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潮流時尚

愛能長久嗎?愛情長跑變得平淡,先思考這些問題!

三采文化

更新於 02月21日10:20 • 發布於 02月25日12:00

編按:享受刺激又渴望穩定關係?老夫老妻又擔憂失去熱情?曾深思愛是什麼,曾為愛糾結與犯錯,曾疑惑愛能長久嗎?「關係取向精神分析」權威 史帝芬.米契爾在《愛能長久嗎?》一書揭示愛的真實面貌,並更有智慧的去愛——唯有擁抱關係的不可預測與危險,才能一次次將其修復,真正讓愛長久。

文:《愛能長久嗎?擁抱愛情的不可預測,更有智慧地去愛》史帝芬.米契爾 著/三采文化

部分報章雜誌對於如何改善令人疲憊難熬的長期關係,都提供了不少建議,但更好的做法,是花些時間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

自發的情感並不是用行動發掘的,而是透過克制自己習慣化的舉動,然後去覺察到底發生了什麼,就像信奉冥想者一遍遍地學習一樣。慾望和激情從不是人為設計的,但會出現在適當的背景中,意味著我們可以做許多事來構建這樣的背景,讓慾望和激情或多或少在其中出現。

與辨別我們在自發情感建構背景中承擔的角色相比,辨別自身在承諾的建構背景中承擔的角色容易許多。我們傾向於假定自己能全能地控制承諾,同時傾向於浪漫化自發情感中不受控制的現象。

人們建造城市、創造環境從無到有的過程,有時其實十分危險。但我們也把大自然和荒野浪漫化,似乎能透過橡皮艇或登山靴就簡單享受它們天然而原始的一面。但就愛情而言,只有覺察到變化和轉變是處於主觀能動者控制之外的,我們才能做出並維持更深厚、更可靠的承諾。

愛情中的浪漫承諾,必然意味著對某個不確定性過程的忠誠和奉獻,而不是某種靜止狀態。真正的激情並不分離自對安全和可預測性的渴望,而是帶著這些渴望保持一種持續而辯證的關係——與它的降級形式正好相反。如果想讓浪漫的戀愛隨著時間推移仍保持活力和健康,關鍵在於承諾不能太嚴苛以致超過了自發情感,自發情感也不能太僵硬以致阻礙了承諾。

我們不斷加深自我理解的複雜性,這也反映了我們在不斷擴大對外部世界的現實認知。我們想要同時擁有許多不同的東西,也同時需要許多不同的東西:穩定與新異、擁有與渴望、認識與想像。在激情關係中,我們不斷感受到許多東西:慾望、脆弱、愛慕、背叛、憎恨、悲憫、愧疚,以及可能的新生。

不過,到底是現實、幻象,還是妄想決定了渴求的堅固穩定性呢?建造沙堡到底是使人遠離了生活,還是產生了更有活力、更有意義的生活領域?答案並不簡單。

浪漫中存在著精細複雜的悖論,對永恆和確定的渴望從慾望中浮現,並居於這一悖論的中心。浪漫激情帶來了愉悅,愉悅又引發了對連續性和安全感的要求;如果把這些要求看得太重,只會扼殺自由和自發情感,而自由和自發情感又是激情首要的根基。

詩人狄蘭·湯瑪斯在《蕨山》(Fern Hill)中寫道:「時間賜予我青春綻放,也讓我走向死亡,青春綻放也走向死亡,活著也持續改變,成長卻又消逝,為流動和暫時的限制所捕捉,卻也持續歌唱。」

浪漫是兩個人共築的沙堡,是激情的前提,但不是永恆的駐留之所。由於浪漫不斷變化的本性,也就需要不斷重建。激情親密關係需要多重的連結,這種多重連結不可能被容納在單一而固定的安排中。隨著時間推移,持續不斷的改變不可避免地發生。就像尼采所說,即將到來的浪潮沖走了所有沙堡,使永恆的願望變成了謊言。

毫無疑問,浪漫的降級和浪漫不同面向的割裂都十分常見:我們所需要的穩定感和可預測感就像堅實的大地,建造的沙堡卻往往變化莫測。大地的堅實和沙堡的變化通常相互分離,正如浪漫的興奮感被影視作品或追星的激情代替、被部分地滿足。

親密關係類自助書籍的流行,也表達了人們普遍深切渴望著某種與浪漫關係相關的指南,渴望有個關係地圖,來幫助自己區分沙子建造的城堡與大理石建造的城堡,從而解決關係的緊張狀態。

解決關係的緊張、發現祕密、努力製造新鮮感,都無法培育浪漫。它需要兩個人都著迷於各自和共同創造的生活方式,都希望這種生活方式是彼此能夠依靠的。它必然意味著容忍那些由現實和幻想共同編制而成的脆弱希望,也必然意味著需要容忍複雜的生活方式——在這些方式中,現實常常會變成幻想,而幻想常常會變成現實。

——本文摘自《愛能長久嗎?擁抱愛情的不可預測,更有智慧地去愛》史帝芬.米契爾 著/三采文化

【作者簡介】

影響最多精神分析師的當代權威、「關係取向精神分析」公認開創者——

史帝芬.米契爾(Stephen A. Mitchell)

知名精神分析學家、作家,精神分析領域的重要人物。在關係取向精神分析(relational psychoanalysis)和客體關係理論(object relations theory)方面皆做出了重大貢獻,對當代精神分析思維和臨床實踐產生了深遠影響,特別是對理解人類心理學的關係層面和治療過程有巨大貢獻。

曾擔任威廉.阿蘭森.懷特研究所(William Alanson White Institute)的訓練及督導分析師,並在紐約大學教授心理治療及精神分析博士後課程。他最重要的貢獻之一,是創辦了國際精神分析期刊〈精神分析對話〉(Psychoanalytic Dialogues),這份學術期刊影響深遠,也使他得以介紹「關係取向精神分析」給更多讀者。另著有包括《超越佛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歷史》在內的數本心理學著作。

延伸閱讀:粉紅泡泡很危險!精神分析權威 揭開浪漫背後的真相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潮流時尚相關文章

01

韓國最強『不老女神』62歲被誤認32歲!凍齡神顏網讚:比女兒還漂亮!

Styletc
02

「千萬別完全相信一幅畫」:你看到了畫中的一根菸斗,但畫家卻說那不是菸斗?

三采文化
03

唐綺陽成功狂甩20kg!靠「這運動」逆齡大升級!楊謹華、徐若瑄也瘋練

女人我最大
04

臉色總是蠟黃、鬆弛?你可能是「糖化」了!日常中的5個抗糖化技巧,找回肌膚亮白緊緻感

Styletc
05

別再抱怨了!這4種討人厭同事 其實是讓妳進步的隱形推手

享民頭條
06

不是年紀,是品味!5位「高齡穿搭ICON」盤點,她都在廚房換裝超接地氣~

女人我最大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