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遊續任壽險公會理事長 談實支險漲價應保持彈性 「凍漲不是萬靈丹」
壽險公會今 (28) 日舉行第 10 屆第 1 次會員代表大會,完成理監事改選,原任理事長陳慧遊同額競選成功續任。談及實支實付醫療險保費恐調漲,陳慧遊會後受訪時表示,面對未來不可預測的世界,必須保持彈性,保費一定不能漲或一次漲太多,都不是社會所樂見的,要看得長遠、更永續,他強調,「凍漲不是萬靈丹,如何漲得有道理,這是大家最關注的」。
陳慧遊續任壽險公會理事長,同時通過富邦人壽總經理陳世岳、台灣人壽總經理莊中慶與國泰人壽執行副總林昭廷出任副理事長。金管會副主委陳彥良、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今天亦到場觀禮。
被問到實支實付保單可能調漲費率一事,陳慧遊說,幾十年來,保險業界發過的保單,一定會有需要調整的地方,經過討論,社會有共識,可以往更好地方調整,但也要反省為何過去不到位。
他認為,面對未來不可預測的世界,必須保持彈性,如果保費一定不能調漲,或一次調漲太多,都是社會不樂見的;如果不能調漲,民眾就買不到保單,對年輕人不公平,畢竟要看長遠,看如何能更永續。
陳慧遊表示,保費議題不是因為壽險業接軌新制才開始討論,畢竟公共政策有其複雜性,如同政府打房,不能一刀切讓年輕人貸不到款,保費漲不漲價具有複雜性。
陳慧遊說,追求永續是大家的共同目標,若保險公司可以永續、保戶就可以永續、員工就可以繼續上班、股東權益也能兼顧,這缺一不可;他也舉例,假使大學學雜費永遠凍漲,當然學生很開心、家長也開心,但是長遠的後遺症則是,學校成長一直漲,相關設備維修也沒有辦法繼續做、學校也搶不到國際性的好師資,「一個凍漲,會影響很多我們看不到的競爭力問題。」
陳慧遊致詞指出,2024 年全球政經環境多變,但台灣壽險業展現穩健韌性,全年總保費收入達 2 兆 4402 億元、新契約保費 8418 億元,投保率維持 262.68%,資產總額突破 36.9 兆元、年增 5.7%。
他回顧過去三年任期,共計完成 9 項任務,包括:
配合政府推動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鼓勵資金投入公共建設。
協助業界銜接 IFRS 17 與新清償能力制度。
制定「人身保險數位理賠服務自律規範」,推動普惠金融。
協助主管機關建立保單強制執行及契約險種歸類參考。
訂定保險業核心系統備援演練指引。
建置保險科技共享平台異地備援中心。
爭取降低避險成本,修正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規範。
爭取修正不動產投資管理辦法,支持長期投資。
配合金管會同意責任準備金差額釋出,用於提存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
他並提到,保險是「人的行業、信賴的行業」,要永續發展必須兼顧員工、股東與保戶。昨日「台灣保險卓越獎」頒獎中,南山人壽前董事長郭文德獲頒終身成就獎,所強調的「誠信第一、服務至上」正是業界應秉持的核心價值。
更多鉅亨報導
•金管會祭救火機制!9壽險釋出2687億元責準金 年底前仍可申請
•壽險業上半年新契約保費突破5000億元 傳統型6月買氣爆發