus)呼籲,東南亞各國應建立共享「海域意識」(Maritime Domain Awareness, MDA),共同應對中國在南海的擴張行動。兩位防長的發言象徵,美國與盟友已從戰略警覺進入戰術防禦階段,從理念上的「印太覺醒」,轉化為以海權為軸的現實防線。

美國與盟友從戰略覺醒到戰術防禦

美國主導的印太戰略,正從語言層次的「中國威脅論」走向具體部署。AUKUS(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協議)象徵海權聯盟的制度化:澳洲購建核動力潛艦、發展無人潛艦、擴建面向印度洋的造艦基地,意味著海上防線正向深水推進。赫格塞斯提出的MDA構想以「技術共享」為核心,建立跨南海的聯合監控體系,使中國難以透過民兵船或科研船進行「灰色行動」。這是一種新的防禦語言,以透明取代對抗,以科技滲透取代直接圍堵,讓中國的行動空間在無形中被限縮。

這不只是軍事調整,更是地緣權力的重構。美國與盟友正在重新定義「海洋」:它不再只是通商航道,而是陸權與海權的摩擦帶。南海、東海與菲律賓海構成新的安全弧線,成為印太秩序的前沿防線。

新「由海控陸」戰略:從監控海面到塑造秩序

印太聯盟的防禦正逐漸具體化。共享「海域意識」(MDA)讓海上監控成為防禦前線,資訊即時互通,使中國難再以民兵船或科研船進行灰色行動。整合情報不只是掌握威脅,而是讓對手行動前就被看見。此外,AUKUS潛艦計畫、日澳巡防艦合作與菲律賓的聯合演訓,構成一張移動的威懾網。防禦的目的,不是為了開戰,而是讓戰爭永遠無法開始,讓秩序受控。

最具深意的,則是防禦的政治語法。美國把軍事圍堵轉化為「航行自由」與「集體安全」的正當話語,使盟友參與變得理所當然。這是嶄新「由海控陸」的地緣戰略。冷戰的圍堵靠基地與條約,如今的防禦則靠網絡、科技與節奏。它流動、靈活,也更難以被預測與破解。

地緣政治的圍堵:中國的焦慮與孤立回防

當海洋成為被圍堵的前線,中國的回應則是強化「陸權縱深」。中國持續以「一帶一路」框架重組戰略後方,藉由中俄蒙、中國—中亞—西亞,以及中國-中南半島、中印孟等陸上通道接連至歐洲大陸,試圖建立「內陸替代海權體系」。這些走廊構成一條自內而外的防禦鏈,讓中國得以分散安全風險,降低對海上能源與貿易路線的高度依賴。

這反映出中國的戰略焦慮:在被圍堵的海域,只能以內陸擴張維持政治安全。然而,這種內部延伸並未帶來穩定。多數走廊因政局變化、債務與安全風險而停滯,反映中國雖具陸權縱深,卻難以形成持久的外部牽引力。與美國依賴盟友不同,中國的回防是孤立的。這使得中國的「戰略定力」與「結構焦慮」並存,它既不能後退,也難以前進。

印太新秩序與台灣的戰略語言

海權時代的印太防線,正以防禦之名重塑區域秩序。對台灣而言,這不是旁觀的局勢,而是自身的再定位。位於第一島鏈核心,台灣既是印太航道的門戶,也是自由貿易與交流的節點。當美日澳菲防線向海上延伸、中國陸權回防內縮,區域形成「外張內斂」的張力,而台灣正立於這股力量的交會點。

台灣的戰略價值不僅在地理,更在於它承載的海洋文化,相信航行、重視交流、維護開放。這樣的文明特質,使台灣天然地與自由與法治的世界相連,也確立了我們在印太架構中的關鍵角色。讓我們繼續成為連結而非封鎖的一方,讓海洋再次成為台灣的戰略語言。

作者:洪浦釗/東海大學中國大陸暨區域發展研究中心副執行長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際相關文章

01

海鷗肆虐釀188死、鳳凰颱風接著來 菲律賓宣布進入災難狀態

TVBS
02

京都嵐山竹子遭塗鴉!當局擬「砍部分竹林」 日媒直擊外國客闖私宅

TVBS
03

26歲青年死後…韓「倫敦貝果」爆逼迫員工自願離職 僅3%能領失業給付

太報
04

200萬年「冰河水」晶瑩剔透!他用杯子撈來喝 下秒就出事

三立新聞網
05

女兒邀43歲母赴舞會「媽媽竟與14歲舞伴產子」 手機曝光露骨影像!

鏡週刊
06

德川家康後代po對比照自嘲「長得像祖先」 網驚呼:將軍大人

太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